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纪要】锂价突破45万,产业链还能承受吗?| 见智研究

碳酸锂突破45万元/吨,锂价天花板究竟在哪?

嘉宾:安泰科锂产业高级分析师 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 【陈光辉】

摘要:

1、锂价拐点有望在三季度到来

由于上游锂资源端释放的进度要慢于下游锂盐产能释放的进度,目前锂价还是处于缓慢上涨的过程中,从最近的数据反馈来看四大磷酸铁锂的主要厂家设定了一个47万/吨左右的限价,锂价拐点有可能会在三季度或四季度到来。

从需求端来说,现在下游正极厂、电池厂和整车厂产能的扩张速度都是非常快的,下游的需求是非常向好的,今年1月整车销量更是淡季不淡,数据比起去年出现了大幅增长。

从供给侧来看,今年最大的供给增量是来自于盐湖提锂,但今年盐湖提锂实际产能释放的进度来看并没有那么乐观。国内青山、紫金矿业、西藏珠峰和赣锋的盐湖新增产能可能会在2023年甚至之后才释放。硬岩端最大产能的释放是天齐锂业的泰利森矿,总产量增加20多万吨,赣锋的矿今年大概会有10%~15%的增量,但是总体增量相对于下游需求还是非常有限。

2受制锂成本高涨,下游压力激增

对于传统工业,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类用于军工领域因为用量少且军工领域主要还是为了保障国家的战略安全所以对价格不是很敏感,另外如微晶玻璃,除了锂辉石目前来看没有更好的替代品,也只能作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第二类如普通玻璃、陶瓷等则会因为价格过高而去减少使用量甚至不用。

对于动力电池厂商,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由于本身就在积极寻找资源,并和上游的锂行业公司进行一些战略的合作,能够保障自身的资源使用量,但是对于三线电池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就会存在非常大的风险,因为锂价的持续高涨,对于它们在未来的电池市场上的竞争力肯定会进一步的减弱。

对于终端车企,微小型电动车受到的影响较大,由于本身售价不高,在原材料持续大涨的情况下微小型电动车如长城欧拉小型电动车已经出现了停产,但是对于中高端电动车,目前还处于抢占市场份额的阶段,而且成本来看,按照一台车60度电来计算,大概需要45~50公斤的碳酸锂,即每上涨10万元,锂的成本也就上涨5000块左右,相比起总售价比重较小,所以还没有出现因为锂价的上涨,导致产量的下滑。

3、氢氧化锂和碳酸锂价差要继续扩大才会转换

受益于磷酸铁锂电池的高景气度以及下游终端车企对磷酸铁锂电池的亲睐,目前碳酸锂均价已经来到了48万/吨,而氢氧化锂价格在45万元/吨左右,两者的价差如果继续扩大的话,是有转化的可能性的,但是需要考虑两者的生产成本差异以及转换的成本。

从生产的角度来看,7吨锂精矿能生产1吨氢氧化锂, 而8吨锂精矿才能生产1吨碳酸锂,也就是说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之间,相差了有一吨矿的成本,结合最近锂精矿3000美元的价格折算成本,成本差距超过2万元。

从转换的角度来看,国外的转换成本是在1500美元左右(1万元),所以目前来看,两者进行转换是没有经济效益的。而且像雅化,赣锋等这些优势的企业,都是用柔性的产线,也就是说可以同时去生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也就能够根据市场上的具体的供求关系和价格情况去进行生产。

4、锂精矿涨价滞后于锂盐1-2个月

锂矿定价主要有三种定价模式,第一种是天齐和赣锋这种在海外有自有矿山的定价模式,一般会以去年第四季度的价格做基准来进行今年的定价。以前是一年定一次价,现在基本上是半年定一次价,价格相对来说浮动要小一些。

第二种以雅化、盛新锂能、天齐锂业这类国内的上市企业为主,主要是以包销的形式存在,是以国内的碳酸锂或者氢氧化锂的价格作为依据来反推上游的价格,第三种就是纯粹的随行就市的市场价格。

目前锂精矿现货价格已经达到3000美元/吨,长协价格也达到了2000美元/吨, 由于锂矿价格每次定价的时限较长,所以在涨价方面更多是被下游锂盐需求的旺盛以及大涨的价格来反推锂矿价格上涨,一般与锂盐的涨价幅度和趋势会有一个1-2个月的滞后。

