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光伏“B面”:产业之外的造富运动

上海证券报
乳制品行业皇氏集团,生猪养殖企业正邦科技、地产老将蓝光发展、益智玩具企业沐邦高科纷纷进军光伏,这些“外行”跨界多投向分布式光伏,业内人士介绍称,分布式光伏相对门槛较低,但对资金成本和政府资源要求较高。

技术快速迭代与炙热的行业景气度,正吸引一批跨界者云集光伏赛道。

8月25日晚间,皇氏集团再披露光伏合作项目:公司与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合作共同争取广西等地新能源指标,落实不低于1300MW集中式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皇氏集团负责配套产业投资和分布式光伏项目投资协调工作,不投入资金。

 

 

这已是短短数日内,皇氏集团发出的第3份涉足光伏方案。

以皇氏集团为代表,生猪养殖企业正邦科技、地产老将蓝光发展、益智玩具企业沐邦高科纷纷进军光伏,其中,不乏百亿元投资大手笔。

在业内人士看来,光伏、新能源汽车等属于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不少公司都在该领域深耕十数年才有所成就。没有太多产业积累的公司跨界投资,显然是在做一件极具挑战的事情。

经粗略统计,跨界进军光伏的重心聚焦在了分布式光伏及光伏电池环节,前者门槛相对较低,后者估值相对更高。

“过去30年,光伏产业已经历了数轮周期,无数企业进来,无数企业倒闭,只有少数企业存活了下来。如今,行业进入了巨头竞争时代,没有核心技术、资金及管理优势,跟风还需冷静。”8月25日,一家老牌光伏龙头企业负责人向上证报记者表示。

记者注意到,尽管只披露了投资计划,但这些公司的股价大多闻声大涨,至于项目能否顺利落地并贡献业绩,只能留给时间来检验了。

大手笔进军光伏

8月24日晚,皇氏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持股45%的皇氏农光互补(广西)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农光互补公司”)与宾阳县人民政府、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下称“华能公司”)签署了《宾阳县新能源分布式光伏一期项目投资协议书》,项目投资约10亿元。

 

此前的8月22日晚,皇氏集团还宣布,拟投资年产20GW Topcon超高效太阳能电池和2GW组件项目,总投资额约100亿元,项目由农光互补公司牵头,在阜阳经开区管委会辖区内新设立公司作为投资主体投资建设。

根据建设计划,到2023年6月1日前完成一期10GW Topcon超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建设并实际投产;至2024年6月1日前完成二期10 GW Topcon超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建设并实际投产。

皇氏集团在公告中表示,上述项目全部建成且达产后,预计可实现总年销售额不低于170亿元,年税收不低于4亿元。同时,太阳能电池项目投资资金将主要由相关合作方出资及项目公司自筹解决。

除了上述光伏投资计划,公司此前还披露拟与广西宾阳县政府等签订关于宾阳县首期200MW的分布式光伏开发项目的合作协议。

与大手笔投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1年,皇氏集团亏损4.72亿元,期末负债率为65.94%。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利润9597.13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72.28万元。

 

这样的皇氏集团,如何撬动百亿级项目?

对此,深交所火速下发关注函,要求详细说明公司在光伏项目中的投资模式、需承担的义务、预计初始及后续的投入资产规模或投资金额以及项目出资、建设及运营的时间安排等,并说明相关项目投资总金额以及项目达产后年销售额等数据测算依据和计算过程、可实现性等。

各行皆可“追光”

这边,乳制品上市公司进军分布式光伏、光伏电池领域;那边,生猪养殖类上市公司也要涉足光伏产业。

今年6月,正邦科技公告称,与国家电投浙江分公司签订《“碳中和”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合作协议书》,国家电投将对正邦科技的土地、能源进行统一规划,发挥在农业开发、清洁能源发展、科技研发创新、产业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布局光伏、风电、综合智慧能源等产业,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建设生态光伏、风电、分布式及集中式综合智慧能源约1000万千瓦,预计投资总额达到400亿元左右。

“实际上,正邦科技更多是提供生态能源用地、养殖场等屋顶资源,与真正参与光伏产业链相距甚远。”一位光伏产业人士表示。

7月以来,跨界光伏的举动更是在A股频频出现。8月17日,沐邦高科宣布,与鄂城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建设10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规模预计48亿元,同时终止前期与安义县人民政府签署的8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投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7月20日,沐邦高科还与梧州市人民政府签订了《10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合同书》,拟建设10GW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预计项目总投资52亿元,后明确公司出资金额为44.75亿元。

8月中旬,中南文化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关联法人苏龙热电、江阴热电共同出资设立江阴国联新能源有限公司(暂定名),其中,中南文化持股51%。新组建的公司主要负责江阴整县(市)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和运营。

“光伏行业是好,但跟风者要冷静”

在上述老牌光伏龙头企业负责人看来,光伏行业确实拥有广阔空间,也是开放的行业,“外部企业参与进来,这是他们股东和管理层的决策自由。”

根据隆基能源研究院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需要达到1500GW至2000GW,且连续安装30年才能对全球能源转型形成有效支撑,进而为实现全球碳中和奠定基础。

在今年7月中旬召开的“2022年光伏产业链供应论坛”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表示,从各省装机规划来看,光伏市场或将开启加速模式,并将今年新增装机预测调高10GW,预计全年实现85GW至100GW。全球市场方面,预计今年新增装机205GW至250GW。

不过,该负责人也提醒,光伏产业竞争激烈,对制造环节的品质和成本、对企业的管理与底蕴要求极高。“眼下,搞地产的、挖煤的纷纷跟风进军光伏,跟风者还是要冷静。”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光伏龙头企业瞄准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外行”跨界光伏,往往选择的是相对门槛较低、估值更高、落地较快的光伏产业环节。

为什么这么多“外行”跨界投向分布式光伏与光伏电池环节呢?

