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乳业急流勇退,剥离一只酸奶牛更好“过冬”

乳业过冬。

通过收购一只酸奶牛切入现制奶茶赛道两年后,西部低温奶龙头新乳业(002946.SZ)最终决定“甩”掉“包袱”。

11月28日晚间,新乳业发布公告称,拟作价1.49亿元将重庆新牛瀚虹实业有限公司(下称“重庆瀚虹”)45%股权转让给关联方草根知本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草根知本”),重庆瀚虹即为一只酸奶牛的母公司,交易后新乳业仍持有其15%的股权。

草根知本为新乳业实控人刘永好创立的产业投资风投基金,专注于快消品行业的投资,目前对外投资企业包括鲜生活冷链、徽记食品等。

新乳业相关人士对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发现这个赛道并不是我们的战略发展的重点,所以进行了调整,未来一只酸奶牛经营的不确定性就不会影响到上市公司。

一只酸奶牛的不确定性在于其仍深陷亏损泥沼,2022年全年净亏992万元,今年前三季度仍净亏416万元,业绩表现与2021年新乳业收购时约定的对赌业绩相去甚远。

在当下乳业竞争焦点的低温奶“战役”中,价格战已经打响,面对龙头企业的挤压,作为区域龙头的新乳业不容有失。

急流勇退

如今一只酸奶牛面临的竞争环境,与被新乳业收购时大相径庭。

2021年,新乳业作价2.31亿元收购了重庆瀚虹60%的股权,后者整体估值3.85亿元,但如今其整体估值为3.3亿元,两年间估值下降了5500万元,同比例交易对价也减少了2475万元。

新乳业在公告中归因于受客观经营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茶饮市场加剧竞争影响,重庆瀚虹估值存在一定程度下调所致。

在2021年的收购协议中,新乳业与交易对手方华昌明、伍元学和华自立(一只酸奶牛创始人)约定,未来三年重庆瀚虹的净利润分别不得低于3850万元、4235万元和4658万元。若三年累计净利小于1.27亿元,创始人将以2243万元为限补足差额。

但一只酸奶牛的业绩与该目标相去甚远。

今年前三季度,一只酸奶牛前三季度录得营收2.3亿元,净亏损416万元;去年全年录得营收2.2亿元,净亏损992万元。

新乳业相关人士对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一只酸奶牛过去几年是我们拓展新业态的一种尝试,进入到连锁茶饮赛道,但是过去三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再就是经营模式,既有加盟店也有直营店,前期在直营店上面费用投入比较大,所以经营不达预期,这两点是亏损的主要原因。”

一只酸奶牛所处的现制奶茶赛道早已拥挤不堪。

低线城市挤着蜜雪冰城、古茗和霸王茶姬等,茶百道则把新一线城市当成了大本营,至于喜茶和奈雪的茶在一线城市的竞争已少被人提及。

在更细分的现制酸奶领域,茉酸奶、Blueglass也是更亮眼的存在。

据宅门餐眼数据,截至目前,在2021年仅有90家店的茉酸奶如今已开出超1600家门店,一只酸奶牛则还不到一千家。因此,新乳业在此时选择急流勇退也不奇怪。

此次交易完成后,新乳业仍持有重庆瀚虹15%的股权。就此,上述人士表示,保留股权主要是因为跟一只酸奶牛还有供应链端的一些合作。

低温奶战争

新乳业将一只酸奶牛剥离,一方面是出于不赚钱,另一方面则是应对新一轮“牛奶战争”的需要。

低温奶市场是分散且还在持续扩容的市场,并且由于低温奶的优质蛋白含量更高,卖的也更贵。

据方正证券分析师王泽华的研报,新乳业低温产品销售均价约为常温产品的1.65倍,并且销售吨价仍呈提升的趋势。

据灼识咨询,2022年低温奶市场份额达到391亿元,增速远超液态奶其他品类。

低温奶具有短保的特点,冷链运输又受制于运输半径。不同于常温奶市场蒙牛(2319.HK)、伊利股份(600887.SH)合计近七成份额的双寡头竞争格局,低温奶行业格局极其分散,而乳企在低温奶市场的竞争又被称为“最后一场牛奶战争”。

因此,在低温奶市场,尽管蒙牛、伊利等寡头具有渠道优势,也难成长出全国性乳企。据欧睿国际数据,2022年低温奶市场份额前三分别为光明乳业(600597.SH)、蒙牛和新乳业,市占率分别达到21%、12.7%和9.3%。

2022年,新乳业的低温产品营收占比超50%,为其基本盘业务。

发迹于西南的新乳业主要通过三轮外延式收购保证规模增长。

2001年至2003年,新乳业收购了阳平乳业、华西乳业等7、8家乳企;2015年至2016年,新乳业收购了昆明海子、湖南南山、苏州双喜和朝日乳业等乳企;2019年至2021年,新乳业则完成了对现代牧业、夏进乳业等并购。

不过,眼下新乳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正变得越发激烈,消费需求有限的环境下,价格战成了各家的必然选择,终端市场频现“第二件1元”、“买一送一”等活动。

在价格的竞争中,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更大。

有华东地区私募人士对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由于当下消费市场对高价低温奶的消费需求不足,大品牌普遍采用降低利润的方式抢占地方品牌的份额,比如蒙牛的每日鲜语品牌。

据欧睿国际,2019年时未进前三的蒙牛到2022年时已排到了第二,超过三元和新乳业,仅次于光明乳业。

既要面对需求不足的市场环境,又要应对市场份额的挤压,新乳业选择将赔钱的一只酸奶牛业务剥离“过冬”也是应有之义。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