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保持季度发债规模稳定,本月开启二十年来首次回购美债

美国维持5月至7月季度的再融资发债规模不变在1250亿美元,符合市场预期,有分析称,这受益于美联储砍半QT缩表规模的计划。美国还将启动2002年以来的首个美债回购计划,每月最多回购100亿美元支持流动性,还将逐步增加TIPS拍卖规模,并把6周CMB升级为短期美债基准。

5月1日周三,美国财政部将5月至7月季度的再融资发债规模设定在1250亿美元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并将从5月底开始启动二十年来首个现有国债回购行动,以支撑流动性和改善现金管理。

美国维持5月至7月季度的再融资发债规模不变,受益于美联储砍半QT的规划

其声明称,下周将分别在5月7日至9日发行580亿美元的三年期美国国债、420亿美元的10年期美债以及250亿美元的30年期美债,总发行规模为1250亿美元,用来偿还5月15日到期的约1078亿美元私人持有国债,代表从私人投资者处募集约172亿美元的新现金。

在此前连续三个季度提高中长期债券发行规模之后,美国财政部曾在1月表示今年可能不会进一步提高再融资发债规模。本次声明重申,根据当前预估的借贷需求,预计“至少在未来几个季度”不必增加常规债券(名义息票或浮动利率票据FRN)的拍卖规模。

美国财政部提到,去年8月以来曾大幅增加常规国债发行规模,不少拍卖规模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应对财政前景的潜在变化,以及美联储所持国债(SOMA)在赎回速度和持续时长上的变更。

不少分析都指出,既然美国财政部能做到推迟上调中长期国债的融资规模,可能暗示美联储最早将于今日FOMC会后宣布把被动缩表(QT)中减持美国国债的步伐砍半。

此前,由于美国联邦预算赤字不断扩大以及美联储的量化紧缩行动,美国财政部向私人投资者发债的借贷需求不断升级。而美联储放慢量化紧缩的步伐,将有助于缓解美国政府上述融资压力。

但也有分析称,鉴于美国预算赤字持续处于历史高位,随着时间的推移,预计美国政府还是需要恢复增加长期国债的发行规模,这将扰动到美债收益率,因为若美国财政部降低融资预期,债市空头或遭到挤压

 “美国财政部向由市场参与者组成的借款咨询委员会TBAC征求有关政府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借款成本,并在未来扩大美国国债投资者基础的建议。

TBAC表示,未来几年美国财政部的借贷需求预计将引发国债发行量再度增加。他们的建议包括增发新类型的证券,如可赎回债券、绿色债券以及新久期的浮动利率和通胀挂钩债券。”

5月底启动二十年来首个美债回购计划,每月最多回购100亿美元支持流动性

美国财政部还将在5月至7月季度启动2002年以来的首个国债回购计划。

首次操作定于5月29日进行来支持市场流动性,每周进行的每次操作中最多回购名义息票证券20亿美元和最多5亿美元的TIPS( 国债通胀保值证券),在解决临时结算流程的限制后,未来计划每个季度最多回购300亿美元。

同时,美国财政部表示,今年5月至7月季度没有计划进行目的是改善现金管理的债券回购:“现金管理回购可能会在2024年晚些时候开始,具体取决于财政流量和市场状况。”

有分析称,本次现有国债回购计划与二十年前的回购几乎没有相似之处。上次回购是在美国历史性的预算盈余时期推出的,让美国财政部可以“奢侈地收回”一些未偿付的高息证券。

美国财政部本周一表示,即将推出的国债回购计划“预计不会对私人持有的可流通净债务产生重大影响,因为新发行的证券将取代被回购的现有证券”。

美国财政部将逐步增加TIPS拍卖规模,将6周CMB升级为短期美债基准

在谈到TIPS发债融资时,美国财政部称,考虑到中长期借贷前景以及TIPS供需的结构性平衡,将“继续逐步增加TIPS拍卖规模,以保持TIPS占未偿还可流通债务总量的稳定份额。”

例如,美国政府计划将今年5月份的10年期TIPS重新开放拍卖规模维持在160亿美元不变,将6月份的5年期TIPS重新开放拍卖规模增加10亿美元至210亿美元,将7月份的10年期TIPS新发行拍卖规模也增加10亿美元至190亿美元。

在短债(即久期不满一年的美国国债,称为Bill)发行方面,美国政府预计将在未来几天增加4周、6周和8周的短债拍卖规模,以确保有足够的流动性来满足5月底的一周现金需求:

“随后,考虑到6月15日非预扣税和公司税日期,美国财政部预计将在6月初至6月中旬适度削减短期美债拍卖规模,但预计7月的短债拍卖规模将恢复至或接近今年2月和3月高点水平。”

此外,在考虑到短期美债的中期供应前景,以及收集了各类市场参与者的反馈意见之后,美国财政部宣布将6周CMB(现金管理票据)升级为一种短期美债基准:

“投资者对6周CMB的反应强烈,提升至基准地位将进一步支撑需求。但6周CMB作为基准进行拍卖的时间尚未确定,过渡期内美国财政部将继续每周发行6周CMB。”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