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人事巨变,“二把手”突然出走

曾毓群走到台前。

作者 | 周智宇

这是宁德时代11年来未曾遇到过的局面。

曾毓群和他的创业伙伴组成的铁三角,突然塌落。核心成员之一、二把手黄世霖的出走,留下了一堆谜团。

8月1日晚间,宁德时代发布多则人事变动公告,涉及包括曾毓群、黄世霖和周佳等在内多位核心管理层。

根据公告,宁德时代副董事长、副总经理黄世霖辞去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等职务;原总经理周佳转任副董事长;创始人、董事长曾毓群转而亲任总经理。

作为联合创始人,黄世霖的出走显得有些仓促,似乎也迫使曾毓群走向台前,统管公司战略及运营。

尽管宁德时代回应称,黄世霖将在“光储充检”新兴领域探索业务机会,未来可能与公司形成战略协同。但现年55岁的他仅比曾毓群年长一岁,仍在当打之年,他的出走,让投资者心中充满疑虑:是为了后续减持套现,还是真的另有打算?出走后宁德时代会发生什么变化?

第二大股东、身家1400亿的黄世霖的出走,以及宁王的未来,不会是个简单的故事。

二号人物离开

背靠宁德时代,黄世霖是一个技术大拿,也是一位千亿富豪。

在黄世霖离职前,宁德时代的核心管理层中,董事会包含董事长曾毓群,两位副董事长黄世霖、李平。总经理周佳更像是具体的业务执行者。

对宁德时代来说,黄世霖是仅次于曾毓群的灵魂人物、二把手。作为曾毓群的同乡、高中同学,黄世霖很早就开始从事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

1999年,曾毓群与陈棠华、梁少康创立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时,黄世霖也是创始团队成员之一,任研发总监一职。

在2008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政策支持,ATL管理层也嗅到相关机会,成立动力电池部门。不过碍于当时法规限制,ATL作为外商独资企业,无法在中国生产动力电池,曾毓群则主张将研发部门独立出去,但管理层内部对此产生了分歧。

三年后,曾毓群与黄世霖牵头成立了宁德时代(CATL),曾毓群任董事长、黄世霖任总裁。有了中资背景后的宁德时代踩中了时代的风口,在短短十余年间,市值踏入万亿,催生了多位千亿富豪。

黄世霖便是其中之一。在胡润2022年富豪榜中,黄世霖以1500亿元的身家,位列榜单第63位,与吉利的李书福家族、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并列。

根据8月1日晚间公告,目前黄世霖及其一致行动人,共持有宁德时代10.69%的股份,仅次于曾毓群和李平(双方为一致行动人,持有宁德时代27.92%股份)。

以目前宁德时代1.3万亿市值看,黄世霖身家仍有接近1400亿元。这样一位千亿技术大拿的突然离职,带给了市场不小的震撼。

对他的离开,市场有许多猜测。有一种说法认为,作为联合创始人、第二大股东和经营二把手,黄世霖是因为理念不合出走。

还有人认为黄世霖是减持套现。他曾陆续将199万股宁德时代股票(占宁德时代已发行股票0.08%)转给6只私募基金,引发市场对黄世霖减持套现的猜测。

随后,宁德时代公告表明,黄世霖的此番动作不过是“左手倒右手”,未曾减持。按照相关规定,黄世霖在辞去宁德时代的一切职务后,半年后便可开始减持所持股票。宁德时代也在公告中表示,如果有减持,会按照相关规定披露。

而宁德时代的说法则是黄世霖要去创业,方向是他一直看好的“光储充检”方向。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储能系统,并且无需改造配电网。宁德时代官网上,也表示“光储充检”已成为储能系统在用户侧的核心应用。

有接近宁德时代的人士透露,黄世霖是在宁德时代体外创业,目的仍是和公司战略协同。

在黄世霖投资、任职的多家企业中,有一家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的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时代星云”),核心业务便是光储充检,黄世霖担任时代星云的董事长一职。

但未来黄世霖的创业公司是否是这一家,以及是否与宁德时代还有股权关系,目前不得而知。还需观察黄世霖的下一步动作。

无论如何,宁王二把手的突然离职,像给这家巨头近期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颗炸弹,毕竟,在公司如日中天之时,选择离开的核心创始人极少。

8月2日,宁德时代股价下跌2.07%,收于523.87元/股。

电池巨头进化

十二年前,一同创办ATL的陈棠华病逝后,曾毓群曾写下一封名为“失去方向”的悼书。

十二年后,曾毓群和他的万亿“宁王”则已被资本裹挟,不容失去方向,他掌舵总经理,更多地走到台前,试图带领这艘巨轮驶向更远方。

黄世霖离开的节点很是微妙和敏感。

在经历了上半年的巨大调整后,5月份开始宁德时代股价重新上涨,并于6月21日重新站上500元大关,450亿定增的落地、麒麟电池的发布和专利战的阶段性胜利,都给这家电池巨头带来欣欣向荣的气息。

万德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有1800多只公募基金重仓宁德时代。其中有500多只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400多只基金的第二大重仓股都是宁德时代。

从2020年初的106.75元/股,至如今的523.87元/股,“宁王”两年里上涨了近四倍,稳坐万亿宝座。是贵州茅台、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之后,整个A股市场的第四大市值个股。

然而荣光背后,则是包括比亚迪、中创新航、欣旺达等电池厂商不断崛起,成为宁德时代老客户的二供、三供,与它争抢市场份额;借助专利战,宁王不断与蜂巢能源、塔菲尔和中创新航等公司走上法庭,试图通过法律手段,遏制竞争者的势头。

而特斯拉、大众、蔚来等车企,也开始自研自产电池,试图摆脱对缺电的烦恼。

聚焦电池业务的宁德时代,不想自己的未来只有电池,它必须要找到更多的增长点,来夯实自己的护城河。

除了黄世霖出走后专注的储能,目前宁德时代的发力重点是在海外市场。

对一家有追求的新能源企业而言,国际化是必选项。但长期以来,宁德时代的海外业务推进并不算顺利。

一个最直接的对比是,宁德时代在海外最大的竞争者LG新能源,位于波兰的欧洲电池厂在2016年便动工,并于2017年开始服务欧洲客户。而宁德时代目前唯一一座海外电池生产基地,2018年已和德国图林根州签署投资协议,但首批产品下线,却还在今年年底。

宁德时代在北美也多次传出要建厂、专供特斯拉等的传闻,但目前并没有落实。

在这样的背景下,宁德时代新的战略、业务和权力架构也清晰浮现:曾毓群统管战略和经营,有国际咨询机构、投资经历的周佳,全力推进海外业务,黄世霖则体外创业,寻找未来的新增长点。

这是宁德时代这家中国动力电池龙头,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和新能源产业格局巨变中,做出的抉择。

成就万亿宁王的,是中国电动车产业的爆发。但正如沃尔沃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钦培吉所言,电气化最激进的一批人已经过去,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

“宁王”也要与时俱进,做出改变了。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