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胀重新加速?聚焦今夜重磅CPI数据

整体升核心降,该乐观还是该担忧?

美国6月通胀大幅降温,令市场普遍松了一口气。但7月份整体通胀可能重新加速,这可能迫使美联储9月再次加息吗?

北京时间今晚20:30,美国劳工部将公布7月CPI通胀数据。目前彭博社调查中值显示,经济学家预计:

7月总体CPI同比将从6月的3%加速至3.3%,如果预测准确,将是自2022年6月以来整体数据首次加速上升;总体CPI环比将上涨0.2%,与6月持平。

剔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增速预计将从6月的4.8%下滑至4.7%;核心CPI环比预计上涨0.2%,与6月持平。

7月总体CPI预计加速,很大原因在于此前使得通胀大幅放缓的基数效应,从7月份开始将产生相反的作用——美国CPI同比从去年7月开始从9.1%的峰值下滑,且此后连续12个月下降。

目前来看,市场对即将公布的CPI报告看法不一。

部分分析师更关注总体通胀以及同比数据。巴克莱银行的分析师认为,如果7月CPI符合他们的预期(总体CPI同比3.2%,核心CPI同比4.8%),这将支持他们关于美联储9月再次加息的基准预测。

不过他们表示,7月CPI只是9月会议之前公布的众多数据之一,如果8月数据疲软,最终可能盖过7月数据的影响。

与此同时,由于CPI即将失去基数效应带来的好处,华尔街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从同比CPI数据,转移到波动性更大的环比数据上(因此出现重大意外的可能性要高得多)

彭博经济分析认为,6月通胀数据可能会给美联储带来一些安慰,7月核心CPI预计将连续第二个月上涨0.2%,创下两年半以来的最小连续涨幅。并且核心CPI在去年8月和9月加速,未来几个月可能会回落。

7月降温项:二手车、酒店机票,住房通胀也在缓解

二手车已经在6月显示出降温势头。

截至今年6月,曼海姆二手车价值指数已较去年3月的峰值同比下降了11%以上,而CPI中的二手车项目仅较近期峰值下降了5%。SoFi投资策略主管Liz Young表示,曼海姆二手车指数通常领先零售价格大约两个月,这表明二手车项目将进一步降温。

这也是华尔街普遍的预计:

高盛对7月美国总体CPI和核心CPI的预计,均低于市场预期。该行预计7月份二手车价格将下降3.0%,新车价格将下降0.3%,反映出二手车拍卖价格下降以及汽车经销商促销激励措施的持续增加。

展望未来,高盛预计汽车生产正常化、库存增加和新车激励措施加大,将导致二手车通胀进一步下降,并预计二手车价格将在2023年12月同比下降10%。

瑞银预计,7月二手车价格将较大幅度下降,环比将下降1.6%,6月份为环比下降0.5%。

巴克莱银行预计,未来几个月二手车类别将进一步出现下降,7月份预计环比将下降1.0%。

除二手车之外,巴克莱和瑞银都预计,机票和酒店价格仍在降温,但降温幅度有所减弱。

瑞银在报告中表示,预计7月份机票价格的下降幅度相对6月份较小,7月份为下降3%,6月份为下降8%;此外,预计7月酒店价格将下降2.1%,与6月份基本持平。

高盛预计,季节性因素将对7月CPI中的服装和酒店项目构成压力,预计7月服装和酒店价格将分别下降2%,但高盛预计机票价格将上涨2.5%。

住房通胀方面:

高盛预计7月住房通胀将继续保持在当前水平附近(预计租金将上涨0.44%,业主等效租金将上涨0.47%),因新的租约与旧租约的租金差距将逐步缩小。

根据高盛预估,当前新旧租约的租金差距为3%,较之前7.5%的峰值已出现大幅回落。该行预计到2023年12月,住房通胀将放缓至同比5%,环比0.41%。

瑞银预计,7月CPI租金的上涨将继续逐渐放缓,因为自去年秋季以来,每个月的新租户租金都与疫情前持平或低于疫情前的水平。

其他方面,瑞银预计医疗服务价格将在10个月内第九次下降。

高盛预计医疗保险价格的持续下降,将导致7月份医疗服务价格回落0.3%。

加速项:油价、基数效应减退

美国6月总体CPI的大幅回落主要源于去年的高基数,2022年6月WTI原油曾一度上涨至120美元以上,促使美国总体通胀触及40多年来的高位。

而在去年6月之后,WTI油价持续下跌,仅在7月就一度跌至最低90美元附近,最低跌至12月的70美元附近。这意味着下半年高基数效应将减退,下半年的整体通胀预计将反弹。

WTI原油价格走势图

从目前来看,WTI油价于7月反弹至80美元之上。美国汽车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一加仑普通无铅汽油的全国平均价格为3.82美元,比7月份同期上涨了8%以上,即每加仑上涨了近30美分。

瑞银预计,美国7月CPI同比将增长3.2%,环比增长0.2%;核心CPI环比增长0.1%,同比增长4.7%,总体而言低于市场预期。

但瑞银同时预计,美国8月CPI将环比增长0.7%,同比增长3.8%。该行表示:

除非近期原油价格的上涨势头迅速逆转,否则8月份整体CPI可能会大幅上升。

整体升核心降,对美联储政策影响几何?

