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点燃“转向预期” 美联储决议首次暗示“激进加息”可能到尾声

美联储如期连续第四次加息75基点。不同于此前声明的是,本次美联储称,为判断未来加息的步伐,将考虑到,货币政策的累积紧缩、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胀的滞后性,以及经济和金融形势变化。联储还称,为了保持足够限制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继续加息是适合的。“新美联储通讯社”后发文称,联储官员暗示加息可能放缓。

如市场所料,美联储延续了前几个月激进加息75个的步伐,不同的是,本月联储首次明确,决定未来加息步伐时要考虑到,加息的影响有滞后性。

美东时间11月2日周三,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会后宣布,将政策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从3.00%至3.25%上调到3.75%至4.00%。这是美联储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至此,美联储自今年1月起已连续六次加息,并且从6月开始,保持着1994年11月以来最大的单次加息幅度。

和今年7月以及9月的前两次加息一样,本次美联储的加息幅度也符合市场预期,而且FOMC投票委员也全体赞成加息75个基点。

相比9月的上次声明,本次美联储决议声明的最大差别是,在重申降低通胀的承诺后,新增了两句话:

“(FOMC)委员会预期,为了保持货币政策立场有足够的限制性,让通胀能随着时间推移回落到2%,(政策利率的)目标区间持续上升是适宜的。

为了判断未来目标区间的上升步伐,委员会将考虑到,货币政策的累积紧缩、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胀的滞后性,以及经济和金融形势变化。

华尔街见闻注意到,这是美联储启动激进加息75个基点以来首次在决议中承认,要考虑到加息对经济和通胀的影响是滞后的。

媒体评论称,新增的两句话让联储决策者坚定地致力于遏制高通胀,但同时承认,加息的影响有滞后性。美联储是在暗示,遏制通胀的激进加息可能进入尾声

美联储决议公布后,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记者Nick Timiraos立即在文章中指出通过承认加息的影响有滞后性,美联储官员在暗示,可能放慢加息步伐

文章称,之前一些联储官员已经开始暗示,他们希望很快放慢加息速度,并且可能明年初停止加息,以便观察今年加息对经济的影响,他们希望降低导致经济不必要地大幅下降的风险。但另一些官员表示,现在讨论这些为时尚早,因为通胀持续居高不下,而且高通胀在经济体内广泛存在。

文章认为,随着利率达到可能限制支出、就业和投资的水平,这种未来加息多大幅度的争论可能加剧。

AllianceBernstein的高级美国经济学家Eric Winograd评论称,美联储的决议表明,联储可能乐意放慢加息步伐。除了观察数据和市场,他们现在还考虑已有行动的累积影响,而且打击经济的影响会滞后。大部分估算显示,需要9到12个月才能感受到加息的影响,最大限度发挥影响需要12到18个月。现在距离美联储首次加息才过去八个月,所以有理由放慢脚步。

下图可见,美联储公布加息决议后,市场对联储12月加息75基点和明年2月加息50基点的预期几率都下降。

继续重申让通胀回落到目标的承诺 、未来适合继续加息

本次声明的新增措辞出现在表达利率决策的段落中。在增加这些   措辞前,美联储继续重申FOMC寻求实现充分就业和长期通胀达到2%的双重目标,在表示为支持以上双重目标而决定加息75个基点后,联储继续重申今年3月的表述:

“(FOMC)委员会预期,让上调目标利率区间继续下去会是适合的。”

和7月和9月的前两次声明一样,本次美联储会后声明继续重申了6月声明新增的这句话:

“(FOMC)委员会强烈承诺,将让通胀率回落至2%这一目标。

继续重申联储高度关注通胀风险、高通胀体现能源涨价 支出和生产增长温和

本次会议声明继续重申3月声明首次提到的俄乌冲突的影响表述: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行动“造成巨大的”经济困难,并且保持了和7月一样的说辞:

俄乌冲突“相关事件正在对通胀制造新的上行压力,并正在对经济活动施压。”

和7月及9月的声明一样,本次声明紧接着上面那句俄乌冲突影响后,再次重申了5月追加的那句FOMC“高度关注通胀风险”

在评价经济时,本次声明继续重申了6月所说的“近几个月就业增长强劲、失业率保持低位”,并继续重申3月声明对通胀的评价:

通胀依然高企,体现了新冠疫情、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以及更大范围价格压力相关的供需失衡。

上次的9月声明中,联储将7月声明所说的“最近的支出和生产指标已减弱”改为,“最近指标显示,支出和生产增长温和”。本次声明延用了9月的这一表述。

继续重申缩表按5月计划进行

今年5月美联储公布了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的路线,从6月1日起减少债券持仓,最初每月最多减少300亿美元美国国债、175亿美元机构抵押支持证券(MBS),三个月后月度减持最高规模提升一倍。

和6月、7月和9月一样,本次声明未重申上述路线,而是说,将继续按5月公布的缩表路线减持国债、机构债和机构MBS。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