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确定2023年GDP增长预期:5.5%以上

上观新闻、澎湃新闻
上海市市长龚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上海GDP连续两年突破4万亿元、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增长2万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1月11日上午在世博中心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内容如下:

【上海确定2023年GDP增长预期:5.5%以上】

龚正说,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3%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上海GDP连续两年突破4万亿元】

龚正说,过去五年,上海城市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8万元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7608.2亿元。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从2017年的1428.4万亿元增加到近3000万亿元。

【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增长2万元】

龚正说,过去五年,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5.9万元增加到7.9万元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平稳,年均上涨1.9%。年均新增就业岗位58.8万个,年均城镇调查失业率4.7%左右。

【上海市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龚正说,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13年排名世界第一】

龚正说,上海口岸贸易总额突破10万亿元、占全球比重提高到3.6%左右,保持世界城市首位。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730.3万标准箱、连续13年排名世界第一。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4.2%左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件左右。

【上海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两年超4万亿,跨国公司总部增至891家】

报告显示,过去五年间,上海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两年超过4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五年累计达到1030亿美元左右、比上个五年增长15.8%左右,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266家和10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龚正:五个新城已开工建设544个重大项目,总投资8415.6亿】

龚正说,过去五年,城市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率先建成5G和固定宽带“双千兆”城市,聚力打造“张江在线”等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形成便捷就医服务等一批数字生活场景,成为首个荣获世界智慧城市大奖的中国城市。城市空间格局优化重塑。五个新城建设全面推进,开工建设544个重大项目、总投资8415.6亿元。南北转型迈入快车道。

【未来5年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要达到1200家】

龚正说,未来五年,“五个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四大功能”大幅跃升,全球高端要素资源加速集聚、高效配置,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5%以上,原创性、引领性、战略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实现倍增,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1200家。

【上海市长谈共同富裕: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龚正说,未来五年,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进一步增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基础保障类服务实现全覆盖。

【上海市长:新一届政府开局年,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龚正说,做好今年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全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和社会大局稳定。

【龚正:上海要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谈及2023年重点工作,龚正说,要持续推动“五个中心”功能升级。关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龚正在《报告》中提出,强化国际金融中心资源配置能力,深化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加快打造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推动更多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支持设立更多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推进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改革创新,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上海将实施海内外顶尖人才引育工程,落实出入境保障措施】

龚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战略人才力量,强化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研发机构、行业领军企业等平台的人才集聚效应,聚焦“高精尖缺”,实施海内外顶尖人才引育、科技领军人才队伍提升、青年科技人才队伍锻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振兴等工程,持续壮大科技创新“四支队伍”。 

《报告》还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开展国家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推动落实海外人才出入境、停居留等保障措施,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

【上海今年要完成投资2150亿元,投向已明确】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上海将持续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150亿元。加快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扩投资、提产能、增效益,推动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示范性好的高能级产业项目落地。开工建设13号线东延伸、21号线东延伸等轨道交通线,加快建设上海示范区线、崇明线、机场联络线等轨道交通线,推进沪苏湖铁路上海段、沪渝蓉铁路上海段、北横通道东段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建设原水西环线,推进杨树浦、长桥等水厂深度处理改造。低效建设用地减量15平方公里。

【上海将打造东、西两片国际级消费集聚区】

围绕2023年重点工作,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顺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新变化,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内外需协调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他说,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推进实施新一轮城市商业空间布局规划,全力打造东、西两片国际级消费集聚区,办好“五五购物节”等重大促消费活动,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加快形成一批特色商业地标。丰富红色旅游、古镇旅游、工业旅游、康养旅游等消费场景,促进文化体育、交通信息等服务消费,释放综合带动效应。

【上海将落实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围绕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物流保障等政策措施,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扩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和业务风险。加快培育一批跨境电商、离岸贸易、数字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新型国际贸易标杆企业。

落实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国际经贸风险防范和应对体系。

【建数字孪生城市、保护个人信息……龚正透露上海数字化转型重点】

龚正说,要着力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加快数字技术应用步伐,持续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围绕深化经济数字化转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工业软件攻关突破,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行动,培育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推进数字商圈、数字商店建设,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效能,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系统化构建城市数字底座,推动空间信息数据应用,推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完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加快建设国家级数据交易所、国际数据港和一批数据中心、算力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

【上海市长:狠抓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开展清费减负行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狠抓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开展清费减负系列行动。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创新,实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六大强企计划,优化国有投资运营公司功能,实施新一轮提高国有上市公司质量行动,深化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改革,完善“1+3+N”监管体系。深化央地全面战略合作。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举措,健全多层次政企沟通协商机制,开展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帮扶行动,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深化普惠金融顾问服务。

【上海将新增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景区】

龚正说,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新增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级景区,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上海段建设,推动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功能提升。《报告》还提出,加快建设都市旅游首选城市,打造“一江一河游览”、“海派城市考古”等文旅精品。

文章综合自上观新闻、澎湃新闻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