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系房企没有幸存者?

斑马消费
今年上半年,多家闽系房企从行业百强名单中消失。闽系房企习惯利用资金借新还旧,敢赌敢干,时至今日,这个游戏越来越难玩。

两年前,闽系房企站上业绩巅峰,一时风光无两。激进扩张中彰显出的狼性基因,让这个群体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里一支风格鲜明的流派。

2020年,闽系房企占据行业百强13席,年销售规模超1.6万亿,其中,世茂集团以3003亿元销售规模跃进行业前十。

彼时,不少人以为这场盛宴还会持续,闽系房企的野心会再度膨胀。现在看来,当时预测并不准确,融资环境稍有风吹草动,闽系房企草木皆兵。它们一家接着一家爆雷,没人知道,下一个是谁。

雷声滚滚

在8月9日举行的2022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上,旭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林中公开表示,房企自救“不要选择轻易地打破自己的信用”,向外界阐释了自己做事的原则。

次日,林中、林峰及林伟作为旭辉控股集团的控股股东,斥资6.74亿港元买下公司香港一处物业60%股权,变相为上市公司输血。

公司去年归母净利润录得2014年以来的首降,降幅5.22%。今年前6个月,公司销售额、销售面积分别为631.4亿元、414.46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53.62%和48.02%。

随着销售回笼资金能力降低,评级机构标普、穆迪已陆续下调公司信用评级。旭辉算是闽系房企中,为数不多尚未爆雷的一家。它的老乡们,就没那么幸运了。

7月26日,宝龙地产官宣一笔于7月25日到期的本息合计2129.4万美元票据尚未偿还,且另一笔于今年11月8日到期的3725.9万美元票据亦未必能够偿还。

这意味着爆雷闽系房企阵营再添一员。

在宝龙地产出事前后,已经有弘阳地产、融信中国、正荣地产等官宣违约。初步统计,这两年半以来,陆续已有不少于11家闽系房企陷入债务泥潭。

2019年,福晟集团陷入流动性危机,拉开闽系房企爆雷的序幕。当年8月,福晟集团与钜派投资共同发起的“钜福光晟并购专项基金”逾期未付,金融机构要求福晟方面提前还款,潘伟明领导下的福晟债务压力突然增大。

2020年初,福晟集团和世茂集团“合作”,尽管福晟拥有千亿货值,但其债务并未得到清理,因而频陷诉讼。今年5月,潘伟明家族控制的唯一上市平台福晟国际,已易主顺安集团。

曾经的地王收割机融信中国也尝到血泪滋味。7月10日,公司披露两笔美元债利息合计2786.55万美元到期未能支付,官宣爆雷。

在2021年报里,公司曾明确,已偿还2022年上半年到期全部优先票据,不料又出了岔子。今年前6个月,公司合约销售额387亿元,同比下降53%。

泰禾集团的苦日子早在2020年上半年就来了。它是闽系房企较早“出事”的一批,由于债务无法及时偿还,引发连锁反应,如今在泥潭中无法自拔。

7月初,闽系房企老大哥世茂集团也因一笔10亿美元公募债券未能偿还本息构成违约,加入到爆雷的闽系房企阵营中。

跌落神坛

1987年,黄朝阳创立中骏集团控股,1989年许荣茂创办世茂集团,1990年许健康创立宝龙地产,1994年林龙安在厦门设立禹洲集团,1999年林腾蛟回到厦门创办阳光城,还有从福建莆田走出来的欧氏兄弟领衔的正荣地产、融信中国。

起初,闽系房企的发展偏安一隅,在上一轮房地产周期里,他们嗅到了商机,胆大敢赌,加足杠杆,迅速成为行业佼佼者。

没“出事”前,闽系房企到底有多强?从年销售百亿冲上千亿规模,正荣地产花了5年,融信中国只花了3年。

融信中国迅速蹿升,得益于其独狼式拿地。仅仅2016年,在老板欧宗洪主导下,公司在全国拿下21幅地块,土地储备建筑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为了拿下土地,公司惯常以高溢价震慑对手。

业内最知名的一场鏖战发生在2016年8月。融信与金茂、中铁、龙湖等几十家房企争夺上海静安区N070202地块,地价由46亿元飙至110.1亿元,竞价超过400轮,楼面均价超10万元,融信当仁不让,成为史上最贵地王,外界首次见识到欧宗洪的凶狠。

在这之后,融信中国在土地市场锐不可当,2017年拿下78个项目,建筑面积合计1481.53万平方米。 

在这一点上,福晟集团毫不逊色。2015年,潘伟明组织300人拿地队伍奔赴全国,其后几年拿下107个项目,建筑面积合计2000万平方米。2018年底,公司土地总货值8100亿元,并喊出十年销售1.68万亿的目标,让同行们瞠目结舌。

据统计,2017年,福晟集团耗资810亿元,新增建筑面积1787万平方米;2018年耗资212亿元获得新增建筑面积411万平方米。

泰禾集团在2017年发起46起并购,耗资495.5亿元,超过上一年度全年销售额。其中,耗资108.62亿元从华侨城手中接盘北京丰台区的地王地块,为业内少见。

2016年和2017年,是闽系房企的“地王年”,大城市必进、土拍必来、来后必抢,哪怕与实力雄厚的央企同台竞技也毫不胆怯。

不过,若论发展速度之快,可能非阳光城莫属。2011年至2014年,公司收入规模从23亿元增至230.7亿元,3年实现10倍增速。2018年,跨进千亿俱乐部,当年销售额1628亿元。

