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估值跌回四月底,海通荀玉根:不会创新低

海通策略荀玉根
①经历7/5以来的调整,A股估值已接近4月底,基本面比当时好,市场已经反转,新低概率小。②借鉴前五次市场底部反转的进二退一形态,本轮调整已经步入尾声。即便走势很弱的18、11、08年,年内也有两波机会。③从景气对比和稳增长政策力度分析,风格难大变,市场企稳路径可能是价值搭台成长唱戏。

最近一段时间A股出现较为明显的下跌,使得部分投资者开始担心市场是否会跌破4月底的低点,以及后续是否还会有新一轮的下跌行情。对此,本文将通过对比当前与4月底的市场环境和特征,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经历7/5以来的调整,A股估值回到4月底。最近一周市场跌得比较急,上证50当周最大跌幅为3.7%,沪深300为4.7%,创业板指为7.9%。实际上,市场自7月5日就开始调整,指数跌幅已经较大,截至2022/9/16(下同)上证50最大跌幅为13.1%,沪深300为13.2%,创业板指为18.0%。9月16日上证50指数盘中更是跌至2678点,已经逼近4月27日的2668点,这也引发了投资者对于市场跌破前低的担忧。

除了上证50,其他指数仍高于4月底的低点,但是各个指数的估值很多已经回到4月底的水平了,4月26日全部A股PE(TTM,下同)/13年来分位数为15.2倍/26.3%,沪深300为11.2倍/25.9%,创业板指为40.1倍/13.4%,而全部A股最新值为16.8倍/32.7%,沪深300为11.5倍/26.8%,创业板指为44.9倍/25.8%。

同时,从风险溢价看,当前全部A股风险溢价率为3.28%,接近4月26日的3.75%,上证50风险溢价率更是已经高于4月低的水平,沪深300指数已经等于4月底的水平,可见当前市场的风险已经释放得较为充分。

市场创新低的概率很小,4月底市场已经反转。目前部分投资者担心市场还会创新低,但我们判断4月底的低点是反转底,我们在《反弹到反转需要啥条件?-20220504》、《对比历史,这次可能是浅V底-20220605》等多篇报告中一直强调,从投资时钟和牛熊周期角度分析,市场 4 月27日低点是 3-4 年一次的大底,当时估值底已经出现,5个基本面领先指标中3个(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制造业景气度)已经回升,另外2个(地产销售面积、汽车销量)逐步企稳,即确认市场反转。

过去几个月的经济数据也印证了我们的观点,地产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已经企稳,当月同比已经从4月的低点-39.0%回升至8月的-22.6%,汽车销量累计同比也已经回升,从4月的-12.1%回升至8月的1.7,8月当月同比更是达到32.0%;从同步指标看,8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也从5月的3.3%回升至3.6%,当月同比从4月的-2.9%回升至4.2%。

此外,4月国内疫情较为严重,而目前疫情的影响相对减弱,疫情对消费的压制也有所缓和,8月社消总额累计同比已经转正,当月同比从4月的-11.1%回升至5.4%。因此,当前经济状况好于4月底,我们认为市场再创新低的概率很低。

7/5以来进二退一式调整已经步入尾声。7月5日以来的下跌是4月底市场反转之后的进二退一,目前这轮调整已经接近尾声。

从市场总体看,借鉴历史上五次熊市见底后的第一波上涨行情,之后市场往往会获利回吐,在此过程中上证指数平均下跌46天,上证指数、沪深300、万得全A、创业板指平均回撤13%左右、回吐前期上涨行情0.5-0.7左右的涨幅。

目前,7/5以来的调整已持续72天,其中上证综指最大跌幅9%(回吐前期涨幅的0.53)、沪深300跌13%(回吐前期涨幅的0.77)、万得全A跌10%(回吐前期涨幅的0.46)、创业板指跌17%(回吐前期涨幅的0.70)。此外,历史上获利回吐期间全A成交量平均萎缩幅度为62%(5日平滑为52%),详见表2。而截至22/09/16时全A成交量相较前期高点缩小了45%,5日平滑口径下缩小了31%。

