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这样一批上市企业,在各行各业中属于绝对的龙头老大,代表了中国面向世界的名片,曾享受了全球流动性宽松的红利。
华泰证券将这种企业称之为“中国beta型资产”。在经历了两年的深度出清后,这些资产的ROE率先企稳,展现出卓越的基本面韧性,但股价却大多仍受制于地产预期。
华泰证券王以团队在本周公布的研报中指出,在政策路线转向去库存后,“中国beta型资产”的宏观风险有望得到更合理的评估,韧性有望得到更充分的认知。结合财务表现和股价回撤,华泰证券从中进一步筛选出了一批”中国好公司”。
中国beta型资产被低估
华泰证券指出,中国的beta型资产目前的定价已经充分反映了内外部宏观经济面临的压力。然而,市场似乎并未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导致这类资产的价值被明显低估。
该机构指出,过去3年,伴随着内外宏观环境的快速变化,中国beta型资产完成了一轮深度的筹码出清。
据IMF,4Q23外资对大中华资产的仓位比重或已至3Q14-4Q14水位(14年11月沪港通开启)、而主动偏股公募基金对A股“中国beta”型行业的超配比例亦接近2016年水位,处于2010年以来低位(历史分位数不超过30%)。
以PB-ROE衡量“中国beta型”资产的估值性价比,当前“中国beta型”资产的PB-ROE估值历史分位数不足20%(自2H14开始计算分位数),处于历史区间下沿水位。其中,港股大多数行业的AH溢价处于2010年以来的高位,估值具有更强优势。
伴随着新旧动能转化的“阵痛”,投资者将目光转向中国以外的增长点,然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beta”型资产ROE已悄然开始回升,与地产周期的“背离”暗示着龙头企业在形成更强的穿越周期能力和韧性;拆解其ROE回升动能,华泰证券发现:
- 泛地产需求面临增速压力时,龙头企业积极寻求“卷出去”;2023年全A非金融石化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接近两成;
- 精细化的管理,“向成本要收益”,大消费最为典型:固定资产/存货周转率稳步提升、有息负债占比明显下降→产业链话语权/现金管理能力提升;
- 提升公司治理及股东回报,通过更强力的分红和回购提升ROE中枢。
若地产预期好转,哪些“中国好公司”有望乘势而上?
4月政治局会议以来,地产政策逐渐转向去库存为导向,华泰证券认为,若地产边际企稳,则此前受制于宏观“逆风”的中国beta型资产或得以价值重估和预期再修正。
华泰证券在中国beta型资产中,通过财务及估值指标进一步选出有望充分受益于地产beta风险缓和的“中国好公司”。该机构认为,企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扣非ROE(TTM口径,下同)近半年已企稳,且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均平稳或上行,对应该企业在地产增压时已形成出色的抗周期韧性;
2)股价自上一轮顶点的最大回撤仍在30%以上(截至5月20日),对应该企业股价中隐含更大的地产“负beta”;
3)总市值高于500亿人民币。
本文主要观点来自华泰证券,原文作者:王以、张典等,原文标题:《中国好公司:先相信,再看见》
王以 SAC No. S0570520060001 SFC No. BMQ373
张典 SAC No. S057012303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