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撸猫、吸狗和养鱼后,当代年轻人又盯上了绿植。
打开各大社交平台,不乏年轻人晒出自己的阳台植物园或绿植造景区,从平价的多肉到一盆难求的花烛。而突然走红的花花草草也一波接一波,从马醉木到柠檬树,从郁金香到艾莎玫瑰……即便是没有辟出大空间,也要在办公桌上摆上一盆盆栽,或在餐桌插上几支鲜花;即便你可能难以分辨出各种网红绿植的名字,但一定也曾在社交媒体刷到过它的“美照”。
总之,在家里养花草,已经不再仅是中老年人的爱好,而被年轻人们玩出了新花样——有人追求好看、平价、易养活;也有人偏爱小众、贵货和考手艺。
于是,紧跟着“火”起来的,是与绿植相关的一切。从交流经验、扦插移栽的同好圈子,到栽培教学、平价测评的绿植博主,再到各大销售平台,绿植文化已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商机。
以前在蚂蚁森林种树,如今在家打造“小森林”
“姐妹们,我的苹果芋焦边了,还有救吗?”
自从24岁的谭小未迷上了在阳台种绿植,她每天最多的对话都发生在一个名为“拯救小森林”的群里,而最常聊到的话题,也是谁家的芍药开花了,谁家的叶子焦边了。这个群里既有坐拥阳台森林的绿植大户,也有刚入门的新手小白,“一家有难众人帮,一家开花众人赏”是群里的宗旨。
除了这个群,谭小未还常常在社交媒体观望网友们的绿植,学习一些种植经验,偶尔也回复一些自己的经验。从最初只能养活一两盆绿萝和多肉,到阳台上的绿植架几乎要被摆满,时下在ins或小红书上当红的绿植大多被谭小未“收入囊中”。
“我比较偏爱平价易养活的绿植,像什么竹芋、龟背竹和吊兰一类的。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先去看看它们状态好不好,有没有顺利发新芽或者有没有开背。”谭小未告诉锌刻度,大学毕业后,她本来也想跟风养猫养狗,“但租房的话养宠物很受限制,而且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时间来照顾,所以只能作罢。后来我看到好多人开始养花养绿植,感觉可以试一试。”
在谭小未看来,养绿植的心境和养宠物有相似之处,“因为同样需要你付出和潜心照料,也需要你去学习一些知识,也会有同好圈子,大家分享养植物的经验和快乐。”有时候,谭小未也会觉得这些植物虽然无法和自己互动,却也提供一种“陪伴感”和治愈,“平时工作压力很大,常常需要赶ddl,但花花草草有自己的生长节奏,有时候一回家看见一小颗新芽就会感到很开心。”
事实上,“谭小未们”还有很多。《2021年毕业生就业居住调研报告》显示,年轻人乔迁新居,买绿箩多肉等植物装饰的比例甚至大于曾经的家居顶流“小家电”。
锌刻度发现,在小红书上,“绿植”话题下已有超183万篇笔记,而“我爱绿植”话题有1.7亿浏览,“我家的绿植”话题则有9488.4万浏览;在微博上,“绿植”话题下有6.3万讨论和8352.9万阅读量,而“家居绿植”话题下有5.1万讨论和3539.1万阅读量。
各种平台上对绿植的讨论度都很高
而打开豆瓣,也有诸多跟绿植相关的小组,其中“迷恋植物的人”小组内有超过31万成员,“种花种草”小组内则有近20万成员,而在“请来参观我的房间”小组里,也有不少帖子表示,“绿植真的是软装救星”、“绿植进场,不得不说有了绿植家里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之前对绿植没有太大的感觉,结果真香!”一名小组成员在豆瓣上发帖称,“我现在天天看着它们都跟看自己儿子似的,恨不得抱着睡觉。”