从结构上看,历史上调整通常是先跌价值后跌成长,调整后期价值往往先企稳而成长还会补跌。参考3-4月的下跌,3月中旬至4月底时上证50和沪深300开始震荡走平,4月底有所下跌,整体表现强于创业板指。当前市场风格也存在相同特征,8月中旬以来上证50和沪深300已经震荡走平,而创业板指却持续下跌。

综上,结合指数回吐幅度、成交量萎缩幅度以及市场风格结构特征,本轮调整已至后期

借鉴历史上最弱的三年,年内也可能会有两次机会。今年是A股较为困难的一年,投资者信心受到冲击。但是回顾历史,2008年、2011年和2018年这三年是单边熊市,沪深300在这三年最大跌幅分别为72%、33%、33%,累计跌幅分别为66%、25%、25%。尽管如此,在这三个自然年度内,年初和年末依然存在两次投资机会,并且两次上涨行情的涨幅基本都超过10%,详见表3。而今年至今仅有4月底至7月初这一轮行情,因此借鉴历史规律,我们认为年内可能还会有一次投资机会。

那么未来行情上涨的催化器是什么?我们认为是稳增长、保交楼政策的落地见效。为稳定经济大盘,9月7日国常会提出依法盘活地方2019年以来结存的5000多亿元专项债限额,各地要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年内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此外,7/5以来市场调整的原因之一就是“停贷”事件的冲击,引发投资者对基本面的担忧。

因此,为稳定市场预期和购房者情绪,保交楼政策的落地见效仍是重点,可能需要自上而下通过政策性银行专项贷款来支持保交楼。8月31日国常会提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地方要“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灵活运用阶段性信贷政策和保交楼专项借款;9月14日住建部表示要以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为首要目标,以法治化市场化为原则,防范化解市场风险。

风格切换的充分条件不足,市场企稳的路径可能是价值搭台、成长唱戏。关于风格,我们之前在《风格:今年更像12年还是16年?-20220505》中分析过,A股3-5年一次风格大切换,景气度相对趋势是决定性变量。而根据最新披露的中报数据,22Q2国证成长板块归母净利润单季度增速为10%,国证价值为3%,成长与价值利润增速差为7%,较22Q1的-6%走阔,因此从景气周期看风格要发生大的反转还较难。

那风格会不会出现阶段性的摇摆?在《风格暂时难切换-20220828》中我们复盘了12、14年底的两次风格切换,当时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政策催化,如12年底十八大之后投资者对改革预期升温,14年11月央行非对称降息。回到当下,货币政策方面9月16日央行发文表示“不搞大水漫灌、不透支未来”,地产政策方面“房住不炒”的基调取向仍在,历史上大规模刺激性政策今年可能较难再现。政策托而不举,经济温和复苏的背景下,价值会稳住,而成长则因为景气度更高而有望优于价值,即市场企稳的路径更可能是价值搭台、成长唱戏。

行业层面,继续看好高景气成长,如新能源、数字经济。近期成长板块因海外政策变动而下跌较多,其实从行业基本面角度看,新能源、数字经济这些成长性行业的高景气仍在,如8月乘联会口径新能源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11%,预计今年全年新能源车销量将达650万辆。数字经济相关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平台经济要求“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云计算、数据中心等基建投资正在不断加码。而从自主可控的角度看,新能源和数字经济依旧值得关注。

在《四大领域自主可控有哪些机会?-20220815》中我们分析过,俄乌冲突、欧洲能源危机加深了我国对于油气对外依存度高的担忧,加快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是实现能源自主可控的重点。当前国内新能源产业已具备优势,国内外光伏风电装机放量将推动国内企业全球市占率提升。数字经济方面,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以及可能成立的chip4联盟将对我国半导体供应安全带来较大不确定性。我国实现半导体核心环节的自主可控已迫在眉睫,需求+政策驱动下半导体设备(中国大陆企业全球市场份额2%)、材料(13%)国产替代将提速。

本文作者为: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团队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