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给出7月和9月连续加息的可能性,称抗击通胀或需数年

何浩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利率限制性时间不够长,不足以让通胀达目标,预计会有更多的紧缩,多数决策者预计今年再加息两次,不排除两次会议连续加息,预计核心通胀到2025年时才能回落到美联储2%的目标。“新美联储通讯社”称,在过去一年快速加息后,美联储官员们不确定加息幅度和速度是多少。

美国经济的韧性似乎坚定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加息决心,他周三再次强调今年将有更多的紧缩政策。鲍威尔并未排除美联储在7月和9月连续两次会议上加息,以遏制持续的价格压力,并为意外强劲的美国劳动力市场降温。

6月28日,英美欧日四大央行行长同台亮相,出席欧洲央行举行的央行论坛。

鲍威尔强调,美联储可能最早在下个月再次加息,因为对劳动力的强劲需求正在支撑更高的消费者支出,这可能会支撑持续的需求。“劳动力市场确实在拉动经济。过去几个月,看到的是经济增长强于预期,劳动力市场比预期紧张,通胀高于预期。”

美联储在去年的最后六次政策会议上每次加息至少50个基点,在今年前三次会议上加息幅度放缓至25个基点。鲍威尔表示,6月不加息的决定只是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的延续。放慢加息速度,表明美联储努力从数据中获取更多信息,观察紧缩政策的成效。

当被问及美联储在本月跳过加息后,是否预计每隔一次会议加息时,鲍威尔表示,这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他不排除连续两次会议上加息的可能性。他重申,大多数美联储政策制定者的预测显示,他们预计今年至少还会加息两次。

媒体分析称,鲍威尔上述讲话表明,美联储是有可能在7月和9月加息的。

鲍威尔指出,由于美联储去年加息速度如此之快,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看到加息举措对经济活动放缓和通胀的影响。尽管货币政策是具有限制性的,但可能限制性还不够,而且限制性的时间还不够长。

本周二公布的一系列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好于预期。其中,新屋销售攀升至一年多来最快的速度,耐用品订单超预期,消费者信心达到2022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鲍威尔表示,上述数据表明经济具有弹性和增长。虽然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很大,但他并不认为经济衰退是最有可能的结果。

鲍威尔指出,供应链中断情况正在改善,总体通胀率正在下降,有助于稳定通胀预期。但某些类别的通胀,特别是服务业的通胀,并没有显示出太大进展的迹象。

鲍威尔预计核心通胀(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到2025年时才可以回落到美联储2%的目标,而在这之前不会。“如果通胀大幅下降,并且我们有信心通胀率将达到2%,那么情况就会有所不同。我们会开始考虑放松政策。但我们离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不是我们现在、或是不久的将来考虑的事情。”

分析指出,鲍威尔对核心通胀的判断,表明政策制定者们维持利率高位的时间将比投资者目前预期的更长。

鲍威尔还表示,3月份以来,美国银行机构接二连三暴雷,美联储需要从中汲取教训。整体而言,美国银行系统是强大的,具有韧性。那些大型银行实力强大,资本充足。需要改变,以保留小型银行的商业模式。鲍威尔承认,今年春天三家中型银行的倒闭是他希望让美联储利率变动有间隔的部分原因。

在本月的FOMC会议上,美联储如期暂停加息但放鹰,暗示还会再加两次。美联储表示,暂停加息让其能评估未来信息及影响。点阵图显示,三分之二的美联储官员预计今年利率高于5.5%、意味着至少两次加息25基点。美联储官员将利率峰值的预期中位值提高50个基点至5.6%,将今年GDP增速预期上调一倍多至1%,下调今明后年失业率预期,上调今年核心PCE通胀预期。

在鲍威尔谈及美联储加息前景之后,标普500指数一度下跌0.4%,刷新日低。此后美股反弹,标普500一度转为上涨,但随后再回落。

鲍威尔发表讲话后,市场加大了对美联储今年接下来加息的押注。多数经济学家预测,7月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将他们对截至今年末的美联储政策利率预期水平上调到5.375%,到明年末的水平上调至4.375%。

芝商所(CME)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交易市场预计,7月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约为77%,以每次加息25个基点估算,本月到今年底共再加息至少两次的几率不到23%。而本月美联储会后公布,多数美联储官员预测利率暗示,今年还要加息两次。

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Nick Timiraos撰文称:

全球主要央行面临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它们的经济出人意料地强劲。去年,各国央行行长们迅速加息以应对通胀,但迄今为止,各国经济对加息的抵御能力令人惊讶。

鲍威尔表示利率限制的时间还不够长,不足以让通胀达到目标。在过去一年快速加息后,美联储官员们不确定加息幅度和速度会是多少。美联储官员认为,过去的加息加上最近银行业面临的压力,最终将导致经济放缓程度超出预期。他们正试图平衡这一风险与经济比预期更具弹性和通胀保持过高的风险,后者要求他们提高利率。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