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的“疯狂”,或再度成为科技股下跌浪潮中最受伤的机构之一

除了科技股集体估值暴跌以外,软银集团创始人兼CEO孙正义“一出手必重仓”的投资风格也难辞其咎。

今年5月,日本科技投资公司软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其四十年历史上的最大财年亏损,受累于全球科技股下跌,截至3月份的2021财年,软银集团净亏损1.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99亿元),愿景基金亏损2.64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97亿元),双双创下亏损纪录。

软银或将在截至6月的本财年第一季度再次录得负收益。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世界科技指数和Refinitiv风险投资指数在今年4至6月份分别下跌22%和37%,这意味着该公司来自上市公司和私营初创公司的科技投资收益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除了科技股集体估值暴跌以外,软银集团创始人兼CEO孙正义“一出手必重仓”的投资风格也难辞其咎。一度被很多人认为是投资之神的孙正义,近年来的投资战绩可谓大起大落,一言难尽。

2000年孙正义用6分钟投资了阿里,2017年他花了28分钟投资了Wework;2019年,软银亏了900多亿;2020年,软银又赚了470亿美元(约3000亿元),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苹果和沙特阿美;2021年,软银集团和旗下的愿景基金更是惨不忍睹,创下了全球风投史上最大亏损额。

2019年孙正义在软银的财报发布会上,对外承认了自己在认知方面的失败;2022年5月12日在软银的财报发布会上,孙正义的态度更加消极,一场发布会他多次提到了同一个词——“defensive(防御)”。

虽然孙正义此前多次公开承诺将会改变其激进的投资赌注,但是其在去年市场顶峰时依旧选择重仓押注初创科技公司。根据软银的文件,软银旗下的基金去年向183家公司投入了约380亿美元,可以说这是风投资界有史以来在一年中投入最多的一次。

今年以来,随着通胀高企,美联储加息风暴愈演愈烈,美股大幅下跌,科技股更是首当其冲,投资者对美股科技股估值的担忧也越来越深。估值高又未盈利的初创企业的股价普遍承压,部分企业的估值已经明显下滑。尤其对于那些尚未盈利的科技初创公司而言,它们此前的估值主要是基于投资者对于其强劲增长的预期,这就使得其尤其容易受到更高借贷成本的影响。

孙正义的押注再一次在科技公司的溃败中承担着更深的损失,软银持有的近300家私营公司中的许多公司尚未被减记价值以反映市场的下跌。软银预计将在本月初报告其旗下基金数十亿美元的额外损失,据悉,自2017年以来,这些基金对初创企业的投资超过了1350亿美元。

一些分析师表示,软银旗下的愿景基金的损失或许与高增长科技股的损失一样严重,科技股自价值达到顶峰以来已腰折超60%,而孙正义的愿景基金二期大量运用杠杆或将承担更大的损失。Lightstream Research的创始人Mio Kato表示,公司的损失来自于“不顾事实,押注梦想”的投资策略:

我对愿景基金二期的担心远超对愿景基金一期的担忧,尽管我对愿景基金一期的很多投资都很没有信心了。

目前,软银正在大幅削减对初创企业的投资,正如孙正义在5月公司发布财报之际表示的:

我们希望积累大量的现金,当我们投资新的资金时,我们会更加谨慎。

就性格而言,我确实喜欢进攻,但现在时软银采取防御措施的时候了。

软银有足够的现金来履行债务,公司的基础很稳固,我知道该如何渡过难关。

除了科技股的抛售导致软银投资价值缩水,高管们的离职可谓“雪上加霜”。首席运营官马Marcelo Claure于1月份宣布离职。其他离职者包括该公司的战略主管Katsunori Sago;高级投资主管Akshay Naheta;以及硅谷资深人士Deep Nishar。孙正义的长期盟友Ronald Fisher离开董事会,并担任了一个较低的角色。自去年3月以来,已有7位管理合伙人离开软银。

7月初,孙正义给内部员工的备忘录称,其重要副手Rajeev Misra将从软银愿景基金二期的行政高管职位上卸任,保留副主席一职,因为Misra准备自己推出一个外部新基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