5、海外锂盐价格仅是国内三分之一

目前国际市场中锂盐价格还是偏低的,国内碳酸锂马上突破50万,而国外目前最新价格是2.5万元到3.5万美元左右,大概是国内价格的1/3左右。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定价模式的不同,国内是现货的价格,随行就市,而国际市场主要以长协价格为主,此前2020年我国的锂价已经降到了4万元左右,甚至覆盖不了成本,但是同期海外的价格还是在11万美元左右。

但是上游矿端话语权也在逐渐增强,随着产业链和国家认识到锂矿的重要性,长协时限会越来越短,现货价愈来愈多,像皮尔巴拉今年会有18万吨到20万吨产能释放,这部分未来极有可能会使用拍卖模式,不排除拍卖形式会常态化。

6、两轮锂周期驱动因素不同

这一轮锂周期和上一轮2016年到2017年的锂周期相比,整体需求和供给的逻辑是不一样的,上一轮的需求端主要还是一个政策的驱动,这也导致导致上一轮需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需求,而上一轮的供给端受限于锂盐产能的不足。

这一轮锂周期从需求端来看,完全是市场驱动的需求逻辑,同时也可以看到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长期景气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从供给端来看,这一轮的受限因素在资源端,而锂盐扩产的周期要远远小于上游锂矿的扩展周期,相比锂矿,盐湖算上晒卤的周期时间就会更长,投产完之后,也是需要两年的时间来进行产能的爬坡,才能达到彻底的达产。所以说这两轮锂周期的驱动因素完全不同,未来3~5年之内锂肯定还是保持一个紧平衡的状态。

正文

见智研究:

2022年刚开始不到三个月,碳酸锂均价已经来到了45万/吨; 同时,氢氧化锂电池级均价也上升到了40万/吨;两者各自创下了历史新高,成功将去年的高景气度延续到今年。

虽我国锂价持续大涨,但看全球锂盐龙头雅宝2021年的业绩以及2022年的价格指引,只有10%左右的锂盐是按照中国市场价售卖的,而剩余90%都是按照一个全国定价基础,基础价格只有我国现今现货价格的差不多一半左右。

随着碳酸锂价格持续的高涨,下游各方的接受程度究竟如何?雅宝的长协价格涨得比较慢是否也有其自身的原因?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来自安泰科锂产业高级分析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陈光辉老师来详细解答。

陈老师,如今碳酸锂价格已经来到了45万/吨,且还在保持增长态势,您怎么看?您预期今年锂价还能继续上涨吗?

陈光辉:
从我们近期的调研数据可以看到市场上碳酸锂的价格已经超过了45万/吨;我们在江西那块调研的结果是四大磷酸铁锂的主要厂家设定了一个47万/吨左右的限价,但现在价格还是处于缓慢上涨的过程中,主要还是因为上游资源端释放的进度要慢于下游产能释放的进度。

根据我们近期调研的数据以及从全球维度来看,我们去年还是预测的相对保守一些,觉得在今年上半年可能会出现一个价格的拐点;但从最近的数据反馈来看,拐点有可能会推迟到三季度甚至四季度。主要的原因有几方面:

首先,从需求端来说,现在下游正极厂、电池厂、整车厂它们产能的扩张速度都是非常快的,下游的需求是非常向好的。按理来说一般情况下一季度是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淡季,但是今年1月份的整车销量数据比起去年出现了大幅增长;就是说从整车、电池端进度来看,因为去年有很多新增的产能要进行投产,今年的话它们肯定是要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因此产量也会提升。

从供给侧来看,我们在去年做了一个预测,认为今年最大的供给增量是来自于盐湖提锂,但今年盐湖提锂实际产能释放的进度来看并没有那么乐观。像雅宝2021年碳酸锂+氢氧化锂总产量是8.8万吨,它给的2022年指引是20%~30%的增幅;即使按照30%来算也只有2.6万吨的增量,相对我们之前给它的预测要小很多。

又比如SQM去年应该是有10万吨碳酸锂当量的出货量,今年的话预测是14万吨,它的增量是最大的,4万吨这样。像其他的Orocobre、Livent今年都没有增量;Orocobre有个2.5万吨的新增产能是要在2023年去进行投产;Livent有两期各自1万吨产能,分别会在2023年的一季度和三季度投产。

