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宣布已与香港联合证券交所(下称“港交所”)签署合作备忘录,并启动“北+H”两地上市安排。
北交所总经理隋强表示,此前北交所围绕高质量建设市场课题展开调研,而业界普遍表达了北交所能够积极探索国际化业务的期望。
“有的北交所上市公司提出开启赴港二次上市,以丰富融资渠道、便利开展国际业务。”隋强表示,“有的在港上市公司也提出,明确“北归”上市方式,分享北交所发展红利。”
或正因如此,北交所与港交所的互通举措才有望得到进一步推动。
“内地、香港监管机构积极回应市场诉求,指导京港两所进行了多轮次的沟通协商,快速达成共识。”隋强称。
对于推进“A+H”上市安排,隋强认为此举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持续深化北交所改革、服务市场需求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拓宽内地和香港‘A+H’模式的惠及面,促进京港两地资本市场形成合力,便利更多企业借助两地市场加速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北+H”两地上市安排更多集中在一级市场的上市、发行层面,但两市场之间交易流通环节的互通可能性同样被业内所关注。
“受到美元加息影响,港股的流动性也处在历史低位,但是相比之下北交所因为市场规模较小,入市门槛较高,流动性比港交所还要差。”北京一家大型券商人士表示,“如果能够进一步在交易环节打破藩篱,显然有助于改善北交所的市场环境和估值状态。”
对于成立以来长期受困于流动性不足和低估值问题的北交所来说,引入更多“活水”对于改善市场环境确实尤为重要。
2023年以来,北交所的累计成交额仅有890.06亿元,分别仅为沪深两市同期累计成交的4.2‰和4.7‰。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北交所与港交所之间的互联互通畅想此前已有公开表态。
例如早在去年底第25届京港洽谈会金融合作专题活动上,隋强就曾表示“建立北交所与港交所之间的跨境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具备基础条件。”
彼时北京市代市长殷勇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均表示,将积极推动北交所和港交所加强合作。
因此,业内对于“北港通”呼之欲出的可能性也存有一定预期。
“伴随着北交所的做大做强,国际化发展是必经之路。”北京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中字头券商人士分析称,“沪深交易所诞生比较早,很长一段时间资本项下的跨境投融资创新较为有限,所以直到2014年才开通,但有了前面的试点经验,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北港通’机制的搭建可能会比想象中更早。”
在业内看来,先期通过上市机制互通来扩大市场规模,也将为后续的“北港通”机制创造基础。
“先从两地上市安排来建立合作,可能是一个更有可行性的开局,因为目前北交所的上市公司数量太少了,需要尽快扩大市场容量。”上述中字头券商人士称,“交易互动涉及到外汇、账户等多个方面,还需要进行测试,整体上要比两地上市更复杂,也需要更长时间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