经粗略统计,“外行”跨界光伏首战往往选择了分布式光伏项目。以皇氏集团披露的“宾阳县新能源分布式光伏一期项目”为例,在该项目中,华能公司负责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投资和运维,农光互补公司负责项目的开发、设计和EPC总包施工。

一位光伏行业人士表示,分布式光伏相对门槛较低,“主要考量的是资源统筹、总包施工的能力,对资金成本和政府资源要求较高。”

此外,光伏电池正处于新技术变革期,因此也成为估值“最火”的光伏产业链环节之一,跨界光伏企业纷纷热衷站上“TOPCON”等风口。

沐邦高科在回复问询时表示,其近期拟投资生产的高效电池片是N型TOPCON电池,相比于当前市场主流PERC电池,产品具备高转换率、低衰减率等性能的优势。当前光伏行业正面临着从P型PERC电池技术升级到N型电池技术的产品转型机遇期。

跨界三大挑战:技术、资金、管理

“跨界进入光伏产业,至少会面临技术、资金和管理三大挑战。”一位光伏行业人士表示。

今年8月中旬,沐邦高科在披露拟48亿元在鄂城区投建10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时一并表示,公司目前未从事光伏电池业务,亦无TOPCON光伏电池生产技术储备,尚无TOPCON电池人才团队,正在积极联络引进相关领域人才,可能存在人才引进不达预期的风险。在最新回复中,沐邦高科明确表示,自首次披露有关框架协议至今,公司除人才引进、项目筹备外,尚未对光伏电池项目进行实质研发投入。

在未对光伏电池项目进行实质研发投入背景下,沐邦高科就已签订相关协议,拟合计投资超90亿元建设总计20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资金更是一大难题。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沐邦高科货币资金余额仅0.69亿元、净资产仅9.36亿元,显著低于其所披露投资框架合同规模,项目投资存在较大资金缺口。

 

沐邦高科表示,公司将通过自有资金或银行借款筹集项目所需资金。截至2022年3月31日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0.99%,资产负债率较低,具备向银行借款的基础。

“光伏项目投资巨大,对中小型企业来说,借钱进行投资,风险非常大。”一家老牌光伏龙头企业负责人表示。

8月12日,蓝光发展宣布与广东欧昊集团共同成立成都欧蓝光伏有限公司,两者持股比例分别为70%和30%,谋求切入光伏赛道。此后,蓝光发展股价一度大幅上涨。

就在8月18日,蓝光发展发布异动公告表示,由于公司债务问题,目前尚没有资金实缴注册资金,相关资源及技术人员尚未配备,尚无合作项目,后续存在着不确定性。

此外,蓝光发展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净利润为-46亿元左右。蓝光发展控股股东因股票质押融资违约及对外担保事宜,部分股票已被相关金融机构进行违约处置。截至2022年6月30日,蓝光发展累计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金额合计387.75亿元。

“即使有了技术与资金,光伏产业竞争激烈,对管理的要求很高,没有长久制造业经验及研发底蕴的企业,很难在光伏产业巨头竞争中发展壮大。”一位光伏行业人士认为。

谁在乘机渔利?

回到皇氏集团这一案例,除了百亿投资金额来源,其此番投资光伏项目还有诸多疑团待解。

天眼查显示,本次承担光伏项目运行的农光互补公司为今年1月新成立的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是一家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为主的企业,其中,皇氏集团持股比例为45%,熊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0%,公司法定代表人及经理为鲁严飞。

据查,鲁严飞曾任无锡环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还担任江苏第一阳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中绿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皇氏集团近期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鲁严飞拥有十余年的光伏行业从业经验,其作为农光互补公司法人,将有利于促进公司在光伏领域的拓展。

助力皇氏集团“追光”之余,鲁严飞还出现在皇氏集团近期的一笔股权交易中。

8月3日晚,皇氏集团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黄嘉棣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鲁严飞转让其所持公司3080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677%,以偿还其在海通证券部分质押债务、降低股票质押风险。该交易转让价格为5.31元/股,转让价款共计约1.64亿元。

公告该笔交易后,皇氏集团股价开始节节攀高,8月3日至今,公司股价累计上涨逾50%。截至8月25日,公司股价为10.02元。按此价格计算,鲁严飞虽然尚未完成股权过户,但已浮盈约8000万元。

对此,深交所也要求公司详细说明农光互补公司其余股东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说明该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如有)与公司、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5%以上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可能造成利益倾斜的关系。

除了关注农光互补公司外,深交所还要求皇氏集团说明是否存在利用信息披露配合二级市场炒作的情形。同时,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5%以上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存在股份减持计划。

“新能源转型的过程必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急功近利并不可取。只贪图眼前的利益,进行盲目的扩张,必将埋下无穷的隐患。”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

本文作者:夏子航 王乔琪,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原文标题:《跨界光伏“B面”:产业之外的造富运动》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