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集团的大宗商品资深分析师Jeff Currie表示,他从未见过大宗商品市场如此之牛。当前,有非常多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处在远期贴水(backwardation)的价格结构中,也就是说,远月的期货价格低于近月的期货价格,这样的市场结构表明大宗商品稀缺,这种凸显供给短缺的吃紧形势创下至少1997年来之最。具体来说,在28种大宗商品中,有19种处于期货贴水状态。
Jeff Currie在接受彭博电视对话时表示,世界正处于“分子危机”之中。“我们缺少一切。不论是原油、天然气、煤矿、铜、铝,随便什么,都很短缺。”期货曲线正在为短缺定价,这是他30年来从未见过的。
在能源市场,石油和天然气的强劲需求已经超过了供应能力。全球供应短缺也提振了金属价格,特别是在推动清洁能源叠加消费增长的大背景下。农业方面,农作物产量受到恶劣天气的限制,干旱抑制了整个南美洲的大豆生产前景。
去年大宗商品市场在多重因素的助推下走出了波澜壮阔的行情。新冠疫情对全球大宗商品供应链造成冲击,如海运价格翻番、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开工不足直接抬高了大宗商品的供给成本。此外,“黑天鹅”事件不断,如OPEC+暂停增产、“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事件、“长赐号”搁浅等都在助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上添了一把火。
对于2022年大宗商品走势,市场分歧较大。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近日表示,如果2022疫情能够得到控制,由于供应链问题导致的物价上涨,应该慢慢会消减。随着2022年的主要经济体货币超发程度的减轻,大宗商品价格应该会有所回落。
上周,全球头号对冲基金桥水的高管Karen Karniol-Tambour表示,随着经济的扩张和价格的上涨,大宗商品是最未被充分利用的对冲通货膨胀的工具。“你需要寻找的是那些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压力大的情况下仍会表现良好的资产。我个人偏好金属和碳排放权。”
以成功预言1987年10月股灾而一战成名的华尔街传奇交易员Paul Tudor Jones上个月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与通胀的搏斗将导致多类资产面临风险,而那些在疫情期间表现最好的资产可能从山顶跌入谷底。相对于金融资产,大宗商品似乎“被严重低估”,他预计随着紧缩周期的展开,大宗商品的表现将大大优于金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