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周五,2023滴水湖新兴金融大会在临港中心召开,大会主题为“新兴金融助推中国金融强国的新战略、新模式、新路径”。“金融强国”作为这次大会的主题词,既契合10月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也是本届大会重点聚焦的话题之一。
面对首次提出的“金融强国”战略,该如何解读这个新鲜又陌生的名词?市场主体如何参与其中?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认为,建设金融强国,需要加强制度性建设。“实际上,建设金融强国是一个比建设经济强国、科技强国更难的目标。它要求一个国家有很强的软实力。”
吴晓求从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视角解读了如何进一步发展中国资本市场,从而助推中国金融强国建设,主要观点包括:
“金融”必须是国际化的,不国际化不可能是金融强国,且人民币必须是国际化的货币。
金融强国是软实力的体现,体现了国家的综合信用能力,在国际上的威望,完善的法治,对国际规则的遵守及他有很强的契约精神和很好的透明度,这些都构成了金融强国中的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把上海要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实际上是金融强国的非常重要的元素。
实现金融强国,我们有三条路径要完成,第一条路一定要走市场化的道路,只有市场化才能够让金融业态多元。
第二条路要沿着法制化的道路,一定要朝着完善法治的方向前行。
第三就是要走国际化的道路,包括两点,一个是如何进一步推进人民币自由交易,另一个要进一步促进中国的资本市场开放。
金融强国的重点是在如何的发展资本市场,金融强国的难点是在于国际化。
注册制成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透明度,透明度是注册制成功的基石,第二,中介机构需要代表社会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第三,有严苛的法治保障。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在随后的讲话中表示,对于新兴金融不仅要从实践上要一系列的创新,在理论认识上也需要不断突破,主要观点包括:
任何一个大时代都有各自的新兴金融,在近现代每一次伟大的变革背后都有金融变革的支撑。
任何大国和中心国都是掌握了前沿技术和现代前沿金融的国家,单纯掌握技术和单纯掌握金融都不足以成为现代中心国家或者真正的强国。
当前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作为处于大国冲突之间的新兴大国,所面临的“金融战、技术战、人才战”前所未有,这也决定我们目前不能仅仅按照传统的赶超体系向前沿进步,可能还需要有弯道超车的概念,要真正快速在前沿中进一步推动发展。
以下为吴晓求讲话全文:
这个如何建设金融强国?这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个新的目标。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内容非常全面、丰富,让我非常兴奋的就是提出要把中国建立成“金融强国”的目标,应该说是未来中国金融的改革发展了指明了方向。
我们要思考如何从今天到未来,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对我们来说是如何去设计路径才能实现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金融强国,实际上金融强国实现挺难的,某种意义上说比实现经济强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军事强国都要难。
因为金融强国,首先“金融”必须是国际化的,你要不国际化,这不可能是金融强国,且本币人民币必须是国际化的货币,你不可能说我现在还处在一个不可自由交易的状态,这实际上就暗含了我们要推动人民币的可自由交易,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同时意味着我们的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应该是新的国际金融中心,这对上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把上海要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这实际上是金融强国的非常重要的元素。
没有人民币的国际化,没有资本市场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那谈不上金融强国,迄今为止能称之为金融强国的可能就两个国家,一个是过去的英国以及今天的美国,当然还有未来的中国。
过去的两个国家,它无论是英镑还是美元,当然都是国际化的,它的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虽然功能不同,但这两点非常明确。
同时它要还要有很强的资源配置的功能,很好的财富管理功能,业态多样,功能多元,它有很好的管控风险的能力,这些都是金融强国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为什么它是最难的,还有一个它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其实它都是硬实力,只有金融强国是软实力的体现,体现了这个国家很强的综合信用能力,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威望,有完善的法治,对国际规则的遵守及他有很强的契约精神和很好的透明度,这些都构成了金融强国中的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所以有时候软实力的建设比硬实力还要难。
我说为什么金融强国比其他的强国要的根本所在。基于此,我们就要考虑我们未来的改革的重点在哪里,因为金融强国的金融,它一定是现代金融。
