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7日,来自湖南的21岁学生秦舟注册加入了豆瓣,并写下网名“海漄”。
此后12年中,他的豆瓣书影音档案中,有了231本阅读书籍纪录,以及158部电影观赏纪录。
纪录显示,秦舟阅读过的书籍大多都是科幻类、悬疑类和历史类作品。许多书籍留下了他的评注。尤其是有一些科幻类书。
12年后的10月21日,笔名“海漄”的秦舟在成都获得科幻小说的大奖雨果奖,而他的另一个身份也就此披露,招商银行员工。
中国科幻小说界,历来常见“业余”作者“双拳打败老师傅“的场面。
前有电厂工程师刘慈欣“逆袭”,中有国家级基金会工作人员郝景芳“破壳而出”,而如今银行一线员工的崭露头角,似乎坐实了这个领域的“不拘一格降人才”。
科幻是最美的风景
资料显示,海漄生于湖南湘潭,大学毕业后到深圳从事金融工作,迄今已11年。目前海漄就职于招商银行深圳分行,是一名零售信贷客户经理(房贷)。
据说,海漄从小热爱科幻。
在获奖感言中,海漄表示,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故乡的书店就在他脑海中搭建了一个只属于他个人曲径通幽的自然花园,这个花园里,科幻是最美的风景。
2012年前后,海漄开始利用空闲时间写科幻小说,但他将这次尝试定义为“玩票”,因为工作太忙,那部作品并没有写下去。直到2016年前后,他才重新开始写作,并于2019年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血灾》。
其后,海漄又发表了《龙骸》、《走蛟》、《尽化塔》、《江之怒》等作品,而他的《时空画师》,则是今年唯一入围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的中国作品。
靠自律忙中抽空写作
在聚光灯下的海漄目前已是中国科幻文学界的新秀;但在现实生活中的海漄,更多是作为一名招商银行深圳个贷部员工存在。
众所周知,银行的一线员工大多时候都很忙:做不完的开门红;开不完的晨会、夕会、总结报告会;平时加班到10点,周末指不定还得加班……
因此在听闻海漄在这种工作状态下还能创作出能获奖的高质量文章后,一些饱受加班文化之苦的银行同业无不感到震惊。
不过从海漄的采访资料来看,加班是逃不了的,只不过是挤出时间罢了。
海漄表示,他没有特别耗费时间的其他爱好,空闲的时候大多宅在家里,这才能挤出一些创作的时间。
实际上,工作之余留给他写科幻的时间并不多。晚上11点才能到家是一种常态。星期六、星期天也经常要加班。
但是,他晚上回家以后,把别人可能用来刷手机或者看短视频的时间花到了写作上。在工作中养成的自律和目标感,也帮助了他。
热爱历史、科幻小说
在作品获奖之前,海漄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和普通大众一样玩社交平台。因此一些社交平台上也留下他的热爱科幻的印记。
豆瓣显示,海漄于2011年7月17日加入豆瓣。其书影音档案中,阅读书籍达231本,看过电影158部。而阅读过的书籍大多都是历史类和科幻类作品。
本次海漄的获奖作品《时空画师》,就是从故宫博物院闭馆日惊现“幻影”开始,将历史、推理、科幻相结合,追溯了一幅虚构的名画创作以及“当时”的朝野权力斗争故事。
这种在历史悬疑里穿插点科幻元素,可以说和其阅读偏好息息相关了。
文字记录爱好与现实的碰撞
海漄读书有在豆瓣写点评的习惯。有些点评展示了他对科幻作品的看法:
比如2020年5月4日,海漄在点评《你一生的故事》时写道:“科幻到底还是点子文学,概念诠释强到了一定程度,故事也就不重要了。”
比如2020年7月5日,海漄在点评《梦歌》时写道:奇幻好看过恐怖,恐怖好看过科幻。
有些点评则也在不经意中展露了他在写作时期的生活、心理状态。
2019年12月12日,海漄在点评《群星》时写道:也许庸碌的生活使人现实,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加班回家,阳台上仰望星空的欣喜渐渐不如城市夜景带来的安全感。而放下这本书,两者竟奇异地交融颠倒了过来。
2022年7月25日,海漄在点评收纳了本次获奖作品的文集时写的是:“希望爱好不要被工作打断,目前这种状态就挺好”。
海漄在获奖感言中说:“在我小的时候,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故乡的书店就在我脑海中搭建了一个是属于我个人的,曲径通幽的自然花园,在这个花园里面,科幻是其中最美丽的风景,现在我离开了故乡,在一个大城市做着一份非常平凡但是很繁忙的工作,我们需要忠于理想,也需要面对现实。”
而前述这些简短的文字也穿越时空,和海漄的获奖感言遥相呼应。
同事纷纷关注
在雨果奖的颁奖典礼上,海漄是穿着招行的行服上台领奖的。这样的穿着也相当特别。
而他获奖的消息也在忙忙碌碌的银行圈激起千层浪。他的得奖消息得到了一些同事、同行的转载、转发。
这个人名和背后的故事也开始在圈内流传,毕竟,在忙碌的生活之外,写小说得大奖,在许多金融人看来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或许,一位招行的中层员工的朋友圈更能概括这种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