市场似乎对这个问题出现了一些分歧。

乐观的观点认为,如果7月总体CPI和核心CPI环比都如预期增长0.2%,通胀将符合逐步降温的趋势——要实现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通胀月环比应为0.2%(部分月份应为0.1%)。

对于未来几个月的核心CPI,瑞银预计,随着季节性因素的通缩力量消失,核心CPI环比涨幅将在整个秋季有所回升。尽管如此,由于租金价格趋势下降、二手车价格下跌、供应状况缓解以及工资增长放缓带来下行压力,预计核心CPI涨幅将在今年剩余时间内保持在0.2%-0.3%的范围内。

瑞银预计,未来几个月,美国整体CPI同比将上升,而核心CPI同比将下降

高盛观点与瑞银一致,预计未来几个月核心CPI环比将保持在0.2-0.3%的区间,反映出住房通胀持续温和、二手车价格走低,以及随着劳动力需求继续放缓,非住房服务通胀放缓。

尽管7月整体CPI预计反弹,瑞银在报告中表示,对于美联储来说,7月份的CPI数据应该是另一个受欢迎的消息:

如果CPI接近我们的预期,将支持一些官员关于额外加息不必要的观点,至少目前是这样。

天达财富投资(Investec Wealth & investment)首席投资策略师Chris Holdsworth认为,7月份通胀同比上升不太可能意味着通胀降温趋势将持续逆转。他强调,PPI仍然是CPI通胀的关键领先指标,可能会影响未来几个月的通胀轨迹。

彭博经济分析认为:

“劳动力市场正在降温,为最具粘性的通胀类别提供了抑制通胀的动力,这种情况应该会持续到今年剩余时间。FOMC 7月份的加息可能是一段长时间暂停之前的最后一次加息。

当然,分析师们也都强调,除7月CPI报告,美联储9月会议之前,还会有一份非农报告和一份CPI报告出炉。

担忧的观点主要是列举克利夫兰联储发布的Inflation Nowcasting(通胀临近预测),该预测预计,7月整体CPI环比将增长0.4%,同比增长3.4%。更重要的是,其还预计8月份整体CPI将增长0.6%,同比增长3.9%。7月和8月的核心CPI环比都将以0.4%的速度增长。

分析认为,如果克利夫兰联储的预测准确,意味着第二波通胀似乎即将到来,这完全出乎市场预料,将增加美联储关于通胀之战尚未结束的担忧。

当然,分析指出,尽管克利夫兰联储的通胀即时预测是有用的,有时比其他通胀预测更准,但最近几个月它们往往高估了通胀。

但也有分析认为,历史表明,通胀是顽固的,一旦通胀上升,其持续时间可能会比预期更长,所以不要指望美联储会很早宣布“任务完成”。

对于美联储来说,也许接下来更重要的问题是,高利率水平将维持多久。

上周五在非农数据公布后,芝加哥联储主席Goolsbee就表示,美联储和投资者现在不应该争论峰值利率是多少,或者还需要加息多少次,而应该开始考虑高利率水平会持续多久。

穆迪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Mark Zandi)告诉CNBC:

“我们可以确信,通胀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我认为我们不应该过于自信。”

赞迪认为,至少最近的趋势应该能说服美联储停止加息。他表示:

“如果通胀按预期发展,就足以说服美联储至少在总体上不再进一步加息。不过,降息的门槛很高,因为通胀并不温和,仍高于目标。他们会等到绝对确定通胀将回到目标水平后再开始降息。

市场影响

摩根大通对今晚CPI市场影响的情景分析如下:

  • 5%概率:总体CPI环比上涨0.4%或更高

标普500将下跌1.75%-2%。这将推动债券收益率走高,其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创52周新高,达到4.24%,目前为4.02%。债券波动率的飙升可能会拉高波动率指数,引发风险资产抛售,因为市场将重新定价更高的美联储峰值利率。

  • 22.5%概率:总体CPI环比上涨0.2%-0.4%之间

标普500将下跌1%-1.5%。这一结果可能会扰乱市场关于通胀降温的看法。

  • 45%概率:总体CPI环比上涨0.2%

标普500将上涨0.25%-0.5%。这是市场普遍预期,将支持通胀持续降温的说法,并且不太可能改变市场对美联储将于9月暂停加息的看法。虽然这将是积极的,但随着市场将焦点转向杰克逊霍尔年会(8月24日至26日),寻求获得美联储加息意图的确认,这一影响可能会逐渐减弱。

  • 25%概率:总体CPI环比在0.1%-0.2%之间

标普500将上涨1%-1.5%。这将巩固通胀持续降温的说法,并可能引发这样的观点:美联储可能更接近宣布通胀“任务完成”,因为三个月的趋势将同比降至2%左右。“任务完成”的结果意味着降息时间早于预期。

  • 2.5%概率:总体CPI环比低于0.1%

标普500将上涨1.5%-2%。这将加强通胀持续降温的说法,短端利率将下跌,这将普遍支持股市,特别是科技股/周期股。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