谭小未也加入了好几个豆瓣小组,但她最爱的是“我家有片小森林”小组,“这个小组里有两个板块,一个是参观小森林,一个是培育小森林。既可以欣赏别人家的花花草草,又可以学习大家的培育知识。”
这倒也并非仅仅是中国年轻人掀起的风潮。
据“英国那些事儿”,在Facebook,讨论组“室内植物爱好者”的成员从2020年的4.5万人,涨到如今的16.4万人。在Tiktok,“tiktok植物”标签(#plantsoftiktok)过去一年的数据翻了一倍,达到46亿次点击量。可以说,绿植文化正风靡全球年轻人中。
被捧红的绿植博主,被消费主义裹挟的“一叶千金”
除了这种社交平台上的同好圈子,谭小未也关注了一大批绿植博主,“就像之前涌现出了很多宠物博主一样,现在也有挺多绿植博主的,既有带货的,也有科普类的或者好物分享类的。我一般看科普类的和评测类的多一些。”
“千万别小看绿植种植的学问。”谭小未告诉锌刻度,“如何给绿植移栽换盆,每种植物适宜放在什么位置,水培和土培怎么选,是不是每种绿植都需要营养液,怎么预防飞虫蚊蝇,遇到倒伏或者焦边这些情况怎么急救……这一系列问题,从选品到栽培,都可能需要博主解疑答惑。”
锌刻度发现,绿植的确正在成为新的流量密码,且有不少博主盯上了这一新生赛道。在小红书上,关于平价绿植的分享不乏点赞量上万的。在小红书上“不定时分享家庭养花经验”的博主“林下月光”目前的粉丝达7.4万,获赞与收藏超40万;“已有280+篇养护分享”的博主“邹邹的居家园艺生活”目前粉丝近8万;此外还有“爱种草的福子”、“阳光Dang楠瓜先生”等一大批绿植博主。
“其实还有不少家居博主转型做绿植博主,当然也有一些品牌和商家借此机会开了账号引流。”沙沙在2021年末搬进了购置的新房,在彼时关注了不少家居博主,也正是因此入了绿植的“坑”,“因为很多家居博主会告诉你绿植是最好的软装,就跟着入手了不少。”
2022年,CN10/CNPP品牌数据研究部门专门发布了“十大绿植盆栽品牌排行榜”,包括消费者喜爱盆栽品牌、消费者关注盆栽品牌,随后甚至还发布了“2022年十大营养土品牌排行”。抖音上绿植品牌带货也如火如荼。
以综合带货榜前三的“青创”为例,青创的复购率高达45%,直播日均人流量稳定在25至30万人次,绿植产品日均成交量1万件左右,单日最高成交额达到187万元,品牌成立以来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
于是,当越来越多博主出现,居家园艺越来越火,众力助推之下,年轻人对此的投入也“水涨船高”。
“最开始以为买回家浇浇水就行了,后来才发现养一株植物要费尽心思,也要掏空钱包。尽管我买的都是平价绿植,价格大多在10-40元一盆,但一旦入坑就是一盆接一盆的买,博主们新入手了什么,我就也想搬回家。”而绿植本身花的钱只是一部分,谭小未说,“你还需要购置工具和肥料,包括植物灯、养育箱、和灭虫药之类的,目前家里一共20多盆绿植,总共花费大概一两千元。”
网友“佛系植物爱好者”的分享
而自称“佛系植物爱好者”的网友也在小红书分享了自己入坑一年购买的绿植和价格,“绝大多数是普货,唯一的贵货是一片白龟叶子,售价880元。”也有网友表示,“(买)植物和买包一样,都存在消费主义陷阱。从入坑到现在,我的价格衡量体系已经被天南星科击打得细碎,从知道一盆几百的惊讶,到知道一盆几千的惊讶,到现在看见十万一盆橙柄蔓绿绒的惊讶,这之中见识了不少积攒贵货的大佬和一盆难求的焦虑。”
正如网友们提到的,谭小未这种主要买平价植物的年轻人并不少,但是伴随着直播间绿植拍卖火起来,贵货绿植的价格一再被抬高,不少年轻人开始“炒植物”了。
