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换电赛道愈发火热。1月18日,万亿“宁王”正式切入电动车换电赛道,推出“巧克力换电块”的战略。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相比目前的充电技术而言,换电是更为高效的补能方式,历经十年积淀,行业进入加速期。
2022年有望成为换电行业高速发展元年,全年有望新增换电站超3000个,2025年行业新增有望超1万个,五年十倍+空间。
换电缘起:补能新形式,加速电动率提升
1. 换电产品是什么,主要解决什么痛点、场景?
换电是指通过直接更换电能载具的电池来补充电能的模式,主要通过集中型充电站对大量电池进行集中存储、集中充电、统一配送,再于电池配送站内对电动车提供电池更换服务。
现有换电方式主要为:底盘换电、侧方换电及分箱换电。其中底盘换电为主流,目前约80%的车型采取底盘换电,具备由于全自动、时长短,更具便利性与安全性等等优点。
中信证券分析师袁健聪指出,换电解决电动车核心痛点,助力电动汽车全场景渗透率提升。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而换电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推动力。
同时凭借其补能时间短,电池损耗低,行车安全有保障,占地面积小等多维优势能够有效解决充电模式下的电动车发展困境。
总的来看,换电模式本质是挖掘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实现企业和消费者利益再分配。
2. 产业链拆解:电站设备、运营环节占比较大
换电行业产业链上游由电池供应商、换电站基础组件供应商、配套充电系统供应商组成。
中游主要为换电站建设和运营商,负责换电站的搭建和运营,面向市场提供换电服务,对口B端相对C端更多。
下游主要由换电服务用户和动力电池回收方组成。
行业复盘:政策+资本+技术齐发力,行业进入加速期
1. 历史复盘:历经十余年积淀,行业已经进入增长期
中信证券认为,当前换电模式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力阶段。回顾换电模式的发展历史,从技术、政策和商业成熟度三个维度上,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 起步阶段(2007~2012):技术思路初成,受制于政策、商业模式不成熟等,产业发展不及预期;
- 沉淀阶段(2013~2019):政策阶段性偏向充电,换电模式缓慢进步。但是,在这一阶段,换电模式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的探索相较起步阶段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 发力阶段(2020年以来):政策对换电态度发生积极转变,接连发文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各方加速入场布局换电站建设。
2. 驱动因素:产品、政策、资本齐发力,换电开启高速发展换电模式
2.1 目前换电模式渐趋成熟,作为电动汽车能源补给方式有五处优点:
- 性价比:换电模式更具有性价比,购买初期节省购置成本,使用过程费用低于充电及燃油模式。
- 补能效率高,电池损耗小、空间占用少。
- 安全性:安全性一直是电动汽车补能方式的重要关注问题,目前也已得到进一步提升。
- 电网效率:换电模式有效缓解电网扩容压力。
- 技术:经过长期发展,通过关键环节的迭代更新,换电技术在换电时长、兼容性及自动化程度上都有了长足进步。
2.2 资本:各方看好换电赛道,大量资本涌入
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各方看好换电赛道的发展,大量资本涌入,利好换电模式。一方面,主机厂投入增大,各大车厂先后进入换电领域,加快换电车型推出和量产。
同时,奥动、伯坦、协鑫能科等换电站运营商加快换电站建设,积极与主机厂合作。中石化、壳牌等石油巨头也纷纷与蔚来进行战略合作,开展换电站建设、运营工作。
另一方面,华为、软银等资本投资换电模式;电池公司如宁德时代也亲自入场换电行业,通过充换电来提高电池的销量和积极性,并且与车企紧密合作,联合蔚来等成立电池资产管理公司,从生产制造跨越到能源服务。换电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2.3 政策因素:大势所趋,鼓励换电,但核心标准化文件尚未出台从政府政策和社会
资源配置的角度考虑,在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中,换电模式的大规模应用将是大势所趋。相较于充电模式,换电模式在配电容量、电网调度、土地资源、基础建设、电池管理等方面起到更好的调节作用。
行业空间:料元年已到,五年十倍+
1. 换电商业模式:BaaS模式或成主流,运营市场确定性最强
经过十年多的探索,换电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车电分离”商业模式。
未来可能的换电模式之一是蔚来发布的BaaS模式。2021年蔚来携手宁德时代、国泰君安和湖北科技投资集团成立蔚能电池资产公司,电池资产管理公司成为链接车企、电池厂和消费者的桥梁,废旧电池的回收责任主体从车企转移至电池资产管理公司。
2. 行业空间:2025年保有量或超3万,实现五年十倍+
今年是换电进入发力阶段的第三年,从短期来看,考虑到政策转向不久、具体细则未出台,换电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尚未完全理顺,仍处于探索期,中信证券预测2022年新建换电站市场规模为3000座以上。
从长期来看,全球汽车行业总量需求基本稳定,中国在过去15年是全球汽车消费增长的主引擎,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规模达1300万辆。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销量中,换电车型占比有望分别达到14%和37%,换电车型销量分别达到176万辆和16万辆,总销量接近200万辆。
总的来看,预计2025年当年新建换电站数量突破一万座,保有量突破三万座。2025年换电站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402亿元,用电市场规模有望达138亿元,运营市场规模有望达606亿元。
行业格局:聚焦资源整合、效率型公司
1. 行业竞争力:资源整合能力+大客户资源+效率是行业竞争关键
换电运营商:具备行业资源整合能力的第三方运营商有望胜出。换电运营商是换电产业链的核心环节,通过选址、建站、对接下游G端、B端、C端各种社会关系和资源方来提供换电服务,综合能力要求最高。
换电设备供应商:换电设备供应商主要为行业提供一站式换电设备,多为机械行业其他领域设备供应商转型而来,是行业发展中前期最为确定性受益的领域。
2. 参与者:四大类型参与者加速涌入,各具禀赋
中信证券认为,目前换电尤其是运营商领域按照起家的资源禀赋和产业链关系可以分为四种类别:
- 主机厂,如蔚来、吉利等,本质主要通过提供换电车型、换电服务来带动自身汽车销量增长;
- 电池企业,具备第三方属性,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尤其是标准化电池推动行业需求提升来提升电池订单;
- 能源供应商等央企国企,如国家电网等;
- 第三方运营商,如协鑫能科、奥动等,以换电运营作为主业,且身份定位为第三方参与者,为行业提供通用的服务。
本文主要摘录自中信证券研报《换电元年,十倍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