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股科技股近期的疲软表现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指出,前期过快上涨、软件&半导体板块相对平淡的二季报,叠加国债收益率上行,共同导致美股科技股近期疲软。未来再次上行需要等待更多业绩层面加速的证据,但下探空间亦大概率有限。

前期过快上涨带来较高市场预期计入、软件&半导体板块相对平淡的二季报等,叠加国债收益率上行,共同导致了近期美股科技板块的疲软表现。短期维度,企业IT支出自底部缓慢复苏、消费电子等半导体下游需求偏弱、AI在2B市场循序渐进导入等,均使得美股软件&云计算、半导体&硬件板块业绩短期更多呈现U形复苏,而非V形反转,市场再次上行需要等待更多业绩层面加速的证据,但下探空间亦大概率有限,互联网板块是短期最理想配置选项。

中期维度,基于欧美宏观韧性的基准假设,我们判断,自Q3开始,美股科技板块已经进入逐季业绩上行周期,未来4~6个季度,板块业绩有望持续向上,同时2024年业绩增速有望较2023年显著加速,支撑对市场的持续乐观看法。板块层面,我们的偏好顺序依次为:互联网、云计算&软件SaaS、半导体&硬件。

▍近期回顾:美股科技股表现疲软,软件、半导体尤为突出。

数据显示,二季报发布后的交易日,除了当季业绩显著超预期的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以及少数软件SaaS企业外,美股大部分科技公司出现明显下跌,例如微软、高通、AMD、苹果等企业,并显著跑输同期的市场基准(纳斯达克指数);最近2周,标普信息技术板块累计下跌5.5%,半导体(SOX)、软件指数(IGV)累计跌幅接近10%。我们判断,过高市场预期、平淡二季报为主要触发因素:

1)市场层面,惠誉对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美国国债集中供给、近期良好的宏观数据等,共同推动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行,并相应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下行,以及市场风格向更具性价比的顺周期板块切换;

2)企业层面,欧美企业IT支出虽底部企稳、但难言快速复苏,半导体下游市场需求低迷导致库存出清一再后延,AI在2B场景的落地及财务贡献并非立竿见影等,导致美股科技板块二季报整体表现平淡。

短期判断:市场上行需要等待更多业绩加速证据,但下行风险亦有限。

行业层面短期变化、企业业绩趋势等,有助于为市场短期走势判断提供一些可行的思路。短期维度,我们判断软件&云计算、半导体&硬件板块仍将受到企业IT支出缓慢恢复、下游需求弱复苏、AI进展循序渐进等因素的约束和拖累,企业业绩虽呈现向上改善趋势,考虑到前期市场乐观预期的较多计入,短期较难超越市场预期,但考虑到未来4~6个季度相对清晰的板块业绩上行周期,我们判断市场下行的风险亦较为有限。美股互联网巨头业绩增速已从Q1开始触底反弹,短期有望逐季稳步向上、且估值较为合理,兼具进攻防御属性,是短期最为理想的配置方向。

中期展望:未来4~6个季度进入业绩上行周期。

宏观层面,我们以市场主流预期为基准假设,即:经济不衰退或温和衰退,政策利率“higher and longer”。我们判断,自Q3开始,美股科技板块已经进入逐季业绩上行周期,未来4~6个季度有望持续向上,同时2024年业绩增速有望较2023年显著加速:

1)半导体&硬件,目前全球半导体行业已经跨过库存的高点,我们预计2024年欧美云厂商CAPEX增速将恢复至双位数以上,同时windows 10在2025年的EOL将带来全球2024年商用PC换机潮;

2)软件&云计算,本轮企业云计算需求优化已接近尾声,市场对软件板块增速预期下修亦较为充分,云计算、软件作为典型的顺周期板块,宏观预期的改善,有望使得板块业绩增速在2024年出现显著加速;

3)互联网,美股互联网巨头以电商、广告为主的商业模式,将持续受益于宏观预期的改善,以及通胀数据的持续回落,叠加生成式AI等技术融入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我们预计美股互联网巨头业绩有望持续向上。

后续关注:AI进展、尾部风险等。

进入下半年,宏观层面的因素之外,科技板块仍有诸多的事件&事项需要紧密跟踪和关注:

1)公司财报,进入8月下旬,部分重点半导体、软件企业财报仍非常重要,需要重点关注AI算力&货币化、企业IT支出等层面的表述和趋势性变化;

2)AI进展,包括谷歌(多模态模型发布)、高通(混合式AI芯片)、特斯拉(自动驾驶、机器人进展)、AMD(AI芯片竞争格局)、微软(copilot商业化效果)等相关重点事项;

3)政策监管,9月的谷歌搜索反垄断诉讼,以及下半年欧美在AI领域的可能监管细则调整&落地等。

宏观经济韧性、AI产业浪潮构成了今年美股科技股大幅向上的主要支撑,后续相关的尾部风险亦需要重点关注,包括:通胀再次抬头风险,以及短期应用场景落地缓慢、2B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芯片供给瓶颈消除后订单自然回落等AI相关产业风险等。

本文作者:陈俊云 许英博 贾凯方 刘锐 高飞翔,本文来源:中信证券研究,原文标题:《前瞻|如何看待美股科技股近期的疲软表现》

分析师

陈俊云 执业证书编号:S1010517080001

许英博 执业证书编号:S1010510120041

贾凯方 执业证书编号:S1010522080001

刘锐    执业证书编号:S1010522110001

高飞翔  执业证书编号:S1010523060003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