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主动量化观察:小赛道有大未来
2019年以来,公募、私募基金行业均实现快速扩张,数量、规模迭创新高。但大时代下也不乏失意者,其中公募主动量化赛道略显冷落,发展不及其他类型产品。公募主动量化市场现状如何?哪些因素制约其发展?哪些细分赛道存在机会?本文将尝试解答。
公募主动量化产品规模:2022Q2合计605亿元,公募市场占比不及1%
基于公募开放式基金2022年二季报,统计各类型基金规模(剔除货币基金),如下图所示。全市场总规模约为16.4万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含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总规模约为3.9万亿元,指数型基金(含被动指数型和指数增强型)总规模约为1.7万亿元,混合型、债券型、FOF、QDII基金总规模分别为2.3、7.8、0.2、0.3万亿元。
基于基金投资理念、管理人背景等信息,筛选出量化基金,进一步分为主动性、指数增强型、被动型、对冲型四类产品。量化基金总规模约为1.8万亿元,占公募市场11.0%。其中被动型量化基金总规模约为1.6万亿元,占公募量化市场86.8%。主动型量化基金总规模仅为604.7亿元,占公募量化市场3.4%,占公募市场0.4%。
公募主动量化风险收益特征:收益、收益风险比相比股基、混基无优势
以2019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为观察区间,统计各类型公募基金产品风险收益特征,如下表。
从风险特征看,主动型量化基金区间年化波动率中位数为20.5%,全市场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区间年化波动率中位数分别为24.2%和14.8%。主动量化基金风险水平低于股票型基金,高于混合型基金。
从收益特征看,主动型量化基金区间年化收益率中位数为18.4%,全市场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区间年化收益率中位数分别为26.4%和18.2%。主动量化基金收益水平低于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基本持平。
从夏普比率看,主动型量化基金区间夏普比率中位数为0.9,低于全市场股票型基金(1.1)和混合型基金(1.2),收益风险比相对较低。
客观地说,过去3年,无论是收益水平还是收益风险比,主动型量化基金整体相比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没有显著优势。尽管有一批优秀的量化管理人取得了不逊于非量化产品的出色业绩,但投资人对公募量化的整体印象不易改变。
对公募主动量化基金与近三年其他热门产品做对比分析,如下表。
公募主动量化产品观察:截至2022年7月共168只基金,内部差异大
下面具体分析现有公募主动量化产品。分析对象为2019年8月1日已成立,2022年7月29日未到期的初始基金,筛选得到168只基金。其中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偏债混合型基金数量分别为43、52、64、10只。2022Q2规模最大44.8亿元,最小0.01亿元,均值3.6亿元,中位数1.4亿元。
以2019年8月1日至2022年7月29日为观察区间,统计主动量化基金收益风险特征。
观察知,主动量化基金业绩表现内部差异较大,年化收益率最低-5.5%,最高46.9%,年化波动率最低3.4%,最高34.2%。全部主动量化基金合并分析可能欠妥,下面对股票型(含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和偏债混合型三类基金分别进行分析。
股票型主动量化基金:超过半数产品定位为类沪深300或中证500指增
量化选股的主流体系是多因子框架,以获取相对基准的超额收益为目标,构建组合时会控制相对基准的风险暴露,代表性产品形式是指数增强型基金,通常约束相对基准指数年化跟踪误差在8%范围内。
对于主动量化基金,尽管基金合同中没有明确的跟踪误差要求,但由于方法论未脱离多因子框架,较多产品仍然有隐性的跟踪误差约束。部分基金公司也会将主动量化基金定位为“类沪深300指增”、“类中证500指增”。
统计95只股票型主动量化基金相对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年化跟踪误差,如下图所示。观察知,图表左下方存在两簇点,分别代表相对沪深300低偏离(左侧红色)和相对中证500低偏离(下侧黄色)。
根据相对沪深300和中证500跟踪误差,将股票型主动量化基金分为如下四类:
1.类沪深300指增:相对沪深300年化跟踪误差低于9%;共32只产品。
2.类中证500指增:相对中证500年化跟踪误差低于9%;共17只产品。
3.中偏离:相对沪深300和中证500年化跟踪误差至少一项低于15%;共35只产品。
4.高偏离:相对沪深300和中证500年化跟踪误差两项均高于15%;共11只产品。
可以看出,超过半数产品定位为类沪深300或中证500指增,业绩指标中位数如下表。
类指数增强基金剖析:高跟踪误差换取高夏普比和低回撤,投资体验更好
“类”指数增强基金和“正牌”指数增强基金有何差异?对比32只存续满3年的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以及前述32只类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类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夏普比率更高,最大回撤更低,如下图。