所以从整个盐湖角度来看,今年产能释放的进程还是非常缓慢的。我们也可以看到像中国的青山、紫金矿业、西藏珠峰、LEC和赣锋的盐湖,它们新增产能可能都会在2023年甚至之后才释放。也就是说今年最大的盐湖端产能的释放还是更偏紧些。

从硬岩端来看,最大产能的释放是在天齐锂业的泰利森矿:去年它是96.5万吨的产量,今年指引是到120多万吨,后年应该是到140多万吨,但是总产量增加也就是20多万吨的一个矿,20多万吨其实也就是3万吨碳酸锂当量,增量相对于下游需求还是非常有限的;赣锋的矿今年是大概10%~15%的增量,但是它总共45万吨产能,就算按15%来算也就5万多吨的量,1万吨碳酸锂当量都不够,像其他的Pilbara、Altura,Bald Hill这些矿几乎都没有新增的产能。

见智研究:

刚刚陈老师提到目前需求端还是十分旺盛,电动车作为终端在21年底对涨价进行了应对。但是随着锂价的持续上涨,您认为成本价格能否继续向终端传导,下游整体的接受程度会不会有变化?

陈光辉:
首先,对于传统工业,相对来看是比较低端的产品,像氢氧化锂,它是用于军工领域的,对价格不是很敏感。一个原因是用量少,第二个军工领域主要还是为了保障国家的战略安全。


对于微晶玻璃,除了锂辉石,目前来看没有更好的替代品,它只能作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对于普通玻璃、陶瓷,或者其他的工业领域,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每年的传统工业领域,需求大概在13万吨左右,对于锂盐的需求,占比只会越来越少。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逐步提升,它的占比也会逐渐减少,也就是说这部分对于锂盐的需求,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见智研究:
除了传统工业,电动车终端的接受程度会不会也有变化?

陈光辉:
我们看到长城欧拉小型电动车已经出现了停产,它的核心逻辑就在于缺芯片和电池材料价格的上涨。其中电池材料最主要的就是碳酸锂价格的上涨。但是对于30万以上的中高端车,目前还没有出现因为锂价的上涨,导致产量的下滑。根据我们的测算,按照一台车60度电来计算,大概需要45~50公斤的碳酸锂,即每上涨10万元,锂的成本会上涨5000块左右。对于中高端的车型,目前还处于抢占市场份额的阶段,所以短期价格不会出现非常大的反弹。

见智研究:
刚刚陈老师对于矿山和盐湖的增量情况做了详细的解答。除此之外还有两种锂形态,像锂云母和锂粘土,在22年,增量如何?

陈光辉:
云母矿还是集中于我国的江西宜春地区,主要是4家,南山铝业,永兴材料,江特电机和江西飞宇。未来这块的增量其实不是特别明显。最主要还是受制于资源端的限制,根据宜春市政府公布250多万吨的氧化锂的量,资源量的总体还是偏小。


第二方面还是在于工艺。对于锂辉石,8吨矿折合为1吨的碳酸锂,但是对于锂云母,大概18吨到20吨的矿折合为1吨的碳酸锂,所以尾矿渣在未来可能是非常大的限制因素。


环保也是一个很大的限制因素。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企业比如永兴,都在努力的做积极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目前做的最好的是隧道窑法,它的锂回收率大概能到80%左右,但相对于锂辉石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未来锂云母的回收率能达到锂辉石的回收率,它的产量和产能肯定还会出现大幅的增长。

粘土矿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和墨西哥。我国是集中在云南地区,最近也可以看到,许多企业像兴旺达都集中地进行布局,最主要还是看中了锂资源,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锂粘土矿这块的商业化进展。


粘土矿未来极有可能成为第四种锂资源的有效供给。除了盐湖,锂辉石和锂云母外,它兼具了几种特点。第一个是它的资源量大,比如赣锋的粘土矿是882万吨碳酸理当量。第二个它的品位介于盐湖和锂辉石之间,相对来说更具优势。第三点它的提锂成本大概在3600美元左右,未来一旦进行技术突破,极有可能会作为一种新的资源形式存在。

见智研究:

刚刚陈老师就锂资源的供需的情况做了详细的剖析,那目前国内的一个锂资源的库存情况如何,尤其是随着锂价不断的上涨,相关厂商会不会出现一个惜售囤货的情况,导致进一步的价格上涨呢?

