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专栏 | 中国式供应链减排之困

企业碳排放主要分为三个范围,分别是企业运营产生的直接排放(范围 1)、企业外购能源产生的间接排放(范围 2),以及来自企业价值链上下游的其他间接排放(范围 3)。在全球范围内,对于范围1和范围2的排放范围及测定比较清晰,与供应链ESG管理紧密相关的范围3碳排放数据则成为各界关切。

然而,根据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近日发布的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年度报告显示,总体而言,在目标设定、减排行动和绩效评估方面,很多公开作出环境和气候承诺的企业,尚未将其落实到环境和气候足迹最大的供应链环节。

据悉,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主要采用政府公开的监管信息和品牌公开披露的信息,动态评价品牌在供应链环境管理,特别是环境合规、节能减排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表现。自2014年以来,IPE每年发布CITI年度评价报告。

在对标国际可持续发展主流机制的基础上,CITI指数重点关注在中国采购的中外企业如何降低供应链,特别是产品生产和上下游运输对环境和气候的负面影响。

“供应链的环境管理有其特殊性,全球采购,层层外包,品牌企业常常不再是主要的直接污染者,供应商数量大,且与品牌企业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污染沿价值链向上游延伸,品牌企业固有的环境管理模式鞭长莫及,仅靠第三方验厂效率低下,且常常陷入猫鼠游戏困境。”IPE在报告中坦言。

趋势

一个积极的信号是:“正确的事”正在发生。

根据CITI指数报告,过去十年间,在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媒体和社会组织的共同推动下,绿色供应链的理念已经逐步主流化。从最初只有37%的参评企业承诺绿色采购,到本期评价中73%的参评企业公开披露供应链环境与气候风险管控要求。

Levi Strauss & Co.、戴尔、阿迪达斯、Inditex、思科等领跑企业,以及富士康、立讯精密、鹏鼎控股、安踏、隆基绿能、华为、联想、李宁、维他奶、科森科技等大中华区龙头企业,借助环境信息公开,累计推动2.5万家次供应商做出整改或披露,数以万计的供应链企业通过数据链长效跟进自身环境风险。而十年前首期参评企业仅仅推动了500余家供应商作出回应。

2023年评价期间,参评企业推动 4619 家供应商就环境违规问题、整改措施和环境信息披露 与环保组织开展沟通交流,1605家供应商披露违规整改信息;近 5000家供应商注册利用蔚蓝生态链追踪自身环境风险,实现供应链环境管理长效化。

IPE自身绿色供应链涵盖的议题亦在不断拓展。在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全球194个缔约方加入《巴黎协定》、中国提出“双碳”目标的背景下,CITI 指数的评价指标从首期的环境污染为主,逐步扩展到气候变化、减塑、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消费等议 题。其中应对气候变化指标的权重大幅提升,并作为企业气候行动指数(CATI)进行了独立评价。

差距

华尔街见闻对比各区域参评企业得分显示,欧美企业在最高分和平均分上均保持相对领先。亚太地区(除大中华区)参评企业处于平均水平,但最高分与北美、欧洲差距较为明显。

大中华区高分企业,特别是富士康、立讯精密、鹏鼎控股、华为、安踏、联想、李宁、维他奶等紧追欧美,但平均水平仍与其他三个主要区域有较大差距。

美洲(主要为北美)和欧洲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起步较早,进入TOP 50的企业数量十年来始终保持在高位。其中,美洲企业平均分显著高于其他地区,欧洲企业的平均分与TOP 50平均分基本一致。亚太地区(除大中华区)的企业早期与欧美领先企业的差距微弱,但2020年后在TOP 50中的占比和平均分与欧美企业逐渐拉开,主要原因是供应链环境管理向上游高环境影响环节延伸的推进力 度不足,导致CITI总分有所下降。

而大中华区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整体起步较晚。不过,随着中国政府环境执法力度和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双碳”目标以及减污降碳战略的实施,加之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大中华区企业近两年进入TOP 50 的数量也有所提升。

横向比较而言,不同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整体表现差距较小。即使多家企业进入TOP 50 的纺织 与皮革、IT/ICT 行业,平均分也徘徊在20分左右,较 2022 年无显著进展,行业整体表现仍有很大提升空间。餐饮、医药、啤酒、白酒、自行车/助力车、家装等行业的最高分与平均分均处于较低水平,综合表现相对落后。

而在同一行业内,领先企业与其他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差距逐渐拉开,IT/ICT、纺织与皮 革、零售、互联网平台、日化等行业的两极分化尤为显著。虽然食品饮料、家电、乳制品、日化、 房地产建筑等行业近年来涌现出一些领先企业,但大部分企业多年来仍未披露绿色低碳采购相关的任何进展,亟待开展行动并提升披露水平。

