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反向、个股、波动性....美国ETF已经“卷出天际”

分析称,ETF结构早已脱离了被动的特性。它现在被用来打包各种各样的主动策略,或者打包各种各样的金融风险。如果ETF真的以这种方式发展下去,对投资行业和金融市场来说都将是相当具有破坏性的。

美国ETF数量激增,且结构越来越复杂,引起了诸多业内人士的担忧。

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里,美国ETF的数量增长了6倍多,达到4845只以上。上个月美国新发ETF数量激增,是有史以来发行最繁忙的月份之一。而且几乎没有放缓的迹象:今年10月,又发行了42只,几乎平均每个工作日发行两只。

数据提供商ETFGI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球ETF总数突破了1万只大关。相比之下,全球只有大约5000只真正具有流动性的股票。

早在2016年,当时的先锋集团首席执行官Bill McNabb在参加一个ETF会议时就请求大家保持克制。他警告说,如果ETF的扩张速度不放缓,后果可能是可怕的。

他说:

“感觉这个行业每30秒就推出一只(新的)ETF。这就像20世纪80年代的共同基金,而所有这些基金的结局都不太好……我们必须非常小心。如果我们作为一个行业走得太远,人们就会对最初的ETF结构产生怀疑。有些ETF结构很复杂。

虽然许多最新发行的ETF都非常不错,比如Capital Group和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的两支短期债券ETF、Avantis的一只大盘股美国股票ETF,以及贝莱德的一些目标日期基金,但多数基金正变得越来越难以看懂:

比如几只反向押注特斯拉和英伟达的、杠杆率为200%的ETF

只专注于单一股票、针对支付公司Block的期权卖出ETF(该公司已经为特斯拉、苹果、英伟达和Coinbase等公司提供了类似的ETF);

包括几只追踪以太坊工具在内的少数加密ETF

还有,“REX FANG & Innovation股票溢价收益ETF”,一看名字就知道,里面塞了好几个最能刺激投资者的术语,如FANG(最热门的科技股)、Innovation(科创),但它实际上是一种备兑看涨期权策略(由期货多头和以此为标的的看涨期权空头组成)。

ETF结构早已脱离了被动的特性

关键在于,新一代成立的ETF的业绩记录,并不让人鼓舞。

Itzhak Ben-David、Francesco Franzoni、Rabih Moussawi、Byungwook Kim等学者去年发表了一篇杀手级论文,他们在研究了1993~2019年在美国交易的ETF后写道:

“早期的ETF投资于基础的宽基类指数,因此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多样化,而最近的ETF则追踪小众投资组合,收取高额费用。引人注目的是,专业化ETF在成立前5年里,平均亏损了约30%(经风险调整后)。这种表现不佳不能用高费用或对冲需求来解释。相反,它是由发行时标的股票的估值过高所驱动的。

……总体而言,我们的研究结果为过去30年中最具变革性的金融创新的演变提供了新的叙述。早期的ETF降低了交易成本并提供了多样化。专业化的ETF也搭上了金融创新的顺风车,但它们主要是在争夺追求业绩的投资者的注意力。因此,平均而言,专业ETF的表现令投资者失望。”

在这损失的30%中,约有3个百分点是由于它们的费用大多较高,27个百分点是由于糟糕的业绩。

几位学者认为,ETF发行人通过设计迎合投资者对未来高回报预期的产品来吸引投资者的关注。过去30年最重要的金融创新,原本是为了促进成本效益和多样化,但也提供了一个平台来迎合投资者的非理性预期。

此前就有分析称,ETF结构早已脱离了被动的特性。它现在被用来打包各种各样的主动策略,或者打包各种各样的金融风险。这一点在美国尤为明显。除了税收优势,美国投资产品越来越多地通过各种在线投资平台和理财顾问进行分销 (所以类似股票的ETF有优势)。

这也是为什么ETF数量激增的原因。

对金融市场将极具破坏性

从理论上说,即便是普通散户投资者也能建立起10年前还属于大型机构的投资组合,甚至对冲基金也有了一个强大的新工具箱,例如,桥水基金最新提交的13F文件,披露的10个最大头寸中,有3个是ETF。

分析指出,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仅仅因为有能力,就认为他们应该尝试模仿一个复杂的资产配置模型,这也不是一个好主意。

摩根大通的Jan Loeys最近在一份报告中写道,长期投资者(无论是散户还是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实际上不需要这两种以外的资产:全球股票和本地债券。

“我们的行业似乎确实喜欢复杂而厌恶简单。金融世界越复杂,经理、分析师、交易员、顾问、监管机构和风险管理人员就越觉得自己增加了价值,并期望得到报酬。但对于金融服务和产品的最终买家来说,让事情变得简单有很多好处。

尽管如此,将日益复杂的策略、交易工具和风险溢价打包似乎是目前的大方向。

业内人士担忧,如果ETF真的以这种方式发展下去,对投资行业和金融市场来说都将是相当具有破坏性的。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