短短几年间,知名闽系房企快速完成全国化布局。至2020年,13家闽系房企跻身百强,当年销售总规模超过1.6万亿元。

这些房企寻求迅速扩张的同时,也遭到反噬。一个例子是,阳光城从千亿规模跨进两千亿规模,盈利水平未能改善。2019年,阳光城净利率7.08%,远低于百强房企13.7%的加权平均净利率。

中骏集团控股、融信中国、禹洲集团、泰禾集团及旭辉控股集团等均出现盈利水平下行。

今年上半年,泰禾集团、福晟集团、融侨集团、中庚集团等多家闽系房企,已从行业百强名单中消失。

祸起高杠杆

福晟集团两年耗资超千亿拿地、泰禾集团全国扩张院子产品系列,花钱速度没能赶上卖房速度,给闽系房企和正在冲刺千亿的房企们敲响警钟。

房地产行业从来没有高增长、高利润及低负债的三角平衡状态。它们通过高周转+高负债做大规模,随着楼市政策一步步落地,借债扩张、借新还旧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已到了踩刹车的时候。压缩规模、多元拿地以及寻求稳健发展成为主流。等到回心转意之时,已经晚了。

闽系房企走出福建实施全国化扩张,一般有3到5年的激进期,高溢价、高成本拿地,过度挤压了盈利空间,业绩下行成为家常便饭。

旭辉控股集团营收增速从2017年的43.20%增至2021年的50.19%,归母净利润增速由71.97%降至-5.22%。

融信中国归母净利润增速从2017年的29.96%降至2021年的-46.66%;同期,正荣地产从19.07%降至-69.48%;中骏集团控股从37.05%降至-19.28%;大唐集团控股从220.41%降至1.55%,世茂集团归母净利润增速从51.60%降至2020年的15.88%…… 

另一方面,闽系房企债务规模飙升。截至去年底,旭辉集团控股、融信中国、正荣地产、中骏集团控股、大唐集团控股,负债总额分别为3253.50亿元、1931.59亿元、2128.99亿元、1523.06亿元和508.94亿元,分别是2017年的2.77倍、1.39倍、2.26倍、3.07倍和1.97倍。截至2021年上半年,世茂集团负债总额4636.33亿元,是2017年上半年的2.59倍。

因房子越来越不好卖,更是影响了房企现金流。泰禾集团开发的院子系列产品周期长,长期以存货周转天数居首,从2017年的2347天增至去年底的12181天。截至今年3月,公司货币资金19.33亿元,远不能覆盖短期借款50.90亿元和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273.5亿元。

阳光城情况也差不多,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司短期借款44.8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380.5亿元,在手货币资金仅155.8亿元。

闽系房企习惯利用资金借新还旧,敢赌敢干,时至今日,这个游戏越来越难玩。

5月下旬,大唐集团控股成功交换6月到期的一支美元票据,这是今年以来闽系房企中为数不多的幸运儿。

大佬转身

很难说,这些闽系房企是踏错了哪一步。在上一轮行业周期,无论是潘伟明冲锋式拿地,还是融信中国驾驶着“地王收割机”,赌的都是宽松的融资环境。以至于后来风向一变,覆水难收。

它们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间。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历4轮政策调控周期,当棚改货币化安置机制退出、去库存红利消失,国内楼市迎来考验。在这一时期,闽系房企们大步向前冲击千亿。

进入行业新周期后,房企老板们命运各异。

随着泰康系逃离阳光城、朱荣斌任职4年半后黯然离场,甩手掌柜林腾蛟不得不亲自出马救企业,不惜房放弃对ST龙净的控制权。

福晟集团潘伟明从早年一位镇长到千亿房企掌舵人,至今在化债这方面未见有较大进展,且诉讼缠身;儿子潘浩然控制的福晟国际拱手让人。福晟集团可能是闽系房企阵营中,命运最为悲催的一家。

今年6月,林龙安退出禹洲集团管理层。在此之前,他将禹洲物业卖给华润万象生活,获得10.6亿元资金,以缓解流动性危机。今年以来,公司流动性进一步恶化,违约事件接踵而至。他转身之后,将问题留给了妻子郭英兰。

在闽系房企中,三盛控股规模并不大,同样千亿梦碎,如今情况更为紧急。随着实控人林荣滨与大哥林荣东交恶,兄弟阋墙,日子愈发雪上加霜。 

债务压力之下,宝龙地产对拿地相当谨慎,在去年1月的2020年度业绩会上,总裁许华芳表示,不拿贵地,该拿的地坚决拿,该不拿的地坚决不拿。今年5月,宝龙商业拟以购买公司在上海办公大楼方式,向公司“输血”,酝酿一个月后自行终止。

扩张和债务本就是很难调和的矛盾体,幸亏旭辉控股集团和广西彰泰果断“分手”,将机会留给了更激进的融创中国。

现在的泰禾集团更为焦虑,随着3月黄其森被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公司群龙无首,巨债难还。

作者:杨柘,来源:斑马消费,原文标题:《闽系房企没有幸存者?》。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