陈光辉:

但是根据我们调研的数据来看,就是说对于锂盐端的话,相对来说库存是比较少的,而且现在的价格已经非常高了。只要上游报一个价,下游基本上都会接受,而且很快就会成交,一般很少有库存。但是对于上游的资源端,可能会有一些库存。包括其他国内的一些优势的企业,锂盐的企业它可能会存在矿端的一些库存。但是对于锂盐端的库存,根据我们统计的一些数据来看,几乎是没有的。基本上生产出来很快下游就把货给提走了。

见智研究:

好的,看来锂确是供不应求。那同为锂,但是氢氧化锂和碳酸锂的价差一直存在,而且越来越扩大。这背后有什么样的原因呢?是因为对氢氧化锂的需求不及碳酸锂吗?

陈光辉:

对,主要还是从供需两方面来探讨。

第一方面,从需求来看,可以看到包括去年的材料的产量也好,包括装机量也好是吧?磷酸铁锂出现了一个非常大幅度的上涨,像去年我国总共的材料的产量是105万吨左右,其中磷酸铁锂都已经占到了45万吨,也就是说非常大的占比。

第二点,从供给来看,作为氢氧化锂,它最主要的需求肯定还是三元的高镍材料。钢铁材料的增幅也是非常明显的,但是相对于磷酸铁锂的增幅,它还是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所以导致氢氧化锂的价格就要低于碳酸锂的价格。

还有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一般情况下7吨矿能生产1吨氢氧化锂, 8吨矿能生产1吨碳酸锂,也就是说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之间,相差了有一吨矿的成本。我们结合最近矿的价格是3000美元来看,如果折算成成本的话,也就是2万多块钱的一个成本。所以这个价格差的出现,其中有一部分矿的成本的差距是在里面的。

见智研究:

我们也氢氧化锂和碳酸锂本身也是可以转换的,您觉得会不会后期会出现转换,尤其是成本相差越来越大的情况下。

陈光辉:

价格如果继续扩大的话,是有转化的可能性的。

但是目前来看,我们把中间1吨矿的成本抛掉,然后算上转化的成本,像国外一般是在1500美元左右,也就是1万块钱。国内的话大概就是7000多块钱左右。如果成本差继续拉大,超过转化的成本,就有可能会存在转化的可能性。但是目前来看,两者之间的价格差并没有拉大到这种程度,所以说现在的市场上还没有出现这种转化机会。

还有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到,像雅化,赣锋等这些优势的企业,都是用柔性的产线,也就是说可以同时去生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去根据市场上的具体的供求关系来去进行生产。所以说它这个价格可能会出现一部分的倒挂,但是不会长时间的存在这种价差拉得特别大的一种情况,它会进行适时的调整。

见智研究:

好的,除了就是说氢氧化锂和碳酸锂这些锂盐类涨价比较明显以外,我们也看到锂资源的主要来源——锂矿石,涨价也很多。您对2022锂矿石的涨价趋势大概有是什么样的判断呢?

陈光辉:

首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锂矿的定价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定价模式。

第一种的话就是天齐和赣锋这种在海外有自有矿山的这种定价模式,一般会以去年的第四季度的价格做基准,来去进行今年的定价。以前是一整年定一个价,现在基本上是半年定一次价。它的价格相对来说浮动肯定要小一些。

第二种是以我国的类似于雅化、盛新锂能、天齐锂业这类国内的上市企业为主。主要是以包销的形式存在,是以国内的碳酸锂或者氢氧化锂的价格作为依据,然后来反推上游的价格。第三种就是纯粹的市场价格。


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价格还是会出现上涨的趋势,但是具体能上涨到多少还是要看锂盐的价格,会存在一个1~2个月的滞后。

 

见智研究:
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锂矿的涨价的幅度都会落后锂盐的涨价趋势?

 

陈光辉:

理论上是这样的,因为它是根据上一个季度的价格来定下季度的锂矿价格,现在的现货价格是3000多美元左右,长协应该已经接近2000多美元了。

 

见智研究:
接下来就一个比较宏观的问题跟陈老师探讨一下,我们注意到近期出现一些主要锂资源国有锂资源国有化的消息,并且表示要建立一个类似于锂OPEC这种组织,对于未来的锂供给,和矿产的竞争格局会有多大的影响?

