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五晚上,大型代销渠道的理财经理们都会空前忙碌。
他们要赶在正式数据发布前,把各大私募的“周净值”数据发给客户,以满足客户第一时间的知情需要。
而这个所谓“周净值”并非真实数据,按照私募产品的估值流程,真正“靠谱”的数据要到次一周的周初才会产生。
但鉴于客户的“需求”,这种估算的“周净值”现在已几乎是大型代销渠道的“标配”了。
而这只是如今股票私募竞争环节的一个缩影。
净值波动大了要撰写情况说明,季末乃至月末要给重要客户发送信息越详细越好的定期报告。
还有非常敏感、但也不断趋向打折的费率,这一切似乎都在暗示,私募行业的生态也在悄悄露出“内卷”的苗头。
每周新增的“加班”
两年前,对于许多如今百亿私募机构的市场部工作人员而言,周末加班是个“天方夜谭”。
而现在,它们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分出人来加班。
加班的目的各种各样,有的是生产“周净值”,有点是搜集同行“周净值”,再及时的出具分析或解读报告。
总之,这些原本可以等待周二“正式数据”发布后再做的工作,都提前到了周末。
你可以视之为整个产业链对于客户服务的“提升”。
因为有了这个行业生态,客户们可以在周末看到“周净值”,以及相关机构的分析,如果他(她)们有兴趣的话。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加班显得并无太大意义。
私募产品多数是定期开放申购赎回,有些产品甚至有几年的“锁定期”,提前两天得知净值,某种程度上只能算是满足客户的“好奇心”,对于投资帮助不大。
更何况,有些时候,这种好奇心还会带来“烦恼”,比如前一周净值有所回落。
量化“新人”们开的“头”?
一些业内人士反映,这种“服务升级”源于量化机构迅猛发展之后的生态。
随着近两年量化机构迅猛发展后,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公布“周净值”,并对同行产品进行比较。
接着,代销渠道理财经理加入进来,更多“第三方”出发的比较和分析开始产生。
随之,客户的需求开始抬升,越来越多的量化机构被“倒逼”要求供应净值。
接着,是主观多头私募也被拉着加入,因为这两类机构使用的代销渠道高度重合。
在一种“谁都不要落下”的竞争环境里,各大私募都要预估当周净值,作为一项产品售后服务。
而理财经理和持有人收到预估值后,管理人免不了收到各种后续问题,要求对净值做出解释,于是,这直接改变了私募信息披露的生态。
潜在的风险?
如果,这种预估是完全准确的,那么本身问题不大,只是私募行业的“卷”一点而已。
但来自业内的观点是,这种预估其实是有一定的瑕疵的。首先部分资产净值的估计本身需要 一些时间,尤其是涉及到多资产投资的私募产品更加如此。
其次,由于这类估算并不经过托管方的流程严密的复核,而只是管理人的内部估算,所以不排除会产生一些偏差。
事实上,管理人报送的净值估算数据出现误差,并不鲜见,只是因为幅度有限而没有引起重视。
其三是,随着净值提前公布而需要在周末展开的周报撰写和客户回复工作更加加重了私募公司负担,而这些工作大多本来可以在工作日内完成。
或许也是因为上述原因,自今年12月第一周起,多家百亿私募公开表示停止报送每周预估净值数据。
代销渠道“无远弗届”
有意思的是,这场行业性的“净值饥渴”并非是客户推动的,而是销售渠道“主导”的。
这或许与中国资管行业的“渠道强势”特征有关。
强势的渠道和渠道之间的激烈竞争,时常会把对客户需求和心理的“满足”提高到非常高的位置——而并没有太多考虑这种需求的合理性。
“周净值”只是一个案例,类似的案例还包括,“费率优惠”、“高频申赎”乃至“回撤过敏”。
“费率优惠”思维指的是,整条产业链条往往对于压降管理人的管理费“兴趣浓厚”,却罔顾了过度压降管理费,只会导致管理公司的人才团队流失,进而影响投资人长期的利益。
高频的申购赎回也是如此,后者在流动性更好的、散户更多的公募战场也相当普遍。
至于“回撤过敏”则更加如此。
正常的私募产品运作有其正常的净值波动规律,过度压降净值波动,会导致私募产品在非目标的资产(比如低风险资产)上配置过大比例,后者会明显影响投资组合的长期收益。
盛行的 “带货思维”
除了上述情况外,“内卷”的生态还会带来行业的“带货思维”。
即国内的渠道和客户往往在追逐历史业绩高的产品,为这类基金经理在收益高峰期配置大连高资产,而后者往往带来更大的中长期收益率的回撤。
而“向渠道让利”这种情况更加带来隐患。
比如,部分中小私募可能为了能在大型渠道销售,管理人会派市场部人士到销售第一线直接面向客户进行销售、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衍生出各类销售红包的现象。
换言之,代销渠道只是提供一个管理人与客户交流的场合,渠道角色从销售主角变成了“中介机构”,专业的服务能力日趋下降。
这种业态下,代销渠道从服务型角色,形成了一些过于甲方化的思维定势,而后者显然对于整个行业的生态并不有利。
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进入资管读者群交流,加小编芝士糖好友入群(微信号:cpt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