我刚才我还专门问了一下元春,新兴金融是中央文件提了吗?后来我们讨论一下,好像我反复翻没有翻到这个词,它这是临港新片区提出来的,我觉得这个挺有创意的,我们过去是叫传统金融、现代金融、新兴金融提的很少,后来我在台下我还想了想,这个提法还是有些道理的,它指的是新科技,还有新业态、新功能(功能是多元的)。它是以技术驱动的金融,同时它的业态是多样性的。
后面还有一个“兴”,我想是蓬勃发展之金融,代表了未来趋势的金融。后来我想这个提的还是有意思的,也就是说把临港新片区的金融做了一个很好的定位,包括刚刚成立的我们这个就是叫股权集聚地,这也是一个新业态的重要的表现。
金融强国中的金融当然指的是现代金融,我们要理解什么是现代金融,现代金融它的基石还是资本市场,这是它的核心。
所以从金融强国中的几大特征:人民币、国际金融中心、功能业态、风险配置能力,以及国家综合信用水平,你会发现这个这些都是特征,它最核心的部分是资本市场。
这也是为什么中央把资本市场的作用称之为叫枢纽作用,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
所以要实现金融强国,我们有三条路径要完成。
第一个一定要走市场化的道路,不走市场化道路,我不认为能实现金融强国,因为只有市场化才能够让金融业态多元,现在社会对金融的需求是非常多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需要多元化的金融业态给予满足,这就需要改革才能完成。多元的金融业态,它就会形成多元的金融功能。所以通过金融的结构性改革,市场和改革是最重要的。资本市场发展是金融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的支点,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我们要沿着法制化的道路。金融强国中的金融体现国家综合信用水平,既包括内生型资本的这种对国家信用的高度的信任,也包括境外投资者,法治化变得非常重要,未来我们一定要朝着完善法治的方向前行。
法治的方向也包括契约精神,法治是社会的底线,它的社会延伸就是高度的契约,那么高度契约之上又产生了透明度,所以我完善的法治对我们来说是变得非常的重要,它是形成一个国家综合信用能力的一个前提。
第三就是要走国际化的道路,封闭是不可能完成一个金融强国的目标,那么国际化很重要的是在两个层面,一个是如何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的可自由交易的改革,自由化的改革,以及最后实现可自由交易的国际货币的目标。我们当然还是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的改革,现在是三级,多级里面一定包含人民币这一级,所以人民币的国际化也是我们建设金融全国的重要标志。
其次要进一步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开放,现在境外投资者的占比还是不高的,只占到4.5%,我们不能说这样一个市场是金融强国的市场。美国的市场大概国外投资者占18.5%,伦敦更高了达到40%,最高的时候达到60%。
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美国相近,内生型资本的作用巨大,所以我们从现在的4.5%,如果能到 15%- 18%,大概率就开始具备了金融强国的一个市场基础。所以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法制化是最艰难的。
明确了这三条路后,金融强国的重点是在如何的发展资本市场。金融强国的难点是在于国际化,现在中国资本市场离金融强国的市场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因为我们现在的市场只停留在一个融资的市场,一个停留在融资的市场不可能成长的。
有时候你会思考为什么中国的市场十多年来都没上涨?
因为它是个融资的市场,融资的市场怎么成长呢?它会成为一个投机的市场,成为一个人们并不把它作为一个财务管理的市场,你让它坚持长期主义,怎么可能?
所以我们必须转型,要从融资的市场转向投资的市场,所以这就要改革,就要走注册制之路。我们现在的注册制方向是正确的,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忘掉了注册制成功的三个条件。所以我们现在为什么大家会诟病呢?
注册制成功的三个条件,第一个是透明度,也就是上市公司充分性披露信息,我们这个没做到,我们一抽查排队上市的企业都跑,一查数据都有问题,我们没有做到如实全面的披露信息。透明度是注册制成功的基石,我们没有做到,为什么没做到?你抽查企业都跑了。
第二个是中介机构的功能性也没做到,那些跑了的企业,把材料撤出的企业,中介机构是有责任的。中介机构的职责是代表社会过滤虚假信息,你没做到,你为了1000 万的承销费、服务费,和公司沆瀣一气,这有很大的问题。
第三个是完善的法治,严苛的法治保障我们没有做到,我昨天还看了一下,有一家企业这虚假利润,三年“虚了”两个多亿,只罚款50万,这怎么能够阻止你的虚假信息披露呢?法制没跟上注册制。2001年安然事件出现以后,美国的监管机构对作假是非常严厉的,安然从此就从地球上消失了,我们能做到吗?
如果说透明度、中介机构的功能性以及严格的法治保障都没有,注册制会成大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上,中国资本市场要做彻底的制度改革。我们制度、规则、政策都在保护融资者。
我们经常会说资本市场要为上市公司融资提供便利,过去是国有企业解困融资提供便利,今天是高科技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我从不认为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你怎么能提供便利?实际是要为这个社会提供很好的一个财富管理机制,它要变成一个投资市场。
这是我们要实现金融强国的一个重点,难点就是国际化。
国际化我们一直徘徊不强,如果不推行整个金融体系的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化,我认为金融强国也很难实现,当然最重要的基础是法制化,这就是我对金融强国的一个理解,这样理解透了,我们就知道未来我们应该做什么啊?