 

陈光辉:
首先来说一下锂三角的地位,从资源量和储量来看,锂三角的占比是非常大的。全球总共是8,900万吨的金属锂,像玻利维亚已经有2,100万吨的资源量,占到了全球1/4的资源总量,如果说加上阿根廷和智利的话,占比会更高。


其次,我们可以从产量上来看, 2021年智利加上阿根廷总计的产量应该是17万吨左右,去年全球总产量是53万吨,智利加上阿根廷占全球总量有30%-40%。所以说目前南美的锂三角是除了澳大利亚之外,全球锂资源产出最多的,对于全球世界锂的供应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像刚才主持人您提到的锂矿国有化这一话题,目前来说像阿根廷,智利,布利维亚,都有资源民族主义的倾向,短期来看的话,推动的可能性不是特别的大,但是不排除未来随着全球对锂资源认知程度的逐渐提升,包括这些国家对于自身资源安全的一种战略考虑,未来延伸到产业链的诉求,会逐渐的对锂的资源进行一个相对控制,这样的话不排除未来的价格会进一步走高的可能性,尤其是对于国际市场,它的价格还是很低的,大概也就是国内价格的1/3左右。

 

见智研究:
这样的话它是不是锂矿厂的整体竞争格局会有变化,对于已经有相关的锂矿的锂盐厂,可能更有优势。

 

陈光辉:
对,可以这么理解,因为现在最主要的盈利端肯定还是在锂资源,像下游锂盐、正极、电池、基本上就可以定义为这种加工厂,它的毛利率相对上游的资源的话还是比较低的。


像上游资源的话,一般情况下都是60%的毛利率,去年的情况毛利率肯定会更高。

 

见智研究:

去年不少国有企业,像宁德时代和赣锋锂业,他们都有比较强的出国购买矿的诉求,如果出现这种类似欧派克的组织后,这种趋势是不是就会越来越少了?

 

陈光辉:

也不能这么理解,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内的锂资源,也在进行积极的开展。

去年青海省要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宜春也在围绕着锂资源,云母矿做一些积极的进展;最近的四川省也也对川西的锂辉石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

最近我国的很多企业到非洲积极的去布局一些锂资源,就是说未来锂资源的布局肯定会更加的多元化。


我们也看到像去年华友钴业是吧收购了乾清锂业,最近中矿收购了比基塔的矿山,紫金矿业是去非洲做一些前期的勘探和找矿的工作,未来随着大家对于锂资源程度的重视加深,在全球锂资源还会出现一些更积极的进展。

 

还有像技术这块的一些进展,青海出现了很多很好的技术,包括电化学、电信息法、萃取法在产能产量方面的探索和突破。未来我国的锂资源极有可能会占到非常重要的一级。

见智研究:

全球行业龙头雅宝长协提价幅度跟国内现价差距大,为什么?皮尔巴拉的拍卖价为什么比长协价高那么多?

陈光辉:
主要还是定价模式的不同,国内是现货的价格,随行就市。国际市场主要以长协价格为主,雅宝90%是长协,虽然今年长协价格出现大调整,但相对国内价格它还是非常低。

皮尔巴拉它拍卖的百分之90%以上都还是回到了中国市场,它代表的价格还是中国市场价格。皮尔巴拉今年会有18万吨到20万吨产能释放,这部分未来极有可能会使用拍卖模式。

未来5~10年之内锂矿都非常景气,上游矿端话语权也在逐渐增强,随着产业链和国家认识到锂矿的重要性,未来不排除种拍卖形式会常态化。

见智研究:
使用不同价格原料的电池厂未来在产品上会有什么影响吗?

陈光辉:
肯定会出现非常大的影响,对于锂资源,国内马上突破50万,国外目前最新价格是2.5万元到3.5万美元左右,对于国内市场价格还是低非常多的

到最后的电池,导致最近国内很多整车出现不同程度的提价,包括最近欧拉A00级别的车出现停售,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锂的价格现在太高了,他可能承受不了。

见智研究:

电池回收可以缓解锂价吗?