据“深响”报道,此前在某淘宝店铺的直播间里,经过11轮的激烈竞拍,一盆“白眼泪龟背竹”以9万元的价格被拍下。而在各大电商直播间里,互动定价模式的刺激下,不少大佬们竞拍“上头”,原本两千元的热植,往往最后都被拍卖到五六千元。
国外的植物拍卖同样激烈,据“英国那些事儿”,Facebook上有许多拍卖群,每周定时举行拍卖活动。
“其实多少是有些消费陷阱在的,从我入坑开始,很多贵货的价格都是一路飙升。”长期关注着各大直播间和博主的沙沙举例,“橙柄锦、焦糖、狂野丛林、美人锦、白龟这些都是‘植物人’们的终极目标,时间一长,一看见谁家里有锦化了的龟背或者其他带锦字的绿植,那第一反应是,这一定是大户人家。”但最离谱的还是橙柄锦蔓绿绒,据沙沙介绍,这一植物被称为绿植中的“爱马仕”,叶片由不规则的黄色和绿色组合而成,价格也非常“爱马仕”,“一片叶子就值大几千甚至上万,更不用提一株的价格了。”
锌刻度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发现,有网友表示,“三年前听说橙柄锦,价格还在6000元一株,现在橙子的价格一度单叶破万,去年的价格甚至飙升到了一叶两万,今年稍微下降了一些,回落到了一万左右。”
居家园艺,会是一门常青的生意吗?
透过以上种种缩影,不难窥见居家园艺正成为一门好生意。
数据则更为直观——据公开数据,2022年1-4月,园艺用品的销量同比增长165%,园艺类书籍销量同比增长65%,园艺工具、肥料分别同比增长360%,310%。业内人士和各方信息都显示,未来几年中国园艺消费市场仍将处于一个快速上升通道。
当然,这离不开一个大的背景:无论是欧美还是中国,这股绿植热潮都与疫情有一定的关系,普渡大学的消费学教授Eugene Chan曾公开表示,很多植物爱好者都有囤积问题,购买植物是他们应对压力的方式,“这其实是一种购物疗法。疫情让人们渴望心理安慰,所以更有可能买新东西。”
尽管这股潮流在短时间内似乎热度不减,但也有不少“植物人”开始退坑。
在豆瓣小组上,就有网友表示,“室内绿植有点想出坑了,买太多了,照顾不过来,虫子满屋,土弄一地,半死不活的杆杆还要急救。浇水换盆,水浇不好死给你看。徒增焦虑,不再享受。花了很多钱,越买越多,不想再花钱了,玩够了,心累了。尤其玩热植,更难伺候……种菜还能吃,给我省钱,露天好养,冬天挂掉不用管,室内绿植就要一直伺候。”
社交平台上也有网友同样感到焦虑,“随着植物们越长越大,占地面积也越来越多,又放不下了,又挡住光了,各种问题随之而来,我也越来越焦虑……”除此之外,也有不少网友发布“退坑”笔记,而在二手平台,不少出绿植的商品详情也提到“退坑了,转手”。
想退坑的“植物人”
在沙沙看来,“绿植退坑其实相较于宠物这些要容易一些,虽然自己养大的花花草草肯定也会有感情,但是不管是转手卖出还是赠予,都会更方便一些。所以其实这个圈子内流动性也挺大的。”
而谭小未在短时间内还没考虑过“退坑”,但也变得更理性了,“相较于最沉迷绿植的那段时间,现在购买频率明显降低了,因为一旦过于沉迷,肯定会因为陷入消费主义而感到焦虑,很多时候看直播冲动入手的绿植其实并没有很喜欢。时间一长,就有些背离初心,现在慢慢冷静了,不盲目跟风网红绿植,也不崇拜贵货,单纯享受一花一草带给我的治愈就好。”
所以,当越来越多跟风入坑的年轻人选择“退坑”,或者像谭小未一样慢慢冷静,居家园艺的热度或许也会慢慢走低。
不过,即便这门生意不是常青,身处钢筋水泥中的年轻人们对“小森林”的向往,却可能会一直持续。
本文作者:黎文婕,来源:锌刻度,原文标题:《从宠物到植物,年轻人总得养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