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Q3财报:核心业绩超预期,重回发展周期

阿里巴巴Voice
乘复苏发展顺风,阿里开启新征程。

 

2023年2月23日,阿里巴巴公布第三财季(截至2022年12月末)业绩报告。总体而言,尽管下半年疫情影响未完全消退,阿里巴巴集团业绩仍超出预期,自营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其中出海业务堪称亮眼。

报告期内,阿里巴巴实现营业收入2477.56亿元人民币(359.21 亿美元),同比增长2.1%;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468.15亿元人民币(约合 67.88 亿美元);调整后每ADS收益19.26元人民币,调整后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59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均超出市场此前预期。

业务层面,阿里巴巴财报显示,本季度体现能力建设进展的菜鸟、国际零售、自营等业务高速增长,其中国际零售收入同比增长26%;降本增效进一步收获成效,盒马、淘特、淘菜菜、饿了么、Lazada、优酷等业务商业效率显著提高。

此外,阿里巴巴亦宣布股票回购计划,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季度,根据公司股份回购计划,以约33亿美元回购了4540万股美国存托股(相当于3.633亿股普通股)。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流通的普通股为约207 亿股(相等于 26 亿股美国存托股),并在目前授权下,阿里有约 213 亿美元回购额度,有效期至2025年3月。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

“尽管需求减弱,以及供应链和物流受到新冠疫情措施变化的一定影响,我们仍取得稳健的季度业绩。展望未来,我们预期消费者信心和经济活动将持续恢复。我们将继续在竞争环境中专注为客户带来增长,并为股东创造可持续的长期价值。”

国内业务:盒马、菜鸟营收强劲增长

在服务国内消费者方面,阿里巴巴有清晰的路径,即通过多元消费者矩阵,服务不同人群在差异化场景下的多样消费需求,在12月国内疫情反复的情况下,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更高确定性的履约服务。

受疫情扰动影响,阿里巴巴中国商业分部营收出现小幅收窄,本地生活服务平稳增长,菜鸟营收显著提高。

具体而言,中国商业分部直营及其他收入为人民币744.21亿元,同比增长10%;本地生活服务营收131.64亿元,同比增长6%,菜鸟实现营收165.53亿元,同比大增27%。

其中,中国商业分部主要包括淘宝、天猫、淘特、淘菜菜、盒马、天猫超市、高鑫零售、天猫国际及阿里健康等零售商业业务,以及包括1688在内的批发业务。

凭借多年能力建设积累的独特用户价值,截至12月31日,在淘宝和天猫消费超过人民币10000元的消费者数维持在约1.24亿,并有98%的留存率。同时,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方式,淘宝仍在不断提升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淘宝和淘特上M2C商品产生的支付GMV同比增长超过35%。淘菜菜继续推动杂货和生鲜产品的品类渗透,持续实现亏损同比收窄。

随着抖快竞争趋于平缓,商业效率成为商家看重的平台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淘系在把握消费者心智以及消费者运营方面的优势形成了核心能力。

自2017年阿里巴巴开辟新零售赛道以来,盒马也已逐步成长为具有独特消费者价值的业态,丰富了服务消费者的方式,印证了商业模式的正确性。

因此,盒马和阿里健康也成为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商业本季度的重要推动力。本季度盒马实现双位数的同店销售增长,由于配送和运营效率提升,毛利率提高,同比亏损显著减少。由于12月新冠疫情反复致使医疗和保健品需求大增,阿里健康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迅速。

本地生活服务方面,饿了么由于快速适应疫情期间不断上升的杂货和药物需求,非餐订单实现强劲增长,带动整体平均订单金额上升。本季度,饿了么持续实现正GMV增长、每笔订单的单位经济效益持续为正数。2023年1月,高德的使用需求迅速恢复并创新高;受益于过去两年持续的供应链和履约服务能力建设,飞猪出境旅游业务迅速增长,乡村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132%。

作为阿里巴巴消费者业务关键的基础设施,菜鸟贯穿阿里海内外商业业务,持续改善消费者体验。天猫双11期间,送货上门的订单量单日峰值超过1800万。

今年,适逢淘宝20周年、菜鸟10周年,阿里巴巴新零售通过7年发展,已从“履带式发展”,到形成“多引擎驱动”的格局,体现了战略的一致性和先进性。

国际化:率先复苏

作为阿里三大战略之一,出海业务本季实现反弹,主要由于海外电商业务率先迎来复苏周期。

阿里巴巴国际零售商业业务主要包括 Lazada、速卖通、Trendyol 和 Daraz。报告期内,阿里国际商业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8%,其中土耳其电商Trendyol强劲增长,带动了国际零售业务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3%、收入同比增长26%。Lazada在东南亚的订单增长正在恢复,实现同比小幅回升。