陈光辉:

去年我们统计电池回收大概就是2万多吨的量,不是特别的多,未来看锂电池回收也会面临资源短缺的窘境。


因为上游回收料的价格也涨很多,涨幅远远高于下游锂盐涨幅。而且每天一报价,原料也很难拿到。电池回收随着环保收紧,小厂要逐渐退出市场。行业主要看上游黑粉成本,加工成本目前的价格肯定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

看它的原料的成本,因为像以前的话,它的原料是不计锂的价格的,就是说只计镍和钴的价格,现在它基本上这三种金属它都计价,所以说它的成本也在逐渐的提升。


我们还是从技术这块,因为相对于磷酸铁锂,它去年最主要的一个因素还是刀片电池,包括 CTP技术这些,包括其他的一些相关的结构上的优化,但是它的电化学性能并没有出现非常大的提升,因为磷酸铁锂的话,它的理论容量是170,然后现在大部分做到的说能做到150左右,基本上已经非常接近于它的理论的容量了,它在电化学体系上并没有非常大的提升,这是一块,就是说还有一块的话,去年为什么磷酸铁锂会出现这样的火爆的情况,最主要的还是它的成本相对来要低一些,就是单位电量的成本。


我们去年9月份的时候做过一个相关的测算,就是单位电量的成本,一度电像磷酸铁锂的话应该就是400元左右,然后三元的话是600多块钱左右,三元的成本要高50%左右。然后像近期应该电池的成本应该是已经超过了1000元左右的,就是说一度电的成本,这是从成本这块来看。


还有一块像对于三元材料来说的话,未来随着高镍材料性能进一步的优化,包括它的安全性,包括其他方面的结构上的改善,我们认为未来三元它的市场上的占比可能还会出现一个反转,但是对于未来整体的市场来说的话,我们认为肯定还是三元和铁锂不是说谁替代谁的关系,而是长期共存的关系。


因为铁锂它也有它自己的优势,就是第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安全性高。


第二个是成本低,三元它的优势也非常的明显,尤其是对于长续航的这样的一个车型来说的话,它的能量密度是非常高的,这是他们两个之间的一个关系。

见智研究:
好的。我们针对锂也是讨论了相当多,从锂矿、锂盐到下游的电池端终端都进行了讨论。除了锂之外,我们也想了解其他的一些贵金属,包括电池厂用的比较多的像镍钴之外,您觉得会不会也是跟着锂这样继续也有一个增长的情况?然后他们的供需您觉得又是怎么样的?

陈光辉:

 

像镍的话,它的大部分应该是70-80%左右的占比是在不锈钢领域,它在电池领域里头占比相对来说比较少,而且它在电池里头占比也仅仅说是在三元领域,而且三元领域占比比较高的肯定就是高镍材料,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相对来说它相对于锂来说的话,它的占比要是要小很多的,也就是说价格同时上涨的时候,镍的上涨的空间肯定还是要远远小于锂的,这是对于镍金属。


第二个对于钴的话,它主要还是应用在钴酸锂和三元,我们也可以看到像钴酸锂它主要还是运用在3c这块,未来3c这块的话它的需求是非常平稳的。


我们也可以看到像去年的产量,钴酸锂的产量同比的话也没有就是说出现的同比的增幅也是比较小的,这是钴酸锂这一块,三元里头我们可以看到像现在很多企业也好,电池厂也好。他们都主要主张去钴化无钴化,但是钴因为它这种金属的特殊属性,未来的价格肯定也不会说出现一个非常大幅度的下降。


对于镍和钴这两种金属的话,我认为未来还是会随着锂电池需求的增长,它肯定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浮,因为锂电池未来还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增长空间。但是相对于锂的话,它的上浮的空间也好,包括未来上浮的潜力也好,肯定还是要小于锂的。

见智研究 :
好的,非常感谢陈老师的讲解,非常专业和详尽,我们直播间里的小伙伴们也是非常热情,也是借着宝贵的机会,有很多问题想和陈老师探讨一下。我们也是看的时间挑选部分问题,请继续请教一下陈老师。


有一位小伙伴就问的很直接,他想知道您觉得缺锂的局面在什么时间点能够缓解,尤其复盘上一轮来看,也就是两年左右,就是说这一轮缺锂的局面,您觉得是能够到什么样的高点之后就会开始走下坡?

