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跑赢理财,银行股“真香”了?

棱镜
瑞银表示,在弱势的环境中,投资者更偏爱高分红的价值股。短期看,高股息股票可以作为防御性持仓的重要配置。

曾经投资者爱答不理的国有大行股票,如今已“高攀不起”。过去一年间,国有大行们的股价悄然创下新高。

1月5日,农业银行A股盘中达到3.78元/股,创下自2010年7月上市13年以来的新高;H股盘中也达到3.08港元/股。投资者蓦然发现,2023年农行A股股价涨幅竟达到40%,H股涨幅也超过25%。          

其他国有大行股价同样涨势不俗。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及交通银行A股股价分别斩获了20%、25%、40%和35%左右的涨幅。              

与此同时,上证指数过去一年跌了超6%,目前已开始“2900点”守卫战;创业板指数更是下跌25%左右。新能源、白酒、医疗等热门板块更是令投资者伤透了心。          

但在过去多年间,银行股却是另一幅惨烈模样:利润稳定增长却止不住股价下跌,“破净”(跌破每股净资产)是常态;高管增持或呼吁投资者购买,股价仍毫无起色;机构投资者纷纷逃离银行板块……   

银行股为何又“真香”了?

“收益超理财”,行长们卖力推销银行股          

股价被严重低估,成为银行高管们尤其是国有大行行长们的心结。  

2023年8月30日,在工商银行2023年中期业绩会上,工行董秘官学清介绍:考虑到现金分红和股票溢价,上市16年以来,工商银行A股和H股的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6.0%和5.7%。“只要我们的股东长期持有工行股票,就可以获得长周期、较高收益的回报。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价值投资品。”         

官学清表示,尽管工行PB(市净率,股价/每股净资产,银行业常用估值指标,PB越高越受投资者认可)在可比同业中处于较优水平,但目前仍处于暂时性的被严重低估的状态。          

2023年3月末,时任农行董秘韩国强在该行2022年业绩会上也称:农行市场价值目前被明显低估。

韩国强表示,虽然股价已有所回升,但估值水平依然偏低。A股市净率仅为0.49,H股市净率只有0.42,“这与农行高含金量的经营业绩、高回报的分红比例、以及高质量的发展态势显然不符。”          

农行2022年度A股分红收益率约7.6%,H股分红收益率约9.3%,明显超过同期国债和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          

在2022年3月2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大型银行股价一直低迷”的问题更是被抛给了建行董事长田国立。       

田国立在上述发布会上表示,在2008年次贷危机后,传统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越来越不被投资者看好。估值水平从原来的市净率2倍以上变成了1倍以下。          

田国立称,长期来讲,银行股的股息率(分红股息与股票价格的比例,是衡量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已经远远高过理财产品,同时,持有之后还有获利的机会。         

田国立的发言当时在市场上引发热议,但包括建行在内的银行股价依旧没有太大起色。             

更早之前的2019年业绩会上,农行管理层也被问到如何看待股价长期低迷的问题。时任农行行长张青松表示,“以目前的股价水平,我个人认为,农行毫无疑问是潜力股、价值股。”         

张青松介绍,农业银行盈利水平稳定。2019年利润增长5.1%,不良率1.40%,成本收入比连续三年下降。此外,农行稳定保持在30%-32%的分红比例,股东可以得到稳定的投资回报。          

张青松还介绍,在此前的三年间,农行A股的股息率在4.4%—5.7%之间,H股更是达到4.9%-6.2%之间,与市场上债务性金融工具回报率相比有明显优势。        

低估值和稳定的高分红是银行股的显著特点。作者统计,即便经过2023年的大涨之后,国有大行的股息率仍然大幅跑赢银行理财。截至1月10日收盘,工行、农行、建行和中行的股息率分别为6.26%、5.99%、5.91%和5.74%。A股上市银行中,包括浙商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的2022年度的股息率都超过了7%。而同期银行理财收益水平普遍在3.5%左右。 

存款利率和理财收益不断下行,一些年轻人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了银行股。“我把银行股当理财来买。”有网友晒出自己的银行股持仓,并表示3年间不仅有分红股息,银行股价还上涨了超10%。       

有人买银行股想“传家”          

不过,这轮国有大行的泼天富贵,却鲜少有银行股投资者抓住。          

华南地区一家偏爱银行股的私募机构负责人张雷(化名)告诉作者,其所在机构先后持有过招行、兴业、平安、民生、邮储、工行等多只银行股。        

“银行股业绩增长稳定,分红可观,并且明显被低估,是我们投资的主要原因。”张雷表示,而市面上的热门题材如消费、新能源等板块,因为估值较高就没有参与。          

但多数被“低估”的银行股并未迎来价值回归的时刻,其股价长期趴窝甚至下跌。张雷坦言,持有银行股的收益“相当一般”,在下跌行情中机构只好硬扛,期间增持了一些工行股票来对冲下跌。

