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

中信建投策略陈果、何盛
中信建投指出,指数大跌后震荡调整的同时连板强势,通常是市场前期主线已经回调一段时间,这时部分资金流入其它个股,打造出连板效应,这种连板效应可以视为行情新周期的启动信号。

核心观点:

近期市场弱势延续的同时部分个股的连板效应却十分强势,通过构建连板效应的衡量指标我们发现9月以来的这种背离在历史上也是比较突出的,类似2018年10月。这种现象反映资金预期市场虽然表现弱势但无大跌风险,同时这种连板的赚钱效应可能扩散至其它板块。统计来看,背离发生的后两个月沪指涨幅平均数为2.33%,中位数为2.47%,这种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对中期而言是偏多的信号。

市场弱势而连板强势的类型及潜在机理

市场弱势而连板强势的主要类型有两种:(1)指数下跌而连板强势,通常是市场主线阶段性见顶回落的同时,部分资金流入其它个股,打造出连板效应,因而这种连板效应可以视为主线资金的承接;(2)指数大跌后震荡调整的同时连板强势,通常是市场前期主线已经回调一段时间,这时部分资金流入其它个股,打造出连板效应,因而这种连板效应可以视为行情新周期的启动信号,而不仅是主线赚钱效应的扩散或补涨。而市场弱势而连板强势的潜在机理如下:(1)反映资金预期市场虽然表现弱势但无大跌风险;(2)连板效应的实现反映市场合力确有做多意愿;(3)龙头个股的连板存在示范效应,在打开了市场短线的新高度后,连板的赚钱效应可能扩散。

市场弱势而连板强势的可比案例

2018年10-11月和当前情形最为相似,都是在第二波政策底后出现了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的背离(对应上述第二种类型)。当时的标志性个股是恒立实业,在10月20日重组相关的监管政策调整后启动行情,最终录得17天14板。虽然期间经历过停牌核查、关注函等风波,但随后仍然强势涨停。而这一连板效应后来扩散到了11月的创投概念,市北高新、光洋股份等个股模仿了恒立实业的连板走势。最终这一连板效应扩散到了5G概念,并和大盘共振打造出了东方通信的67天29板。

如何理解本次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

当前情形对应上述第二种类型,即前期主线板块(AI和中特估)回调一段时间后,以华为概念为代表的热点板块出现了短期涨停天数极多的个股。复盘历史上市场弱势而短线赚钱效应不降反升的月份,其后两个月上证指数涨幅的平均数为2.33%,中位数为2.47%,这种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往往意味着市场情绪即将见底。参考2018年,最理想的情况是市场及时有新热点跟进,这样赚钱效应将继续扩散至其他板块,如果新主线形成则将演变为空间更高、持续更久的行情。

一、引言

9月份以来,在弱势的市场环境下,以华为概念为代表的热点板块却表现出了较强的赚钱效应,甚至诞生了捷荣技术的21天16板,与此同时ST板块也在*ST西发和*ST泛海的引领下不断创出阶段新高,这一现象引发了投资者对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背离的讨论。本文旨在通过复盘历史可比案例,回答下列问题:市场弱势而连板强势的机理是什么?市场弱势而连板强势后,市场一般如何表现?如何理解当前市场的异常背离?

二、市场弱势而连板强势后,市场如何表现?

连板强势的潜在机理

我们定义市场弱势为指数月度级别的下跌,或大跌后的震荡整理(指数月度涨幅<1%);定义连板强势为月度涨停天数靠前个股的涨停天数相对上月增长,那么市场弱势而连板强势通常表现为(1)指数下跌而涨停天数小幅增长(甚至大幅增长)以及(2)指数大跌后震荡整理同时涨停天数大幅增长。

市场弱势而连板强势的主要类型有两种:(1)市场主线阶段性见顶回落的同时,部分资金流入其它个股,打造出连板效应,对应上述表现(1),因而这种连板效应可以视为主线资金的承接;(2)市场主线已经回调一段时间(期间难有持续赚钱效应的板块),这时部分资金流入其它个股,打造出连板效应,对应上述表现(2),因而这种连板效应可以视为行情新周期的启动信号,而不仅是主线赚钱效应的扩散或补涨。

市场弱势而连板强势的潜在机理如下:(1)反映(参与连板行情的这部分)资金预期市场虽然表现弱势但无大跌风险;(2)连板效应的实现反映市场合力确有做多意愿,而这种做多意愿将率先体现在最容易拉升的个股身上;(3)龙头个股的连板存在示范效应,在打开了市场短线的新高度后,将会有一批个股模仿/对标前期龙头走势,意味着连板的赚钱效应可能扩散。

基于数据统计的经验

为了量化每个月市场的连板效应,我们第一步筛选出两市每月涨停天数前10的个股(统计剔除了当年上市的新股和年末年初风险警示板的个股),因而允许了断板后继续连板的赚钱效应;第二步,我们基于这10只个股计算以下三个指标:max1(排名第一个股的涨停天数)、max5(排名前五个股涨停天数之和)以及max10(排名前十个股涨停天数之和),其中由于max10包含了更多个股(受个股异常值的影响较小),因而能够更稳健地衡量市场的连板效应,而max1和max5可以作为参考辅助我们认知市场的连板情况;第三步,我们基于当月Δmax10(max10和上一个月的差值)和上证指数涨幅筛选了2012年以来市场弱势而连板强势的月份,并统计了其后一个月和两个月(累计)指数涨幅的情况。