陈光辉:

我们觉得长期尤其是在2025年之前缺锂,也不能叫缺锂,就是说锂资源的供需的状况一直都处于一个非常紧平衡的状态。像上一轮的话,就是2016年到2017年,它整体的需求逻辑是不一样的,包括供给的逻辑也是不一样的,它需求端它主要还是一个政策的驱动,所以导致上一轮需求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需求,这是一块。


然后对于供给的话,上一轮的供给主要还是说下游的锂盐产能不足所导致的。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锂盐的它的扩产的周期要远远小于上游锂矿的扩展周期,它大概就像我们国内的话,大概就是12个月到18个月之间这样的1个扩产的周期,而且对于国内的锂盐厂的资本开支的话,它相对来说也是也是非常小的,大概也就是1万吨的产能,是三个亿的资本的开支。


然后复盘这一轮,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轮从需求端来看,它完全是市场驱动的需求逻辑,所以说我们也可以看到就是说未来新能源汽车它的长期景气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但是从供给端来看的话,这一轮的供给主要还是在资源端,从资源端来梳理的话你,像对于上游的盐湖资源是大概是需要两年时间的去进行投产,如果算上晒卤的周期可能时间就会更长,投产完之后,大概也是需要两年的时间来进行产能的爬坡,才能达到彻底的达产。


对于上游的锂矿,它的周期的话可能还会稍微短一些,但是也可以考虑到像大部分的锂矿都是在海外,就是说它的开采的进度受到制约的因素也会非常多。


所以说从整体的复盘来看,说未来3~5年之内肯定还是存在一个紧平衡的状态,价格的拐点我们预测会在今年的第三季度甚至是第四季度,但是不排除南美盐湖包括矿端的一些供给端的一些干扰,可能就是说可能拐点可能会进一步的推迟。

见智研究:

近期看到喜马拉雅山附近发现了一个超大型的锂矿了,资源丰富度怎么样,然后多久能够出来产能?

陈光辉:
当时看我们也看到了这个数据,但是它只是进行了一个勘察,一般从勘察的话要经过几轮详勘之后再进行相关的一些程序,然后再进行采矿权,一般情况下至少要经过好几年的时间,所以说这块的锂资源的话,肯定在未来5年之内,进入市场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小的。

见智研究:

从1月的终端销量来看,整个新能源汽车销量是持续一个增长的态势,同比也是翻倍,可以说是淡季不淡。

对于整个2022年乃至于可能到2025年是不是还是处于一个供需紧平衡,乃至于可能锂缺失的情况?

陈光辉:
对,基本上是处于一个供给紧平衡的状态。我们梳理了一下上游的一些产能,尽管说产能能够覆盖一部分锂的需求,但是也要考虑到很多的因素,尤其是对于盐湖端来看,包括产能的爬坡,工艺的调试,然后产品的认证,所以说方方面面的一些因素都会导致供给端受到干扰,所以说未来的3~5年之内肯定还是存在就是说一个紧平衡的状态的。

见智研究:

国际上的像雅宝是不是和国内的一些锂盐厂对于锂的判断会有一些区别?为什么他们和国内价格相差如此大?

陈光辉:
主要还是从定价的模式来看,2020年我国的锂价已经降到了4万元左右,甚至有些已经降到了3万这样的一个价格,但是这个价格是完全覆盖不了成本的。但是同期海外的价格还是在11万美元左右,它的价格相对国内的价格还是要高很多的,主要还是由因为是定价模式所决定的。


然后也是经营策略所决定的,我们也可以看到老外做事还是比较稳健的,他不会说因为这个市场上需求非常火热,然后就非常快的去响应这个市场,也有像去年雅宝去收购广西的天元,它是2.5万吨的一个产能,然后它的收购的对价是2亿美元,其实2亿美元在中国建一个新的锂盐厂都已经就是说绰绰有余了,更何况去收一个旧的工厂,这就是老外他对于未来的一个判断,他的经营策略还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健的,它对于未来的市场也不会判断的那么激进,它肯定还是一走一个非常稳健的道路。

见智研究:
那有些电池厂商使用国际上这些低成本的,在如今电池厂商尽量压低成本这么一个情况下,会不会导致整个电池厂商的一个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因为锂成本差距还是蛮大的。

陈光辉:
在短期之内可能还不是特别的明显,因为我们看到很多优势的动力电池企业,他也是在积极的去寻找一些资源,包括宁德时代。他也在跟上游的锂业去进行一些战略的合作,包括比亚迪也是去进行了一些战略的合作,去保障一部分资源。


所以说它的成本的话相对来说肯定不是那么高,但是对于我国三线电池企业,可能未来的生产经营就会存在非常大的这种风险,因为锂的价格的这种高涨,对于它在未来的电池市场上的竞争力肯定会进一步的减弱。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