“目前仍然持有个别银行股,主要是估值已经非常低了。”张雷无奈道。          

在2019年民生银行一次股东大会上,作者曾见到一位投资者带着上初中的孩子参会。该投资者表示,买了后不打算卖,要留着银行股传给孩子。不过,假设其从2019年初持有至今,5年间其持仓下跌超10%。          

另有一名投资者向作者吐槽,本想买银行股吃分红,没想到持股8年,算上分红银行股下跌超40%,令他叫苦不迭。              

尽管多家银行的股息率都显著超过银行理财,但银行板块却分化严重。          

这边国有大行涨势如虹,那边曾经备受投资者追捧的明星银行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等却一泻千里。2023年以来,招行股价下跌超20%。同期平安银行下跌超30%,宁波银行下跌近40%。          

市场曾高呼“珍惜40块的招行”,但截至1月10日收盘,招行报收28.05元/股,较2021年6月的最高点已接近腰斩。          

股民们过往并不青睐国有大行的股票,主要在于其体量庞大,股价上涨需要巨量资金推动;业绩稳定但缺乏想象空间,资本市场往往给予个别股份行、城商行的零售业务、财富管理业务更高的估值。        

从Wind近两年不同类型银行的市净率走势图可以看出,国有大行的市净率原本长期垫底,在2022年11月间才开始触底上升,同期股份行和区域银行的市净率也有所反弹。但3个月后,股份行与区域银行的市净率便缓慢下跌,而国有大行市净率持续抬升,并在近期超越股份行和区域银行。意味着资本市场更加追捧,给予其更高估值。但银行板块整体都处于“破净”的严重低估状态。

近两年商业银行市净率走势图,据Wind

国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在研报中曾指出,在银行股跌至过度低估时,股息率相当诱人,吸引追求绝对收益的资金买入,从而完成股价筑底。2023年5月份,在银行股已经上涨半年的情况下,近期又一次因为资金追逐高股息而上涨。 

在2022年11月份被严重低估时,农行和工行的股息率一度达到7.6%、7.2%,同期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仅1.40%,更有投资者排队半年只为存上3%利率的大额存款。银行股尤其是国有大行股票的吸引力明显提升。

“不看好,但太便宜了” 

当前,银行业的经营压力较以往更大。 

2023年前三季报显示,工、农、建、中四大行的利润增速仅为0.79%、4.97%、3.11%和1.56%,利润增速较2021年的双位数增长和2022年均出现大幅回落。而招行、平安、宁波银行2023年前三季度的利润增长分别为6.52%、8.12%和12.55%。更好的利润增速并未让股份行、城商行的估值得到提升。     

张雷直言,市场的主要担忧仍然在于房地产对银行业务及资产质量的拖累。在市场整体脆弱的情绪下,资金涌向国有大行是为数不多的避险选择。而一旦市场好转,银行股的吸引力就会明显下降。          

在1月8日举行的第二十四届瑞银大中华研讨会上,瑞银大中华金融行业研究主管颜湄之表示,由于当前消费信贷、财富管理都比较疲弱,加上房地产还未稳定,因此一些股份行及城商行的估值都在下行。          

颜湄之表示,从基本面看,并不太看好银行股。主要是在有挑战的宏观环境下,银行可能需要做出一些牺牲如降低贷款利率、减费、或是对一些特殊资产宽限,此外银行业面临着房地产下行、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等风险因素,这对银行的利润增长和资产质量都有负面影响。但是,银行股比较便宜,尤其是国有大行,财政部作为其大股东,使得国有大行的分红有一定的保障。因此,国有大行被认为是有抵御性的板块,相对有吸引力。          

当前经营环境下,个别银行的分红存在不确定性。在2020年初,汇丰银行应英国监管当局暂停分红一度导致股价大跌,投资者怒怼“不分红的银行股还有什么意义?”。        

郑州银行已三年未分红,引发部分投资者不满。在2023年4月的业绩说明会上,多名投资者在线上“声讨”。郑州银行副行长回应,该行加大对中小企业帮扶力度,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响;此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风险持续暴露,改行顺应监管引导,留存未分配利润以进一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提升资本充足水平。          

平安银行近3年股利支付率都在净利润的12%左右,较银行业普遍的30%比例偏低。1月9日,该行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将在保证股东利益的前提下,适当增强资本积累,以满足资本补充的需要。未来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愿意提高分红率。        

瑞银方面表示,在弱势的环境中,投资者更偏爱高分红的价值股。短期看,高股息股票可以作为防御性持仓的重要配置。随着企业盈利不断兑现,未来会更看好弹性空间大的成长股。   

在上述瑞银大中华研讨会上,瑞银全球投资银行大中华研究部总监连沛堃提到,很多海外做长线投资的基金经理重新审视中国市场的机会,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中国市场的估值已经太便宜了。“发达市场也好,新兴市场也好,都很难找到8倍PE(市盈率)的机会。”

本文作者:肖望,来源:棱镜,原文标题:《分红跑赢理财,银行股“真香”了?| 棱镜》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