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营收大增253%,上机数控能否重现两年20倍“暴富神话”?丨见智研究

上机数控2021营收同比大增262%,一体化布局后,公司发展将走向何方?

2019年股价徘徊在20元上下的上机数控,并不为资本市场所熟知,随着光伏行业的高速发展,股价一度冲上358元,2年20倍,上机数控一夜间成为资本市场最耀眼的明星。但王位还没坐稳,随后便惨遭滑铁卢,市值从千亿跌到300多亿,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今天见智研究为大家讲解上机数控:

4月27日,上机数控发布2021年年度公告和2022年一季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09.15亿,同比增长262.51%;实现归母净利润17.11亿,同比增长222.1%,毛利率19.8%,净利率15.7%,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16亿,同比大增1009%。2022Q1营收57亿,同比增长253%;归母净利润6.5亿,同比增长106%,扣非净利润为5.13亿,同比增长67.92%。毛利率12.7%,环比增长50%;净利率11.4%,环比增长24.13%。整体表现超出市场预期。

硅片几乎贡献全部利润,产能过剩风险存隐忧

上机数控是老牌光伏专用设备生产商。2004年进入光伏领域,业务覆盖开方、截断、磨面、滚圆、倒角、切片等用于光伏硅片生产的全套产品线。2019年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进一步拓展光伏单晶硅生产业务,即公司从光伏设备生产商,向材料领域转型,开始布局单晶硅片。目前主营业务分三部分:单晶硅、通用磨床、光伏专用设备。其中2021年单晶硅业务占比达98.52%。

根据2021年年报显示,2021年单晶硅业务营收107.5亿,同比增长293.93%,贡献了绝对营收。光伏专用设备营收0.86亿,同比下降61.18%;通用磨床业务营收0.44亿,同比上涨4.45%。

2019年前,公司主营业务以光伏专用设备和通用磨床为主,但原始业务增长乏力,上机数控随后将业务布局延伸至硅片领域,但是2019年硅片双寡头“隆基+中环”的格局已经形成,上机数控作为后进入者失去了先发优势。但幸运的是受益于过去2年光伏行业装机需求大增,且硅片赛道利润丰厚,即使是后进入者的上机数控仍能分到一杯羹,其单晶硅业务增长迅猛,仅2年的时间就实现了“造福神话”。

复盘公司硅片布局的进程

2019年5月,上机数控通过在内蒙古设立子公司弘元新材,进行5GW单晶硅拉晶生产线项目(一期)建设,将业务延伸至硅棒和硅片环节。

2020年7月公司成功发行6.65亿元可转债用于 “5GW 单晶硅拉晶生产项目(二期)”建设。2个月后,公司再次公告募资说明,此次募资30亿,其中21亿用于“年产 8GW 单晶硅拉晶生产项目”,剩下9亿用来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2022年3月31日,公司再次官宣可转债上市公告书,通过发行24.7亿可转债建设包头年产10GW单晶硅拉晶及配套生产项目,项目设计产能为年产10GW单晶硅片,产品计划向下游电池片企业销售。

截止到2021年公司已经拥有30GW单晶硅产能。见智研究认为,2019年至今,上机数控凭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大胆”投身于硅片,抓住了这两年硅片的红利期,实现了财富的弯道超车,且从去年的业绩表现看,仍然十分依赖于硅片的利润。

但从去年开始,硅片赛道十分拥挤,由于毛利丰厚,诸多新玩家纷纷进入想分一杯羹。2021年硅片CR5占比下滑4.1%至84%,硅片行业集中度下滑,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竞争十分激烈,高毛利已难以长久维持。且公司单一的硅片业务在剧烈的市场波动下,风险也在逐渐增加。

杀入硅料领域,一体化布局能否让公司再次暴富?

去年因为布局硅片让企业赚的盆满钵满,但另一方面高价硅料的成本压力也让其痛不欲生。2月24日晚,公司公告官宣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高纯工业硅及10万吨高纯晶硅,正式进军产业链上游硅料环节,实现“硅片+硅料+工业硅”一体化布局。项目总投资预计为人民币118亿元,第一期项目投资预计为人民币 60 亿元。

4月20日晚,公司再次公告募资60亿,其中42亿用于年产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18亿补充流动资金。这似乎与2月公告的第一期多晶硅项目60亿投资不谋而合。

距离上次24.7亿募资还不超过一个月,公司又向市场“伸手要钱”,这次市场似乎并不买账。

见智研究认为,市场有如下担忧:第一、公司募资太过频繁,引发市场反感与质疑。第二、由于硅片赛道竞争格局不如从前,且面临产能过剩风险,而公司业务又几乎全部押宝硅片,故对未来业绩担忧。第三、硅料赛道虽然不如硅片拥挤,且由于其毛利过高,仍吸引众多玩家,但是预计硅料在2023-2024年面临产能过剩,硅料降价趋势实属必然。第四、硅料领域壁垒高、资产重,公司前期经验积累不多,且投资周期长约18个月左右,从目前投资时点看,一年半后硅料达产,硅料价格大概率已失去吸引力。

整体而言,见智研究认为,上机数控目前成绩单仍然亮眼,且目前硅片价格仍在攀升,预计年内公司硅片盈利空间仍较高,但是无论是硅料还是硅片,高红利还能维持多久?需要对此打一个问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