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ESG投资会遭遇“逆风”?

ESG当前面临的一些“逆风”与矛盾折射出的,是新一轮ESG发展浪潮之中,“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数据、信息、评判标准尚未统一所带来的问题。本次诺亚控股协办的中国ESG投资发展论坛,重点就ESG评级与信息披露标准进行了前沿对话。

过去几年,作为企业、产业、社会甚至是全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紧迫需求的回应,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如一场疾风,迅速席卷了全球市场。

各国的监管部门、行业协会、领军企业等都在竭力推动其尽快落地。

6月10日,由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与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思迪睦灵(北京)品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诺亚控股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ESG投资发展论坛于线上召开。

本次论坛旨在搭建ESG投资理论与投资实践的国际高端对话平台,推动ESG投资交流、标准制定和投资实践指导,助力ESG生态系统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来自国际组织、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全球智库、国内外高校、媒体等机构的近万名嘉宾参会,并围绕ESG投资实践与理论领域发表真知灼见。

ESG投资:需分两部分理解

从ESG所涵盖的内容来看,ESG实际上并非是一个横空出世的新概念。相反,它一直存在于大众视野,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生成新的话语体系。

当前,ESG发展形成新的风潮,这其中,许多企业是从数十年前就开始关注社会责任的“等风者”,也有一些是希望借此机会提升投资回报、优化财务表现的“追风者”。

与此同时,关于ESG的争议从未远离,它的发展也伴随着一些“逆风”。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军者、资本市场的宠儿,特斯拉在MSCI评级中被认为“阻碍全球气候目标的实现”,甚至被标普剔出标普500 ESG指数组合的名单。对此,马斯克对ESG评级的公开指责愈演愈烈,此前称“ESG评级是魔鬼的化身”,最新又称ESG是彻头彻尾的骗局,被“伪君子们”当成枪使。

受此困扰的不止特斯拉一家,在ESG从概念到落地的过程中,“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信息采集与披露标准的不统一,使得许多以ESG为名的动作偏离了初心,最典型的就是一些ESG主题的投资和产品名不符实。

对此,在本次论坛的ESG投资实践部分,全球领先的ESG投资者锐联财智创办人及首席执行官、Smart Beta投资创始人许仲翔表示,投资人需分两部分理解ESG投资,一部分是价值观方面,即你希望支持的是什么?其次是怎样支持它并获得价值。

许仲翔表示,身为投资人,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你的投资是ESG价值观的驱动,还是只是一种投机”,这影响着ESG投资资本的进入是否能创造实际价值。

许仲翔提及特斯拉被踢出标普ESG指数,而另外一家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开采、精炼与销售的公司——埃克森美孚反而跻身标普ESG指数前十。他表示,当前还未有一套标准的ESG评级指标,同一家公司在不同ESG评价框架下的评级结果存在差异(这是投资者需要注意的)。

诺亚控股联合创始人、歌斐资产创始合伙人、董事长殷哲也在论坛上指出,中国早期在ESG投资方面存在“华而不实”的现象,每个参与者都要认真思考ESG投资的深层次逻辑,这样才能真正推动ESG投资落地,从根本上带动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长期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

ESG所带来的长期价值,无论是账面上的财务回报、提升在资本市场的竞争力,还是更深层次的其他“无形价值”,都是企业所看重的。当然,相比于深耕ESG多年的海外公司,中国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此,奕图资本Y2 Capital创始人和首席投资官富雷表示,相对而言A股上市公司尚处于ESG早期阶段,但从辩证的角度看,中国A股上市公司ESG评级结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难得的投资机会。

构建适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ESG评级体系

近几年,中国ESG理念和投资发展如火如荼,但整体而言,国内ESG实践仍处于发展初期,面临信息披露不充分、以及缺乏统一的ESG评价体系等问题。

对此,论坛与国际专家学者进行了ESG投资实践的前沿对话。

瑞士弗里堡管理学院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菲利普博士(Philipp Aerni)介绍了衡量和比较中小企业可持续性的工具——ESG2GO,该工具通过自动化和标准化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交易成本。

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研究院院长李文女士指出,目前中国ESG投资生态逐渐完善,现阶段需要借鉴国际良好做法,基于中国市场环境构建适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ESG评级体系。

事实上,站在企业发展的视角,如何制定和执行ESG战略也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比如,虽然ESG从诞生之初就被确定为一种国际通行的“全球语言”,但基于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不同,中国企业需要回应更多本土议题,而不能机械地套用海外模版。

清华大学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研究中心博士后王盈盈女士表示,中国社会治理体系相较国际上已建构的ESG评价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尤其是在S和G维度。中国企业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未来中国可持续金融市场、绿色金融市场、以政府为导向的投资市场中,会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政府和市场共同驱动的情况下,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中国企业来开展大量先行先试和创新,从而推动政府投资和政府资金的有效运用及高质量发展。

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院长助理、可持续发展部部长邵晓鸥女士详细介绍了《中国上市公司ESG研究报告2021》,她表示目前央企A股上市公司、H股上市公司在ESG信息披露方面起步较早,经过几年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绩,打造了示范效应。同时,ESG信息披露也在逐步规范和不断创新,部分企业已经成立了ESG组织架构,并且开展了相关ESG培训和对标研究,也在逐步探索建立企业的ESG指标体系和制度体系。

比如,最近蚂蚁披露了《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从报告内容来看,蚂蚁确定了“数字普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开放生态”四大主题,以及相关的19个实质性议题,并进一步明确了到2030年的发展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以往可持续发展报告聚焦于ESG的发展“成果”,蚂蚁在此次的报告中详细披露了议题识别、分析、调研和最终确定的过程,来保证议题既符合国际ESG框架和国内市场的需求,又能够与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活动特点相结合。

更重要的是,在执行方面,蚂蚁搭设了ESG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设立外部ESG可持续发展顾问委员会,确保战略的科学性和落地的可行性。同时,在公司层面设立CEO和CSO(首席可持续发展官)的岗位,领衔的ESG可持续发展领导小组,以及各议题执行小组,保障ESG目标融入业务,驱动业务。

而在更早之前,腾讯也发布了“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升级后的首份ESG报告,并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普惠科技、数字共融、负责任产品、创新社区投资以及商业道德等领域的表现。并直面了数据安全、青少年保护等问题。同时,设置了专门的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利用数字技术和平台优势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

此外,以理想、小鹏、蔚来汽车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也都在2021年披露了首份ESG报告,除了加紧招募相关人才、设立ESG部门、将ESG上升到企业战略高度之外,以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制造也是他们所共同追求的目标。

在自上而下发布战略的基础上,ESG更需要员工真正把这一战略内化,形成行为准则,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然后,再自下而上地形成传导机制、实现正向反馈。期间,建立完善、清晰、细致的考核和评价机制也是保证战略落地的关键举措之一。

在争议声中,也在市场各参与方的共同推动下,ESG的标准、规则在逐步明晰,行业“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

今年4月,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分论坛上表示,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计划于今年底出台一套ESG披露准则,目前已在国际上征求意见。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