2014年首次评价时,TOP 50 仅来自纺织与皮革、IT/ICT、汽车、日化、食品饮料、纸业6个行业。十年间,纺织与皮革行业的企业在TOP 50中占据绝对优势,阿迪达斯、C&A、Esprit、 Gap、H&M、Inditex、Levi Strauss & Co.、马莎百货、耐克、Primark、彪马、优衣库等企业连续8年及以上位列 TOP 50。IT/ICT 行业紧随其后,除佳能、富士康、华为、微软、皇家飞利浦、三星连续多次进入 TOP 50 外,苹果和戴尔更分别于 2019、2020 年成为 CITI卓异品牌,并保持至今。相比之下,其他行业十年间进入TOP 50行列的企业数量变化不大,入围数量基本在1至4家之间。

困境

2023年的CATI指数评价显示,在全球严峻气候形势的驱动下,中外企业正在提速气候行动。参评的742家企业中,87%的企业作出气候承诺。约70%的企业测算范围为1&2(自身运营)的碳排放,披露排放量合计6.2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44.2%的企业披露了范围3(价值链)的排放数据,较2021年增长超过一倍。50家企业测算并披露产品碳足迹,从产品的原料开采、生产、分销、储存、使用到废弃和回收,厘清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

2023年评价期间,在戴尔、思科、彪马、阿迪达斯、马莎百货、安踏、富士康、立讯精密、鹏鼎控股、华为、李宁、维他奶等33家中外企业的推动下,2225家供应商企业通过蔚蓝地图向社会公开披露逾5600万吨碳排放,披露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5.5%。近千家供应商设定并披露碳减排目标,承诺碳减排量总计约270万吨。彪马、极星等通过产品生命周期LCA碳足迹,识别价值链上的排放热点,并据此推动减排行动的落地;达能、鹏鼎控股等探索物流供应商合作减少运输分销过程的碳排放。

华尔街见闻了解到,碳减排在供应链管理中具有核心地位,它是可量化的而不是定性的指标。碳排放核算是有效开展各项碳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基本前提。碳核算可以直接量化碳排放的数据,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供的碳核算基本方程,温室气体(GHG)排放 = 活动数据(AD)× 排放因子(EF)。

供应链管理方面,绿色采购和供应链的政策已经成为国内外企业重要的管理方式。例如,欧盟CBAM,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的两项可持续披露准则,对于国内的外贸型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必须遵守这些政策要求才有可能签到国际订单。

但报告显示,大量采购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仍很薄弱。虽然供应链环境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但仍有很多行业的供应链龙头企业未能有效落实供应链环境管理,行业间管理水平逐渐拉开差距。十年间,虽然TOP 50的平均分持续升高,但在参评企业范围扩展的条件下,其整体平均分与同时期TOP 50平均分的差距扩大了一倍之多,显示大量采购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仍很薄弱。

部分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仍有待进一步向环境影响大、资源和能源密集的产业链上游延伸;很多公开作出环境和气候承诺的企业,尚未将其落实到环境和气候足迹最大的供应链环节;更有品牌企业在宣传达成碳中和产品的同时,在供应链碳披露问题上出现倒退。

在企业气候行动方面,2023 年评价期间,仍有 11%的参评企业尚待披露绿色供应链承诺,约13%的参评企业尚未作出任何气候承诺。公开提及关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中,19%停留在承诺阶段,有待将环境合规写入供应商守则加以约束,67%尚未披露绿色供应链管理方式与进展,仅有不足 6%的企业开始推动供应商披露PRTR数据。

公开作出气候承诺的企业中:50%尚未披露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80%并未将供应商温室气体核算与报送纳入供应商行为准则等文件要求,仅有29%开始推动供应商公开披露年度碳排放数据和/或气候目标。不到20%的参评企业披露赋能供应商自主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或气候行动,所推动的供应商大部分来自纺织与皮革、IT/ICT 产业链,以规模以上企业为主,包括25家A股/H 股上市公司,中小企业仅占三成左右。

这些挑战都显示出绿色供应链建设距离推动整个经济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仍存在不小差距,供应链环境和碳管理的整体表现仍有待提升。一批供应链环境影响高、资源能源消耗大、范围 3 排放占比 高的企业,尚未兑现环境和气候承诺,推动供应商提升环境表现,测算并公开披露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利益方无法了解其降低供应链环境影响与温室气体排放的进度。

同时,在已开启行动的企业中,报告也发现多数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仍处于较低水平,环境和气候管理尚待延伸 到供应链上游热点环节。截至 2023 年评价期间,参评企业中仅有约四成公开披露将绿色供应链管 理要求延伸至化学品供应商,供应链污水处理与固体废弃物处置单位,价值链上下游物流环节;仅一成披露其推动上述供应商或服务商披露环境合规与整改信息,或节能减排案例。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