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太坊现货ETF,市场死了的心,又被SEC激活了

二套房研究员
有两个关键区别,使得以太坊ETF的上市之路较比特币ETF更为坎坷。

现货比特币ETF在美国获批上市后,下一个就轮到以太坊的遐想就没有停止过。

以太坊是仅次于比特币的第二大加密货币,市值大约在4550亿美元。然而以太坊和比特币无论从共识机制还是监管对它们的定性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不同,所以获批道路注定坎坷。

但以太坊ETF一旦获批,意义或许更为重大。如果说,比特币ETF获批是比特币走向主流的里程碑,那么以太坊ETF如果获批,则是整个加密货币行业的里程碑。

实际上,连首批申请人自己都没抱太大希望,VanEck 首席执行官上月接受采访时候表示,已经做好了这周被拒绝的准备。

不过,SEC在决定日前两天让发行商更新19b-4备案文件的动作,确实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本月初,香港先行一步上市以太坊现货ETF大概是给到了SEC一些压力。

去年以来,已有9家发行商向SEC提交了19b-4文件用于以太坊现货ETF申请,SEC已经多次推迟了相关决定。本周将迎来最终决定日,其中VanEck 以太坊 ETF 申请的最终决定日期是 5 月 23 日,ARK 21Shares是5 月 24 日。

截至最新,已经有五家发行商响应SEC要求,更新了19b-4文件,其中富达、富兰克林邓普顿和ARK Invest 21Shares在修正文件中去除了ETH质押的条款,这是SEC对以太坊ETF一直持犹疑态度的最大原因。

彭博知名ETF分析师 Eric Balchunas预计现货以太坊ETF的获批概率从之前的25%大大增加到了75%。

同时,也有猜测认为,SEC同时向所有发行商发出了文件更新要求,即便是决定日在年底的发行商也收到了反馈,或许意味着数个以太坊ETF有望同时获批。

不过也不能太乐观了。

SEC还没就另一个关键文件S-1注册声明提出任何反馈。一般上市交易的基金都会附带S-1注册声明,这个文件详细说明了基金的运作方式并披露风险和成本。

流程上,SEC必须批准19b-4s 和 S-1 注册声明,发行商才能正式推出ETF产品。而且,与 19b-4文件不同,S-1没有规定 SEC 必须做出回应的最后期限。因此理论上,SEC也有可能无限期推迟。

所以说,以太坊 ETF的上市之路还要走一段时间,但道路看起来比之前光明多了。

如果获批,意义比比特币ETF还重大

SEC态度突然180度大转弯,让很多人都震惊了。

Balchunas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昨天,即使对于参与这一过程的人来说,这也是一个令人震惊、‘神圣的时刻’。”

有网友直言,如果SEC批准了以太坊ETF,就相当于批准了整个行业。

还有网友表示,这相当于认可了整个加密货币行业的合法性和潜力。

以太坊和比特币虽然是加密货币的老大和老二,但还是有很大的根本性不同。

比特币作为加密货币的鼻祖,由于设计初衷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有些"特殊",以太坊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更能代表整个加密货币行业。

以太坊VS比特币:两大关键区别

从获得监管批准,走向主流投资品的角度来看,有两个关键区别,使得以太坊ETF的上市之路可能较比特币ETF更为坎坷。

首先,比特币被普遍视为商品,而以太坊的定性还不明确,在某些情况下它被视为一种证券。

比特币的设计目的是成为一种数字货币,类似于“数字黄金”,主要用途是价值储存和点对点交易。它很早就被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定性为商品,允许在期货市场和其他衍生品市场中作为商品交易。

以太坊在2014年通过ICO筹集资金,这种融资方式类似于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在ICO过程中,投资者购买以太坊是为了获得未来的回报,这类似于证券的特征。

对于判断某项资产是否为证券,SEC有一套Howey测试标准来,具体如下:

资金投资(The Investment of Money)

在一个共同企业中(Common Enterprise)

期待利润(Expectation of Profits)

这些利润来自于他人的努力(Efforts of Others)

以太坊在ICO阶段,投资者购买ETH希望通过开发团队的努力获利,这符合Howey测试的条件。一旦以太坊和其它加密货币被认定为证券,SEC就拥有更大的权力来监管它们,从而导致更严格的监管审查。

不过,随着以太坊网络变得更加去中心化,特别是在引入PoS机制后,社区和验证者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监管机构的立场也有所动摇。

SEC前主席Jay Clayton曾表示,虽然ETH可能在ICO阶段被视为证券,但随着网络的去中心化,ETH不再符合证券的定义。

除了定性不同外,以太坊和比特币在共识机制上也不一样,以太坊的共识机制牵涉到质押,可以说是踩到监管的“雷点”了。

比特币采用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 PoW)共识机制,需要矿工通过计算复杂的数学问题来竞争生成新区块。这种机制高度安全,但能耗较大。

以太坊曾经也采用PoW机制,后来转为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 PoS)机制。在PoS机制中,用户需要质押一定数量的ETH“锁定”在区块链网络中,以此来获得参与验证交易和生成新区块的机会。如果验证者行为不当(如试图作弊或长期离线),他们质押的资金可能会被 “削减”或“罚没”。

美国监管认为这种质押行为会让投资者失去对这些代币的控制权,并承担与这些平台相关的风险,而且几乎没有任何保护。

去年,SEC严厉打击质押行为,对加密货币交易所Kraken处以3000万美元罚款,并要求关闭其质押即服务业务,理由是其不遵守证券法。SEC还起诉了Coinbase的质押服务。

随着发行商们在19b-4s修正文件中去除了ETH质押的条款, SEC批准以太坊ETF的最大阻碍有望移除。

本文来源:二套房研究员,原文标题:《关于以太坊现货ETF,市场死了的心,又被SEC激活了》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