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展现了活下去的决心

坚守零违约。

作者 | 曹安浔

编辑 | 周智宇

穿越2023年的做空风暴和偿债高峰,金地有惊无险地度过了一年。作为“招保万金”当中的金字招牌,经历了风暴的金地也马不停蹄,向外展示出活下去的决心。

3月14日晚,金地发布2023年财报。2023年,金地实现营收981亿,同比下降18.37%;归母净利润8.88亿元,同比下降85.48%。

在行业整体业绩滑坡的环境下,金地依然是行业为数不多坚守“零违约”,且能实现盈利的房企之一,给行业释放了久违的暖意。

降负债是金地过去一年的重中之重。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金地集团负债总计2569.46亿元,同比下降15%,随之而来的是,在手货币资金297.38亿元,同比下降45.44%。

虽然付出了大量现金,但也让金地度过了2023年的偿债洪峰,年内到期境内外债务全部足额兑付完毕。

截至2023年末,金地剔除预收款项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1.3%,净负债率为53.2%,依然保持相对稳健的资产负债结构,债务融资加权平均成本从2022年的4.53%降至4.36%。

此外,为了提高投资者回报,提振市场信心,金地集团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197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为10.01%,留存未分配利润将用于还债等。

穿越2023年的风暴后,金地依旧不算轻松。

面对2024年的到期债务,金地早早做起了准备。3月5日,金地以北京金地中心为抵押向交通银行深圳分行申请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融资,融资本金40亿元。

这是金地一个月内落地的第二笔大额融资,也是业内久违的一笔大额融资。此前,2月26日,金地向招商银行股份深圳分行申请了25亿元的授信额度,金地和金地子公司东莞金地房地产投资为该融资事项提供股权质押担保。

截至目前,2024年,金地披露的银行融资已有6笔,总额超80亿元。此外,它还得到国资股东的支持。

去年底,金地以32.5亿元向其第二大股东深圳市福田区国资委旗下的福田投控出售其压箱底的大型旧改——深圳环湾城项目。

金地集团总裁黄俊灿表示,这将补充公司流动资金。项目股权转让后,金地会作为项目代建方继续负责项目操盘管理至竣工交付完成。

有了金融机构和国资股东的支持,金地获得了超百亿元的流动性补充,叠加金地的在手现金和剩余1680亿元授信额度,金地也有了更多平安过关的“底气”。

财报显示,截至3月14日,年内,金地有6笔境内债券到期,余额91亿元,此外,还有一笔将于2024年8月到期的4.8亿美元的境外债。

金地表示,将继续坚守稳健的财务政策,加强现金流管理和资金精细化管控,包括进一步加大销售回款的管理力度,做好多元化融资工作,在管理好杠杆水平的同时,争取到更多公司发展所需的资金。

作为行业少数还活着的头部房企,金地也在努力给其他房企带来更多前行的勇气和启发。

金地表示,虽然地产行业整体规模增速显著放缓,但从中长期来看,房地产行业仍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仍有大量的改善需求和城镇化需求支撑行业发展。

为此,金地将多点布局,一方面开发业务继续坚持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大力挖掘存量资产运营价值,坚持投资主流地段、主流客户、主流产品的高流动性项目。另一方面,探索行业新发展模式,在代建、商办、物业服务管理等业务上发力,强化服务与运营能力。

在近年代建行业风起云涌之际,金地乘势而上,截至2023年末,金地集团代建业务已布局全国57座城市,管理服务项目超190个;累计签约管理面积超2870万平方米,涉足住宅、商办、政府公建等多业态,稳居代建第一梯队。

挥别地产黄金时代和前董事长凌克,金地走入了一个行业弱复苏和信心低迷的特殊时期,迎来前所未有的业绩和信用的大考。

除了自身活下去的决心和行动,国资和金融机构对其的救助,和市场的好转速度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金地能否穿越行业调整和信用风暴,最终平安落地。这也会为行业信心的回暖,添柴加火。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