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31日,2022中国财富论坛在青岛举行,论坛聚焦“新发展格局下的财富管理创新路径”,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出席并发表演讲。
王信表示,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全国积累了宝贵经验。“前期,我们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第三方专家组对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情况进行独立评估。专家组对试验区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
他表示,下一阶段将持续积极支持青岛市继续深化财富管理改革创新。
具体方面,王信重点谈及了在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和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一些工作和思考。
他表示:“目前,我们已初步明确了转型金融的基本原则。例如,转型金融支持领域在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应有直接或间接的显著贡献,且对其他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无重大损害。转型金融标准应与国家、地方、行业政策相协调,与国际通行标准兼容;与标准相应的环境信息披露应简便易行,不给市场主体造成过重负担等。在具体标准制定方面,我们正在组织力量开展建筑建材、钢铁、煤电、农业等领域转型金融标准的研究,条件成熟后将公开发布。”
除明确标准外,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全面、准确、及时的环境信息披露。
王信认为,近年来,全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快速推进,在我国,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能力也取得了长足进步,金融机构由大到小、由易到难、分层次、分步骤探索开展环境信息披露。
下一步,人民银行研究局将进一步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和碳排放核算标准,研究出台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时间表和路线图,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能力建设,夯实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规范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青岛中国财富论坛,热烈祝贺论坛的召开!
近年来,在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青岛市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有效履行主体责任,统筹推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在构建多元化财富管理组织体系、发展多功能财富管理市场、推动跨境财富管理、促进财富管理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完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全国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是坚持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财富管理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财富管理资金通过债权、股权等方式,服务青岛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等项目,大大提升了财富管理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适配性。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拓宽广大居民投资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创新建立新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主要惠及6万多名失职失智人员。三是以资金内外循环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创新开发跨境财富管理产品模式,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市场,提升他们对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热情和信心。四是严守风险防范底线。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民间资金流入正规金融体系,有效防范非法集资等区域性金融风险,确保青岛金融业行稳致远。
前期,我们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第三方专家组对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情况进行独立评估。专家组对试验区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评估是青岛财富管理改革的总结再出发。下一阶段,我们将持续积极支持青岛市继续深化财富管理改革创新,在此提出几点初步看法:
一是进一步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融入财富管理发展内核。青岛市可充分利用私募股权创投基金行业发展迅速的优势,探索财富管理支持早初期、小微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有效模式。经国务院同意,济南市正加紧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可强化济南、青岛双城联动,在数字财富管理等领域,协同推进财富管理与科创金融融合发展。
二是将普惠型财富管理作为重点,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坚持金融改革的人民性,鼓励金融机构研发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多层次、多样化财富管理产品,重点发展养老型财富管理产品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彰显财富管理行业的“普惠”特色。
三是推进财富管理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完善跨境财富管理机制安排,优化跨境财富管理产品和服务,用好用足QDLP、QFLP等试点政策,多渠道吸引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财富管理产品。
四是充分发挥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先行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更好支持绿色低碳转型。2016年以来,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推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为充分动员绿色发展资金创造了良好金融环境。近期,又在转型金融方面加大了研究和工作力度。转型金融聚焦支持高排放、高污染项目和活动的绿色低碳转型,与绿色金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青岛试验区可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制定及率先落地使用,创新开发符合绿色低碳要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既可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又可为众多负责任投资者参与绿色低碳发展、实现财富保值增值创造更多新机会。
关于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可讨论的问题很多。今天,我重点向大家报告在标准体系建设和环境信息披露方面,我们的一些工作和思考。
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加快研制转型金融标准,是做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基础。2017年,人民银行将绿色金融标准化工作列为“十三五”时期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按照“国内统一、国际接轨、清晰可执行”原则,稳步推进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现已推出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标准,为规范发展绿色金融提供了参考和依据。2021年,人民银行联合发展改革委和证监会,共同印发《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实现了绿色债券认定标准的国内统一,剔除化石能源相关项目,实现了与国际主流标准的接轨。中国与欧盟联合发布《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梳理72项符合双方标准的绿色项目,为中欧绿色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便利绿色跨境投融资奠定了基础。《共同目录》的发布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部分国内金融机构已基于《共同目录》在境内外市场发行了绿色债券。
2021年以来,为明确金融支持高碳行业和项目低碳转型的金融支持范围,避免金融机构“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人民银行加大了转型金融标准研究制定力度。目前,我们已初步明确了转型金融的基本原则。例如,转型金融支持领域在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应有直接或间接的显著贡献,且对其他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无重大损害。转型金融标准应与国家、地方、行业政策相协调,与国际通行标准兼容;与标准相应的环境信息披露应简便易行,不给市场主体造成过重负担等。在具体标准制定方面,我们正在组织力量开展建筑建材、钢铁、煤电、农业等领域转型金融标准的研究,条件成熟后将公开发布。相关标准的确立,有助于金融机构结合市场需求,积极创新转型金融产品工具,可为财富管理行业提供更多投资选择,综合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除明确标准外,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全面、准确、及时的环境信息披露。近年来,全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快速推进,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将气候环境因素纳入发展战略并作出净零排放承诺,而科学开展碳核算、积极披露环境信息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二是绿色金融和ESG投资快速发展,投资者对充分披露环境信息的需求大幅增加。三是国际组织和监管部门出台更多措施,要求金融机构提升环境信息透明度。如,2021年《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重点探讨了推动环境信息披露事项,欧盟出台了《可持续金融信息披露条例》。
在我国,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金融机构由大到小、由易到难、分层次、分步骤探索开展环境信息披露。一是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不断完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2021年,人民银行制定发布金融行业标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许多地区据此不断提高披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是推动各地编制环境信息披露报告。2021年,人民银行指导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200多家金融机构完成环境信息披露报告试编制,并探索形式多样的披露方式。一些非试验区所在省份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三是指导金融机构强化环境信息披露结果应用。人民银行将环境执法信息纳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2021年,全国共有3.36万户企业的环保处罚信息,被789家金融机构查询132.79万次,在协助金融机构预警相关贷款风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和碳排放核算标准,研究出台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时间表和路线图,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能力建设,夯实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规范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
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最后,预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