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2023|发力视光,华厦眼科不怕卷起来

逆势增长

作为上市后的首份财报,华厦眼科(301267.SZ)业绩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依旧实现了正增长。

4月24日,华厦眼科发布的2022年财报显示,当期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33亿元、5.12亿元,二者分别同比增长了5.51%、12.50%。

屈光和视光则是业务中为数不多实现正增长的板块,2022年分别创收10.73亿元、3.9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12.07%、9.91%,占比分别为33.19%、12.27%。

据接近华厦眼科的人士透露,未来计划持续推动医疗机构及视光中心在各地的建设,屈光和视光业务占比有望持续提升,成为企业业绩的重要增长动力。

针对眼科公司“必争之地”视光中心业务,爱尔眼科(300015.SH)正计划通过下沉市场拓展规模,而何氏眼科(301103.SZ)也在通过IPO募资额建设视光中心。

与前两者不同的是,华厦眼科不排除未来通过并购的形式切入OK镜等耗材赛道的可能性,这是否可以带来更多业绩增量,市场正在拭目以待。

逆势增长背后

作为规模上仅次于爱尔眼科的A股眼科上市医院,华厦眼科打响了业内年报的“第一枪”。

疫情冲击之下,华厦眼科2022年业绩仍然实现了正增长,当期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33亿元、5.1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5.51%、12.50%。

利润增速快于收入的原因则指向了华厦眼科对成本和费用的控制。

例如2022年华厦眼科的营业成本为25.38亿元,仅同比增长了3.56%;同期财务费用仅为0.32亿元,同比下滑了21.28%。

即便如此,但华厦眼科的业绩增速仍然较2021年分别放缓了16.35个百分点、23.51个百分点。

“2022年确实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环境,业务会受到影响。如果是按照2020年以前的话,其实整体增速还是比较快的。”一位接近华厦眼科的人士对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2022年第四季度受到的冲击是比较大的。”

2022年第四季度,华厦眼科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0亿元、1.14亿元,环比下滑了24.80%、29.23%。

不过从2023年一季度的数据来看,疫情因素的影响或已基本消除,当期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1亿元、1.5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15.10%、34.01%。

分项目而言,华厦眼科2022年只有屈光、视光服务两大业务板块的业绩实现正增长,当期营业收入分别为10.73亿元、3.9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12.07%、9.91%,占比分别为33.19%、12.27%,分别同比提升了1.94个百分点、0.49个百分点。

有卖方认为,提高屈光、视光的占比是华厦眼科未来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

“对比同行业眼科服务上市公司,2021年公司屈光、视光等眼科消费医疗业务占比较低。”中信建投医药首席分析师贺菊颖指出,“未来公司持续加大屈光视光业务布局,有望不断提升消费眼科业务占比,进一步改善公司盈利能力。”

从毛利率的角度来看,屈光、视光服务项目较综合眼病等项目确实具备更强的盈利能力,二者2022年毛利率分别为54.87%、55.60%,分别高于综合毛利率6.82个百分点、7.55个百分点。

但对于屈光市场是否可以容下如此众多的企业,各方看法不一。

一方面,有观点认为我国的屈光手术渗透率有限,仍然有提升空间。

研究机构Market Scope发布的《2021 Refractive Surgery Market Report》显示,2021年我国每千人中的近视手术量仅为0.7人,远低于韩国等国家。

“目前整个市场渗透率并不高,那相当于说这个市场的蛋糕其实还是很大,医疗服务的需求还没有充分得到满足,所以增速也会快一点。华厦眼科未来的屈光项目收入占比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公司也会着力去推广。”一位接近华厦眼科的人士对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

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带有消费医疗属性的屈光项目并非必需品,且手术后遗症等担忧一直在市场间流传,患者接受度有限。

“担心手术的后遗症等都是大家不愿意做近视手术的原因,而且框架眼镜等也可以解决近视的问题,所以渗透率怎么提升、能不能提升也是问题。”北京一位医疗行业投资人士指出。

拟切入耗材赛道

视光服务是华厦眼科2022年业绩结构中为数不多实现正增长的板块。

去年该业务板块实现了3.97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了9.91%。

华厦眼科计划未来通过扩张门店扩大视光服务的收入规模。

“公司计划大力拓展独立门店的视光中心的服务终端建设,主要在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进行全面布局,深度挖掘眼视光服务市场。”华厦眼科指出,“推动公司整体营收水平的快速增长,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华厦眼科的IPO募资项目中,“区域视光中心建设”就是重要的投资方向之一,占总IPO募资额的比例高达29.50%。

目前业内眼科医疗机构均在此处有所布局。

爱尔眼科计划通过下沉医疗渠道拓展视光中心业务;何氏眼科的“视光中心项目”则在建设过程中,总投资额达到2.35亿元。

不过自从2022年以来“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被纳入集采后,市场对视光业务的期待值有所下降。

2022年10月,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发布的公告中,OK镜被纳入医用耗材集采活动中。

但华厦眼科认为影响有限。

“如果OK镜集采降价,将大幅提升OK镜验配数量,提升公司的收入。另外,我们已经探索总结出适合自身特点的视光连锁发展模式,提升视光的盈利水平。”华厦眼科管理层曾表示。

一位接近华厦眼科的人士向信风(ID:TradeWind01)透露,未来不排除以并购的方式切入OK镜等上游耗材领域。

“可能未来不排除会做一些关于OK镜上游的并购,会从海外寻找一些比较好的标的。但是不会切入镜框、镜片这些竞争比较充分的领域。”一位接近华厦眼科的人士指出。

不过该人士也表示,耗材成本在集团化采购下有望降低,但人力成本仍是重要支出。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