年薪最高破百万,卖方券商研究争相为基民“打工”?基金爆款催生新生意

卖方服务半径扩大

一家中型券商的卖方团队,日前开始试水“出圈”的研究。

近两年,公募基金发行可谓“热火朝天”。除了权益外,固收+、FOF(投资基金的基金)等创新产品的规模也在“井喷”。

与此同时,险资、银行的理财产品加速净值化转型,券商客户纷纷涉足基金交易,多元配置的需求不断出现。

随着这种大势蔓延,传统的券商研究团队日前主动加入这场基金大潮,扩大了卖方服务半径,反映出公募产品“跟踪需求”上升。

这个行业现象背后,有哪些值得关注之处?

固收团队设立新岗位

近日,一家上市中型券商的研究所发布招聘启事,旗下固定收益团队对外招聘基金研究岗(债券类方向)。

这家研究所对该岗位有如下描述:

1)深入研究基金经理业绩表现和投资策略,形成基金经理多维度画像

2)基于研究成果,定期撰写基金经理研究深度跟踪报告,并定期服务公司内外部客户

3)负责收集、整理、搭建纯债类、“固收+”类基金相关数据库,并完善基金评价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岗位编制设置于固定收益研究团队。通常来讲,卖方研究所的基金研究岗安排在金融工程团队偏多,上述的设置显然“跨了界”、“出了圈”。

卖方研究尝试“出圈”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跨界”举措呢?

显然是市场需求催生所致。

据通常意义上的固收研究团队主要职责是:研判宏观经济及债券市场走势;研判不同之前品种(国债、金融债、公司债、企业债、可转债)的投资策略;针对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需求,提出固定收益组合建议,以及投资组合调整建议;信用债等品种的调研和信用评级与估值体系搭建等。

撰写的定期报告也是类似债市情绪高频指标跟踪、具体债券品种深度研究、XX月份的资金面观察等等。

但随着基金自身在固收投资上的策略日益复杂、具体投资品种日益专业化,对基金的投资研究也亟需专业化人士加入。

比如,某些买方客户需要了解投资基金品种的持仓风险。有些需要做好风险识别等。

在类似债券基金的专业研究上,由对口固收的团队来做相关资产的穿透研究、宏观判断乃至久期测算无疑会更专业一点。

买方客户需求上升?

除了专业机构需要深度服务外,更多的有广度、能够深入浅出的研究服务在更广阔人群中也有需求。

比如,固收领域的卖方分析师能够对债券表现作出独立判断,这点就很受买方机构欢迎。

此外,更多中高净值客户,以及券商服务中高净值客户的客户经理群体们也需要这样的服务。这也驱使卖方研究所开始不断调整方向,增加“对内参谋”的功能。

尤其是,券商在转型财富管理,帮助客户配置股债基金并作出专业投顾意见,需要有深度研究支撑。

此外,专业机构在投资基金领域的不断规模扩增,不仅催生显著的底层债基配置需求,也增加了需要服务外包需求。比如系统化的数据跟踪、多维度的基金评价,穿透重点个券品种的调研跟踪。

券商经纪转型后需求陡增

资事堂通过公开招聘平台还发现,上市头部券商对基金研究员有显著需求,有的岗位编制在财富管理部,凸显了券商转型的大背景。

比如,一家上海的大型上市公司的财富管理部门,招聘基金产品研究岗,月薪是4万-6万元,一年20月薪。

具体工作内容最重要的是维护基金投顾所需优选池与核心池等。此外,还有跟踪尽调基金产品,升级完善基金分析模型,对不同策略的基金表现进行归因分析等。还要配合负责配合完成相关合规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

另有一家深圳的上市券商,招聘一位资产配置的基金研究员,月薪也号称最高到4万元,叠加18个月薪酬/年,工作内容包括:建立自上而下的大类资产配置、中观行业配置、微观基金评价与筛选的基金投资组合策略框架等;负责确认不同基金投资组合策略不同风险等级下设定的各类基金类别比例区间、持仓及交易限制等。

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进入资管读者群内交流,加小编芝士糖好友入群(微信号:cpt20180918)。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