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部环境仍然未改颓势的背景下,小米交出了一份超出市场预期的财报。
小米集团在8月29日发布的二季报显示,其二季度营收673.55亿元,超过市场此前预期的651.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51.4亿元,同比增长147%。
从整体盈利情况来看,上半年小米经调整净利润为84亿元,这已经接近去年全年经调整净利润水平。
一个令投资者惊诧的指标,是小米二季度末的现金储备达到1132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在手机市场低迷,同时还在一边造车一边推进大模型的情况下,小米手头现金继续增加表明,小米的经营模型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其“规模与利润并重”的新经营策略具有持续性,并且能够为它接下来抢占新时代浪潮的创新高地,奠定基础。
正如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沟通会上所说,小米经营业绩出现质变,主要是内因。在各项能力上,小米都有提升,这使得小米经营业绩的改变不只是季度的改变,而会是持续的变化。
多业务板块均衡发展
面对今年大环境带来的挑战,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小米投资者日上首次提出,将开启“规模与利润并重”的新经营策略。
事实证明,这一策略具备前瞻性,并且已经在过去两个季度取得了实际性、持续的成果。
卢伟冰认为,通过坚决执行“规模与利润并重”的经营策略,小米的各业务条线实现了非常均衡的发展。
财报显示,小米的营收和盈利状况持续改善。其二季度收入673.55亿元,环比增长13.2%;调整后净利润达51亿元,环比增长59%。此外,毛利率也从一季度的19.5%进一步提升至21%。
分业务条线看,各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也持续提升。手机业务,在一季度毛利率重回10%,达11.2%之后,在二季度进一步提升至13.3%,这较去年同期提升4.7个百分点。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毛利率17.6%,也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这二者均创下历史新高。互联网业务方面,则实现了74.1%的毛利率,表现优异。
卢伟冰以IoT业务举例称,小米不仅仅一个品类在爆发,而是所有的品类都在爆发,说明小米整个能力是比较均衡的。像平板业务,两年前重新从零开始做起,在二季度已在中国地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排名也提升至前三。
各业务条线均衡发展,取得进步的同时,是小米在组织能力上有了进一步提升,甚至可以说是质变。
卢伟冰指出,在包括产品能力、管理能力、费用控制能力等等能力上,小米都进行了提升。这种体系的能力,小米会持续建设,并且卢伟冰相信,接下来小米还会有更多能力释放出来。
从财务数据也可以看到,剔除新业务投入费用后,小米核心营业费用为8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了超过10个亿人民币。
体系能力的重新构建,也会让小米长期受益,并持续反映到财报当中。
高端化破局解困境
在财报发布前夕,雷军在“2023年度演讲”中强调,“高端化是小米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生死之战”。
雷军也回忆,过去三年,经过百亿投入、几万人的努力,小米终是在高端化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死磕高端化,是小米“规模与利润并重”的另一面。在持续承压的大环境下,小米要寻找到让自己走出困境的出路。
多家机构的数据表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仍处寒冬之中。Canalys数据显示,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跌10.1%,环比下滑4.3%,已是连续六个月出现同比下滑。至于全年,Omdia预测,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下跌5.2%。
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高端市场成为二季度唯一增长的细分市场。无论是OPPO、vivo,以及荣耀、华为,都在高端旗舰的路上持续发力。这也是小米突围的一条重要赛道。
小米在二季度高端化也在稳步推进,并且体现在了毛利率上。财报显示,小米二季度手机平均售价(ASP)达到1112元,同比增长2.8%;高端化在中国市场效果尤为显著,ASP同比增长了超过24%。
小米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林世伟透露,二季度,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高端手机的销量,占整体销量的20.1%。这也带动小米智能手机毛利率连续2个季度提升,并在二季度再创历史新高。
市场调研机构数据则显示,今年二季度,在中国大陆地区,小米智能手机销量在人民币4000-6000元价位段市占率同比提升6.2个百分点,达12.7%。高端机的销量占比也提升了3.3个百分点,至20%。
卢伟冰则表示,小米会坚持做高端化,并把中国区域高端化成功的经验也推广到全球去。
经过过去三年对高端化的探索与沉淀,高端技术和品牌能力的释放带动小米高端智能手机占比稳步提升,小米也形成了自己独特且稳定的竞争优势。
千亿投资加码未来科技
坦率地说,过去两年多市场的持续承压,小米能够在高端化上突破已是不易,然而小米不甘只是如此。它希望在技术上持续投入,让自己从过去的追随者、追赶者,逐渐成为引领者。
按照小米的规划,从2022年至2026年,小米的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
卢伟冰也在业绩会上提及,在去年小米经营压力非常大的时候,雷军坚决提出,小米一定要坚定地投资未来。只要投资未来、投资技术,在环境好的时候,小米就一定是回归最快的一家。
此前,雷军也提出了升级小米的科技战略,选择对人类文明有长期价值的技术领域长期持续投入。
目前,小米已经布局12个技术领域、99个细分赛道。在研发支出上,小米的研发支出为46亿元,同比增长21%。预计2023年小米全年的总研发投入将超过人民币200亿元。
人工智能(AI)是重中之重,在“长期布局人工智能、全面发展大模型”理念的指引下,小米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在财报中,小米也强调,AI是小米长期投入的底层赛道。自2016年组建AI团队以来,经过7年6次扩展,小米AI团队已超3000人,逐步建立了视觉、语音、声学、知识图谱、NLP、机器学习、多模态等AI技术能力。
小米自研大模型目前已正式亮相。聚焦轻量化、本地部署,小米自研的13亿参数的端侧模型已经在手机端跑通,部分场景效果媲美60亿模型在云端的运算结果。
卢伟冰透露,自8月14日宣布小爱同学大模型版本开启邀请测试以来,已经超过18万人申请参与测试。同时小米未来不断的去扩大大模型的规模、探索端云结合,多模态融合的解决方案。
随着小爱同学和MIUI、AIoT、机器人、汽车等进一步结合,AI将与小米构建的生态圈紧密融合,并持续改善小米的产品体验。这会是小米在全新的技术时代,成为引领者的关键所在。
持续技术力的迭代和进步,产品力的进化和发展,是一家科技公司能够在充满挑战、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始终向前发展的底气与信心所在。
正如雷军所说,只有认知突破,才能带来真正的成长。先行一步的小米,也将会在不断突破自我中,走得更快、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