在业务增长的同时,阿里巴巴还通过扎实的能力建设、业务协同、跨境和本地化相结合的策略,显著地提升了消费者体验。

本季度,速卖通订单跌幅较过去数季度有所收窄。除了上线“全托管”新业务,为商家出海带来新生意增量外,速卖通还在菜鸟的支持下,在海外持续提升购物体验,改善跨境配送交付时效。根据AppAnnie数据,速卖通在2022年11-12月持续位列韩国购物类App下载量第一,连续四年保持波兰跨境电商平台第一的地位。

去年12月,阿里在西班牙上线了新电商平台Miravia,广发证券认为,定位中高端的Miravia,将与原有跨境电商业务形成互补,帮助阿里在欧洲市场构筑新增长点。

为持续加强端到端的物流能力来拓展国际物流网,报告期内,菜鸟有5个新海外分拣中心投入服务,使得菜鸟的海外分拣中心总数增至15个,此外还有eHubs、干线、分拣中心以及最后一公里派送网络。

财报显示,抵消跨分部交易影响前,本季度菜鸟收入同比增长17%,其中72%来自外部客户。抵消跨分部交易影响后,菜鸟收入同比增长27%。在国际端到端物流、国内送货上门等影响体验的关键能力上,业务进展明显。

由上文可知,阿里出海业务的关键在于采取物流出海与电商出海两头并进的战略,以菜鸟为纽带的本地化出海模式也体现出其特有优越性。

云业务:优势鲜明

同样是阿里巴巴“履带式发展”的重要一环,阿里云业务经过多年耕耘,如今也正在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报告期内,阿里云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前和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分别增长至266.93亿元和201.79亿元,经调整EBITA为3.56亿元,同比增长165%,连续多个季度盈利。阿里云公有云收入持续健康增长,金融、教育、汽车等非互联网行业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云业务客户方面,来自非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收入增长持续改善,同比增长9%,占阿里云总收入的53%。非互联网行业的强劲收入增长主要由金融服务、电讯及公共服务行业所驱动。

同时,阿里云继续加码海外市场,并开始在日本运营第三个数据中心,支持当地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2022年,阿里云在海外市场累积新增6座数据中心,分别位于沙特、德国、泰国、韩国和日本。过去三年,阿里云在海外市场营收增长超过10倍。

作为国内起步最早的云厂商,阿里云在基础设施布局范围及数量明显领先同行。根据 IDC,2022上半年,阿里云在中国公有云 IaaS 市场份额为 34.5%,具有显著的领先优势。

与此同时,与欧美等发达云市场相比,我国云计算行业仍处发展早期阶段。据中信证券,2021 年,我国GDP 达美国的 76%,而云服务市场规模仅为美国的 12%;2018 年,我国企业上云率约 40%,而同期美国/欧盟则高达85%/70%。整体来看,我国企业上云渗透率相对较低,仍存在巨大增长空间,对于阿里云而言更是广阔的发展天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年积累与超前布局下,阿里云对于当下炙手可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赛道亦有所准备。在2022年11月举办的2022年11月举办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推出了国内唯一一个AI大模型开源社区“魔搭”ModelScope,提供众多预训练基础模型,只需针对具体场景再稍作调优,就能快速投入使用,可有效降低AI应用开发门槛,为市场上不断涌现的模型和应用提供算力支撑。

作为云服务提供商,阿里云在推动国内人工智能生成赛道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目前,阿里云正在采用自研的软硬一体技术重构数据中心。自研CPU倚天710已在阿里云数据中心大规模部署,并以云的形式服务阿里巴巴和多家互联网科技公司,算力性价比提升超30%,单位算力功耗降低60%。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赛道的想象力极为宽广。一旦这个领域证明了商业化前景,这些超前布局均能确保阿里不会错失机遇。

如今,阿里云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核心技术、产品架构、生态建设等方面持续引领国内云计算行业发展。

重回发展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阿里巴巴本季度财报发布之际,一系列重要的环境变化正在发生。

一方面,行业监管频现积极监管信号,政策层旗帜鲜明鼓励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

今年1月10日,杭州市与阿里巴巴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杭州市政府表示,战略合作九年来,阿里巴巴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将坚定不移支持阿里巴巴健康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自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以来,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地方“新春第一会”,“拼经济”“谋发展”成主流。

2023年,阿里巴巴发展的关键词是“进”。华尔街机构也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

摩根士丹利三年来首次将阿里巴巴评为中国科技行业的“首选”。在近日发布的四季度机构持仓报告中,摩根大通、高瓴旗下HHLR Advisors等机构投资者纷纷加仓阿里巴巴。彭博社分析35位最终母公司在香港的投资者13F后发现,阿里巴巴被13家投资者增持或启动,数量最多,并以17.7亿美元成为最有价值的整体持股。

在政策利好的发展顺风下,随着国内从国家到地方将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发展成为共同诉求,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也必将重回发展周期。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