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私募巨额赎回“疑云”

郑孝杰
究竟是怎么回事

近日,一家量化私募大厂的公告不胫而走,传遍相关渠道。

公告显示,该私募机构下的私募量化基金出现了“巨额赎回”。

当下的市场已经基本企稳向上,在这个当口,私募量化产品何以突然出现的“赎回”情况?

这背后是机构的问题还是产品的因素?

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

公告“巨额赎回”

据悉,公告“赎回”的是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量化私募,涉及的产品曾于今年3月初打开申购赎回,但之后很快披露经历了巨额赎回。

公告显示,该私募产品本次净赎回申请份额为559万份,基金净赎回申请份额为上一工作日基金总份额的27.72%

按照该私募基金合同规定,“单个开放日中,本私募基金需处理的净赎回申请份额超过本私募基金上一工作日基金总份额的20%时,即认为本私募基金发生了巨额赎回”。

由此,该机构认定发生了巨额赎回。

历史业绩平平

从本次赎回的产品看,该产品最初成立于2021年11月底,运营至今接近两年半,期间屡屡低于面值。

虽说在市场的几轮急速回撤期,都没有大幅跌破面值,但终究投资者少有正收益的“开心日子”。

不过,在公告发生巨额赎回后,该基金的业绩倒是有所表现。

截至3月29日,上述北京私募的产品净值为1.0294,创下成立以来新高(下图)。

策略“溯源”困难

仅仅根据产品净值走向,比较难判断基金的策略“深浅”。

公告资料显示:“涉事”产品主打的策略为多资产策略,这是近年在量化圈方兴未艾的“热门策略”。

这通常指基金经理的量化策略应用范围较广,敢于涉足股市、债市以外的品种,比如期货、黄金、商品期货、衍生品等各品类。

但同时,持续的累计负收益,似乎显示(至少在这个产品的管理上)该基金经理未能实现其他量化机构那样相对较高的超额收益能力。

“阿尔法”还是“CTA”?

这只量化基金的管理人是中国最早一批进行量化投资的私募,创始成员有华尔街机构从业背景。

运作报告中,管理人自称产品是股票阿尔法与期货CTA策略的结合。

通过前者涵盖交易量和流通市值最大的2000只股票和股指期货,后者投资商品期货及金融期货,仓位分配比例通常为4:1。

运作报告还提及一个细节:混合策略中资金实盘股票持仓平均占用50%-60%,股指期货保证金占用15%-20%,商品期货保证金占用10%-15%。

从同行管理的产品看,通过选股来获取阿尔法的量化策略在前几年应该表现不错,但CTA策略确实有类似“几年不开张”、“开张吃几年”的前例。

这倒和该基金的历史表现有点“不谋而合”。

“止损”设置引发讨论

此外,该私募产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管理人将预警线设置为0.9元,止损线为0.88元。

这相比其他同类产品明显设置的相当“严苛”。

通常量化行业其他头部机构的不少产品,清盘线要么不设置,要么设置在0.75-0.8元附近。

把止损和警戒线设置在0.88和0.9元,意味着基金经理可能在0.95~0.96一线就要进入“护本”的“非常规操作”。

这给基金经理造成了很大的考验。

无独有偶

对于这家私募而言,超“高”止损线并非个别现象。

这家私募在第三方平台上的打榜产品,同样主打复合策略,近两年的净值收益为4.30%,相对于沪深300的超额收益达到17个百分点。

但观察净值曲线,该打榜产品的净值大多数时候在1元净值上下“波动”,脱离于同期权益市场的大起大落。

这种“防御至上”的净值表现,可能也与其高止损线的设置有关。

产品资料显示,打榜产品的预警线和止损线分别为0.92元和0.90元,更加严苛。

“攻守”很难“兼备”

作为一家私募基金管理人,通过设置高水位止损线,来缓解和安抚客户对回撤的紧张。这样安排的动机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过于严苛的止损线,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基金经理投资“展不开手脚”也是现实。

以前述的私募机构为例,其超额收益主要来自于“跌的少”,而非“挣得多”。

这对投资人的长期利益是否有利,实在是个值得探讨的事情。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