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涉房业务出险样本

平安风险可控。

过去大半年的房地产行业低迷、房企暴雷,让与之合作的各类金融机构也难独善其身,尤其是主流商业银行。

平安银行年报专门辟出一个章节讲“房地产风险管理”,详细披露了涉房业务的整体情况以及出险情况,主动晒出房地产业务风险,以图化解市场的顾虑与担忧。

平安这种主动“晒”房地产业务风险的做法,这让外界一窥商业银行在本轮房地产中所受的影响。

3月10日的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银行副行长郭世邦表示,该行代销已出现风险的涉房业务,主要集中在华夏幸福和宝能两家,目前与宝能已达成司法和解,法院也出具了调解书。

据郭世邦介绍,平安银行的宝能代销产品底层可穿透的项目共涉及5个,各项目底层资产都比较优质,抵押率在65%-70%之间。

如宝能汽车昆明项目,平安银行代销的产品余额是25亿,是以昆明市西山区沧海共7宗土地为抵押,一期抵押率不超过57%,二期不超过64%。

不过,平安银行表示,在宝能项目上风险可控。郭世邦称,在房地产出现业务上,已与宝能达成司法和解。目前金额最大的是价值54亿的宝能城项目,将进入司法拍卖执行环节。

也就是已完工的住房能够销售,后续还款取决于销售的进展。如果销售顺利,2022年预计将形成一个大额的压降。

而在代销已出险的业务层面,华夏幸福已出台了债务重组方案,也有相当部分的代销投资者人选择按照该方案进行。

平安银行后续也会做好持续跟踪,尽最大的努力维护投资者的权益。

至于宝能代销产品,郭世邦表示,目前各个产品管理人都已采取了司法措施,各产品的底层抵押项目也已经完成首封,同时产品管理人同步在推进资产转让,争取尽快变现资产兑付产品。

并且,宝能方面对部分没有对应项目的产品,还将深圳香蜜湖项目股权质押出来,产品管理人在查封相关股权后,推进债券的转让。

平安银行也在2021年业绩报告中指出,该行高度重视房地产行业授信的风险防范和质量管控。

平安在客户选择上,建立严格的白名单管理体系,重点选择实力强劲的头部客户;在区域选择上,重点选择一线城市和人口净流入、产业支撑力强的二线城市;在项目选择上,重点选择区位和成本有优势、销售前景好、去化周期短的项目,并积极支持旧城改造、租赁住房、保障性住房等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项目;在授信管理上,前端实行严格的主体和项目准入管理,后端实行严格的项目建设、项目去化和销售资金回笼监控管控,确保项目整体风险可控。

2021年末,平安银行实有及或有信贷、自营债券投资、自营非标投资等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合计3,410.89亿元,其中该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2,889.2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9.60亿元,占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的9.4%,较上年末下降0.8个百分点;理财资金出资、委托贷款、合作机构管理代销信托及基金、主承销债务融资工具等不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合计1,206.86亿元。

郭世邦表示,在房地产行业下行背景下,平安银行“踩雷比较少,而且踩得比较晚”。截至去年末,平安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为0.22%,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经历了过去半年房地产减肥抽脂般去杠杆后,随着政策纠偏,接下来房企违约已经逐渐进入“鱼尾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也表示,当下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已得到根本扭转。

这对房企、金融机构而言,都是个不错的消息。

近期,在并购贷款上支持房地产的金融机构也多了起来,如招商银行已给华润置地、大悦城、碧桂园、美的置业四家房企超过500亿并购贷款;平安银行也刚刚给了旭辉集集团一笔50亿的并购融资额度。

平安银行也表示,接下来,该行将严格按照“房住不炒”大政方针,积极响应监管号召,有选择的支持优质企业实施的优质房地产项目并购。

在目前已公布2021年业绩快报的20多家A股银行里,平安银行利润增速最高。这与起零售业务转型、突破密切相关。

平安银行2016年开始全面启动零售转型,至今也是五年收官。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其零售业务营收占全行营收的比重已从2016年时的30.6%,增长至2021年底的58.0%。零售业务净利润214.98亿元,同比增长17.3%,占全行净利润59.2%。

总体而言,平安银行在2021年多项指标向好。其中营业收入1693.83亿元,同比增长10.3%;净利润363.36亿元,同比增长25.6%;不良贷款率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至1.02%;拨备覆盖率288.42%,同比上升87.02个百分点。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