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智宇
同比两位数的增长,销售首过百万。去年纷扰的汽车市场中,广汽丰田成了合资车企的一面旗帜,在销售上逆流而上。
然而,这位合资车企当中的“尖子生”,面对今年更加激烈的车市,也感受到了压力,并作出调整。
近日,有市场消息称广汽丰田提前终止了超千名员工合同,并依法给予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到了“N+5”。对此,广汽丰田方面于7月25日回应华尔街见闻,称本次调整是阶段性人员调整,调整对象为部分劳务派遣性质的员工,数量约一千人,不涉及正式员工。
广汽丰田表示,已同劳务派遣公司协商,确保受影响员工及时、足额获得经济补偿,也在积极协助被裁员工再就业。
另据广汽丰田官网信息,截至2023年6月,广汽丰田员工总数为1.9万人。此次涉及调整员工数占比约为5%。
广汽丰田方面强调,此次调整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对去年销量首过百万的广汽丰田来说,今年上半年它也与其他车企一样,感受到了市场的压力。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汽丰田累计销量约为45.28万辆,同比下滑9.48%。其中,广汽丰田在6月销售8.72万辆,同比下降13.5%,环比则增长18.5%。
在业内人士看来,广丰6月份成绩算是维持住了基本盘。东兴证券分析师李金锦指出,广汽丰田在6月份销量同比下滑较大,与去年6月实施购置税减半政策导致的高基数有关。6月广汽丰田表现稳健。
从具体车型来看,广汽丰田在部分产品上还保持着自己的竞争力。包括凯美瑞、汉兰达和赛那在内的三大旗舰车型,依旧占据广汽丰田销售的大头,上半年销售超18.46万辆,占总销量比例约40.77%。从具体车型品类来看,广汽丰田的SUV、MPV车型都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尤其是锋兰达、威兰达两款SUV产品在6月销量均过万。
对眼下燃油车依旧占据大头的广汽丰田等合资车企来说,阵痛在所难免。上半年,广汽丰田电动化车型销量约为13.77万辆,约占总销量的30.41%,略微有些逊色于中国市场同期32.4%的新能源渗透率。
一方面,在混动领域多年的投入,让丰田在混动技术上依旧保持着自己的优势。然而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比亚迪为首的自主品牌的迅速崛起,混动、纯电产品得到国人认可,让向来以技术、质量著称的丰田,也逐渐落入下风。
此外,随着更多车企推出纯电车型,混动车型不再是消费者的优先选项。这对广汽丰田的销量也造成一定冲击。
具体产品上,广汽丰田在新能源领域的主打车型还是电混为主,像前面提到的威兰达,就是搭载的丰田2.0L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系统。
纯电领域,丰田则迟迟未能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今年2月,广汽丰田曾宣布纯电车型bZ4X降价3万元,起售价16.98万元甚至低于自主品牌同级别的纯电车型,但未对销量有大幅提振。
汽车分析师朱玉龙认为,bZ4x降价却未能在销量上取得增长,表明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经超越了价格,更多依赖于技术优势、品牌形象。日系车企在面料转型挑战时,必然会做出像人员调整等战略调整。同时,需要在产品更新、技术研发和市场策略方面作出积极改变,以在新能源汽车大潮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对于丰田纯电电车的表现,丰田汽车现任社长佐藤恒治也有过反思。佐藤恒治认为,过往以日本总部为研发核心,将车辆直接在中国销售的模式可能是错误的。丰田计划今年在中国建立全新的研发体系,甚至可能将在华研发的产品出口到丰田其他市场。
也有熟悉广汽丰田的人士告诉华尔街见闻,作为一家全球销量过千万的车企,丰田在技术路线上一直是“多元化”,以适应全球多样化的市场。在电气化策略上,也会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来量身打造。
本土化研发也是很多跨国车企的选择。今年以来,包括宝马、奔驰等跨国车企在内,均明显将更多的研发、决策权放到中国。他们意识到,在新能源时代,过去那套从总部向中国导入车型、技术的模式不再有效,想要在全新的中国汽车市场里站住脚,需要更多本土化研发,以加强对中国市场的响应速度。
有合资车企高管就对华尔街见闻表示,过往外方引入车型到中国本土化生产,通常要半年到一年。新能源车型的开发速度明显比燃油车时代快上不少,开发流程从过往3-4年,缩短至一年半到两年左右。软件和技术迭代也明显加快。
同步地,则是要在中国构建起配套的新能源产业链。这对任何一家传统车企来说,均非一时之功。
面对销量短期下滑,以及转型的阵痛。想要今年再次冲击百万年销量,广汽丰田压力不小。但汽车市场的竞赛向来是场长跑,在意识到问题,做出应对之策后,这些传统车企巨头们仍有机会。重拾过去的荣耀,需要这些车企做出更多具体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