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种(显著的)背离绝非常态,一年一般最多1-2次,有些年份甚至都不会出现这个现象。在我们的统计中,连板效应对于大部分的月份而言还是同步指标,即大盘上涨对应月份的连板效应要强于上一个月,大盘下跌对应月份的连板效应要弱于上一个月。统计发现,在出现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背离的随后一个月,沪指涨跌各半,虽然涨幅均值1.18%为正,但胜率较低;而在出现这种背离的随后两个月,沪指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上涨的(除了18年的前三次背离),涨幅平均数为2.33%,中位数为2.47%,胜率是相当高的。因此,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背离可以作为市场季度级别反转的有效指标。这说明在没有超预期利空的前提下,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往往意味着市场情绪即将见底。而在不断有超预期利空的市场环境下,则可能会经历一次又一次抱团连板的“破灭”(例如18年的前三次背离)。

此外,从Δmax10来看,近年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背离的强度达到今年9月这个级别的,只有21年3月(碳中和)和18年11月(创投),以下本文也将详细分析这两个案例。

基于典型案例的经验

2018年10-11月和当前情形最为相似,都是在第二波政策底后出现了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的背离(对应前文第二种类型)。当时的标志性个股是恒立实业,在10月20日重组相关的监管政策调整后启动行情,虽然期间经历过停牌核查、关注函等风波,但随后仍然强势涨停(更说明了当时资金情绪已经处在底部,做多热情难挡)。最终恒立实业录得17天14板,以11连板强势打破了此前市场6连板的高度,标志着短线行情新周期的确立。而这一连板效应后来扩散到了11月的创投概念,市北高新(12连板)、光洋股份(11天10板)等个股模仿了恒立实业的连板走势。最终这一连板效应扩散到了5G概念,并和大盘共振打造出了东方通信的67天29板。

这种背离同样发生在市场大跌后筑底过程中的,还有2022年的10月(代表个股是信创概念的竞业达)和12月(代表个股是信创+数字经济的英飞拓、疫后复苏概念的西安饮食),随后我们就迎来了今年年初的牛市。

此外,虽然市场环境略有不同,但2021年3月的碳中和行情仍然十分值得借鉴。碳中和行情启动于3月2日,对应2月17日以来蓝筹股泡沫破裂的后半程,可以看作对应前文中第一种类型的背离,即碳中和主题承接了部分从“茅指数”中流出的资金。其中,连板效应的扩散路径大致为:从第一波行情“身位龙”中材节能的7连板,到第二波行情“卡位龙”华银电力的7连板,最终演变为第三波行情“总龙头”顺控发展的15连板(自开板后算起),期间大量碳中和个股一个月涨停5-9次,丰厚的连板效应和同期弱势的大盘形成了鲜明对比。市场随后进入两个月的震荡整理(期间也有新题材的发酵,例如二胎概念等),并于5月迎来回升。

三、另一个视角:市场弱势而ST强势后,市场如何表现?

另外一个当前投资者普遍关注的现象是今年6月以来ST板块的“独立行情”,其间也有*ST泛海、*ST西发等走势极强的连板个股,那么这种ST强势和市场弱势的背离,对市场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回顾近几年的行情,ST板块常常逆市启动,而大盘将在其走强一段时间后阶段性见底,其中18年和21年ST板块的走强其实伴随着前文讨论的非ST个股连板效应的走强。

为了更好对比本次行情和历史行情,我们统计了这几个案例中ST板块从开始相对走强到大盘见底期间相对沪指的涨幅以及持续时间。从ST板块超额收益持续时间的角度上看,本次大盘已经满足了见底的时间,只不过本次ST板块的超额收益相对低一些。

四、如何理解9月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

事实上今年在9月的这次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的大幅背离之前,5月就发生过一次大幅背离(幅度略逊于此次),只不过那次对应着前文提到的第一种类型背离,即两大主线AI和中特估资金的承接,代表个股是杭州热电等。

而当前情形对应着前文提到的第二种类型背离,即前期主线板块(AI和中特估)回调一段时间后,以华为概念为代表的热点板块出现了短期涨停天数极多的个股。复盘历史上市场弱势而短线赚钱效应不降反升的月份,这种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往往意味着市场情绪即将见底。而参考2018年,当前最理想的情况是市场及时有新热点跟进,这样赚钱效应将继续扩散至其他板块,如果新主线形成则将演变为空间更高、持续更久的行情。

本文作者:中信建投策略陈果、何盛,本文来源:CSC研究权益策略团队,原文标题:《【中信建投策略】如何理解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市场策略思考”之十二》

本报告分析师:

陈果 SAC编号:S1440521120006

何 盛 SAC编号:S1440522090002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