类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信息比率更低,年化跟踪误差更大,如下图。
详细业绩指标对比如下表。类指数增强基金以更高跟踪误差为代价,换取更高夏普比和更低回撤。从量化产品设计角度看,指数增强基金设置明确的比较基准,通过信息比率指标能客观反映管理人超额收益水平。但对于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往往从绝对收益角度出发选择产品,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最大回撤等指标反而更重要,类指数增强基金投资体验可能更好。
类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夏普比率和回撤控制同样优于中证500指增
统计17只类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业绩指标,分别以夏普比率、最大回撤、Calmar比率为排序依据。对比24只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与17只类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结论与前述沪深300产品一致:类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跟踪误差更高,信息比率更低,
但是夏普比率更高,回撤更小,对绝对收益导向的投资人来说,投资体验可能更好。
中高偏离股票型主动量化基金:靠前产品以行业主题型为主且规模相对大
分别统计35/11只中/高偏离股票型主动量化基金业绩指标,分别以夏普比率、最大回撤、Calmar比率为排序依据,筛选前3名基金。高偏离基金排名前列产品以行业主题型为主,如近3年高景气的环保、新能源、食饮等行业,且规模在主动量化基金中相对较大,显示出投资者对行业主题特征鲜明产品的需求。
灵活配置型主动量化基金:多数高仓位运作,低仓位产品回撤控制好
灵活配置型基金的股票投资比例限制一般在0-95%,股票仓位弹性大。统计64只灵活配置型主动量化基金2019Q3至2022Q2股票仓位均值及标准差,如下图。
根据股票仓位均值及标准差,将灵活配置型主动量化基金分为如下四类:
1.低仓位+择时:股票仓位均值低于60%,标准差大于10%;共9只产品。
2.中高仓位+择时:股票仓位均值超过60%,标准差大于10%;共14只产品。
3.中等仓位+不择时:股票仓位均值介于60%-80%,标准差小于10%;共1只产品。
4.高仓位+不择时:股票仓位均值超过80%,标准差小于10%;共40只产品。
四类灵活配置型主动量化基金业绩指标如上表。大部分产品采取高仓位运作。低仓位+择时类别夏普比率高,回撤控制较好。中高仓位+择时类别夏普比率低,回撤较大。由此可见,对于灵活配置型主动量化基金,择时并不一定能直接提升业绩,取决于管理人择时能力。
总结和展望
公募主动量化市场现状如何?
截至2022Q2,主动型量化基金总规模为604.7亿元,占公募量化市场3.4%,占公募市场0.4%。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主动型量化基金区间年化收益率中位数18.4%,低于全市场股票型基金(26.4%),与混合型基金(18.2%)基本持平。过去3年,无论是收益水平还是收益风险比,主动型量化基金整体相比股基、混基没有显著优势。
哪些因素制约公募主动量化发展?
1.对比公募指数基金:机构配置需求叠加市场有效性提升预期,催生公募指数基金大发展;主动量化本质仍是博弈市场存量Alpha,容量有限,机构配置需求低。
2.对比公募主动管理型基金:主动管理型基金持股集中,风险暴露高,业绩弹性大;量化基金持股分散,控制相对基准风险暴露,结构性行情中反而成为劣势。
3.对比私募量化基金:私募量化基金投资限制少,投资品种/手段灵活,交易费率低,激励机制相对好;公募量化基金存在投资品种、交易频率/方向/费率等因素限制。
公募主动量化哪些细分赛道存在机会?
1.类指数增强基金:相比“正牌”指数增强基金,类指数增强基金以更高跟踪误差为代价,换取更高夏普比和更低回撤。从量化产品设计角度看,指数增强基金设置明确的比较基准,通过信息比率指标能客观反映管理人超额收益水平。但对于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往往从绝对收益角度出发选择产品,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最大回撤等指标反而更重要,类指数增强基金投资体验可能更好。
2.行业主题型基金:近3年股票型主动量化基金收益排名前列产品以行业主题型为主,如高景气的环保、新能源、食饮等行业,且规模在主动量化基金中相对较大,显示出投资者对行业主题特征鲜明产品的需求。
3.固收+基金:近3年多数偏债混合型主动量化产品收益位于固收+基金前列。固收+产品追求绝对收益,相比相对排名导向的产品更注重风险管理。量化投资的强项之一正是对风险的控制,有效的量化择时模型能弱化权益部分下行风险,构建差异化的固收+产品。相比博弈Alpha,Beta管理类量化产品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作者:林晓明、何康,来源:华泰证券,原文标题:《华泰 | 公募主动量化观察:小赛道有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