把内化理解清楚了,我们的工作就清楚了。
以下为刘元春演讲全文: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新兴金融助推中国金融强国的新战略、新模式、新路径”,那么很重要的就是以新兴金融作为手段,以金融强国作为目标。因此我们对于新兴金融不仅要从实践上要一系列的创新,在理论认识上也需要不断突破。
如何真正挖掘新兴金融的一些战略意义,可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拓展事业。所以我今天的发言也当做我们这次报告里面的一个补充。那么我想补充几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任何一个大时代都有各自的新兴金融,在近现代每一次伟大的变革背后都有金融变革的支撑。我们可以回溯到大航海时代,这个时代实际上是从威尼斯开始,那么这是开启人类进行全球资源配置的最初的一个时代。
但是为了航海这样一个在当时西方民族最先进的、最能够暴富的一个事业,让背后的大量的金融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提供了巨大的支撑,这个支撑就是大家就会知道的这个康枚达这样的组织模式。
实际上这是我们股份制最早出现的一种雏形,如果没有大家的筹资,按照这种股本进行支撑,航海家的这种体系,我们新大陆、新航线、新贸易的这种出现就不可能。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在蒸汽机时代,蒸汽机技术总是没有突破它的这一个产业化、商业化的这种技艺,那么原理在技学术上都突破了,但是为什么在瓦特时代能够得到突破?
那么深入研究技术时就会发现在瓦特的时代,很重要的一个对于专利以及专利入股技术入股,股权与技术之间的种转换,在法律层面和金融层面得到的解决。
大家知道瓦特蒸汽机,可能知道的只是瓦特在技术上的这种改进,但事实上瓦特蒸汽机最早叫什么?最早叫博尔顿-瓦特蒸汽机,博尔顿是在瓦特之前的,为什么?因为博尔顿是出钱的,他拥有这个专利,他去买了这个专利,同时大规模的支持瓦特的各种实验和商业化的这种活动,这是在历史上能够写下来的,叫博尔顿瓦特蒸汽机。
你会发现一部蒸汽机史,实际上是一部怎样融资史,如果没有当时对于专利技术,对于技术入股这样的一种创新,产业革命是很难出现的。
第三个案例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在这20年里大量的科技公司出来,大量的创新型公司在没有盈利的时候,就能够募集到大量的资本就能够进行上市,这也源于我们金融制度的调整。
因此我们就会看到任何时代都有接近前沿,支持前沿,定价前沿的金融来为我们的时代的革命和转型来进行背书,来进行支持。因此我们讲的新兴金融一定是一个时代的概念,因大时代到来而有新兴金融的内涵。
第二个补充就是,任何大国和中心国都是掌握了前沿技术和现代前沿金融的国家,单纯掌握技术和单纯掌握金融都不足以成为现代中心国家或者真正的强国。
我们都知道一种可持续的这种技术创新,一定要集中整个人类的资源来进行投入。对于技术有全面掌握,一定是通过体制化、市场化来凝聚资源,为前沿事物作出全面的支持。支持不仅仅是举国体制,更重要的是要构建在大市场基础上的大的新兴金融。
最为明显的就是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他们都在接近技术的前沿上面做出了很好的突破,但是具有真正可持续性的是美国体系,那么这两大体系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在竞争中进行了整体国力的聚集,都形成了举国体系。但它重要的区别是,美国有军民融合体系,军工复合体,能够将军事技术与市场技术共享、共融,通过市场资源的集聚来支撑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这种全面竞争。
刚才吴晓求校长已经也谈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任何金融强国和中心国家,如果对风险没有很好的认识,对风险进行定价,那么它就不可能将资源配置到最前沿,它不可能对全球的这一种发展具有引领性的这样的一个作用。任何一个引领性的国家,都一定是在新兴金融具有超级能力的国家。任何大国和中心国家无一例外都要逐鹿新兴金融。
第三个补充就是当前这样一个特殊的大时代,我们面临共同的难题,共同的技术革命、共同的冲突之下,使我们新兴金融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的这种体现。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当前是人类面临减排、温室效应等等这些共同难题,因此绿色化是前所未有的一个主题。
我们还要认识到这一轮的技术变革与以往几轮的技术变革具有本质性的差别:原来的技术变革只是我们效率的提升,但是智能时代、数字时代是人的大脑的这种延伸和全面的一种替代,那么对于这种技术的这种定价,对于这种技术的金融的支持,也许与前几轮的技术变革是不一样的。
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在目前我们处于大国冲突之间的新兴大国,所面临的技术冲突和金融战、技术战、人才战是前所未有的,那么这也决定我们目前不仅仅按照传统的赶超体系向前沿进步,更重要的是我们可能还需要有这种弯道超车的概念,要真正快速在前沿中进一步推动发展。
因此我们如何借助新型的杠杆使我们资源配置的效率更加有效,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在新兴金融上面进一步的发力,而不是把新兴金融作为一种装点,而是作为我们战略核心的一个焦点。那么这就是我补充的三点内涵,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