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16天后,联芸科技成首家科创板IPO上会

背靠海康威视

新国九条后,科创板终于迎来首家上会企业。

近期,上交所宣布上市审核委员会将于5月31日召开2024年第14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届时联芸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芸科技”)将作为首发企业上会受审。

这距离前度上交所2月5日科创板上市委审议会长达116天。

作为一家芯片设计企业,联芸科技主要产品为数据存储主控芯片和AIoT信号处理及传输芯片,可用于消费电子等领域,均已实现规模化销售。

尽管消费电子终端需求走弱,但联芸科技报告期内业绩增长显著。2021年至2023年收入分别为5.79亿元、5.73亿元和10.34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5亿元、-0.79亿元和0.52亿元。

这或许离不开第一大客户兼关联方E的扶持。2021年至2023年,E分别为联芸科技带来2.22亿元、2.15亿元和3.18亿元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8.44%、37.57%和30.73%。

结合相关公开资料数据,E或指向了联芸科技的第二大股东海康威视(002415.SZ),后者持有其37.38%的股份。

这也是此番联芸科技冲刺上市的潜在争议,主因在于二者不仅实现了股权和业务的深度绑定,历史上海康威视在联芸科技董事会中还拥有对重大事项的“一票否决权”,直至2022年联芸科技启动IP0辅导后,双方才解除了这一协定。

上交所在问询中亦曾对海康威视是否实际控制联芸科技提出问询,不过遭到了联芸科技的否认。

此番IPO,联芸科技计划发行不超过1.20亿股、募集15.20亿元,投向“新一代数据存储主控芯片系列产品研发与产业化项目”、“AIoT信号处理及传输芯片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和“联芸科技数据管理芯片产业化基地项目”。

“新国九条”后首家科创板上会项目

伴随着沪深IPO审核放缓后,上会项目也变得寥寥无几。

Wind数据显示,2024年内上交所科创板上会的IPO项目数仅有4家,同比减少超8成。

今年4月12日国务院发布“新国九条”要求从严上市发行审核等,此后科创板迟迟未能召开上市委审议会,谁会成为新国九条后第一家IPO上会的企业,备受市场关注。

如今,联芸科技的受审,意味着新国九条后科创板终于迎来了首个IPO上会项目。

联芸科技主攻芯片设计环节,即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企业通行的Fabless模式,将研发力量投入到集成电路芯片设计、解决方案开发和质量把控等环节,生产制造环节则交由晶圆制造厂、封装测试厂商等完成。

Fabless模式在产业链中较为常见。

目前整个市场的集成电路厂商主要分为垂直整合模式(IDM模式)、晶圆代工模式(Foundry模式)和无晶圆厂模式(Fabless模式),其中IDM模式下企业同时拥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的能力;而Foundry模式专攻制造、封装测试的某一环节;Fabless模式则是专门负责集成电路设计和后续的产品销售。

由于IDM和Foundry模式对于企业的资金等要求较高,因此对初始投资规模要求较小的Fabless成为国内半导体行业中较为通行的模式。

“公司采用Fabless模式,一方面可以减少前期巨大的资本性投入、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同时可以集中资源投入电路优化、版图设计、仿真模拟等设计核心环节,突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联芸科技表示。

联芸科技的主要产品为数据存储主控芯片和AIoT信号处理及传输芯片。

通俗理解,作为数据存储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数据存储主控芯片管理和控制数据存储过程扮演着重要角色,确保数据能够被有效地存储、管理和访问。

数据存储主控芯片也是联芸科技的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至2023年分别创收3.84亿元、3.49亿元和7.33亿元,占比分别为67.35%、63.06%和72.16%。

目前联芸科技的数据存储主控芯片主要被应用于固态硬盘中,品类覆盖消费级、工业级、企业级。

其中,消费级系联芸科技的优势领域。

在消费级固态硬盘领域,2021年联芸科技的出货量在独立固态硬盘主控芯片原厂中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仅次于全球龙头慧荣科技(SIMO.O)。

不过二者的出货量仍存在较大的差距。2021年慧荣科技的固态硬盘主控芯片出货量达到1.07亿颗,是联芸科技的5倍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以来消费需求疲软导致消费电子行业承压,就连慧荣科技的业绩也出现了大幅缩水。2023年收入、净利润分别为45.45亿元、3.76亿元,分别同比下滑了32.43%、69.35%。

但联芸科技的业绩却是不减反增,2023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了80.38%、165.98%。

据联芸科技的解释,其于2022年推出的第四代PCIe固态硬盘主控芯片MAP160X 系列快速放量,推动了收入的大幅增长。

联芸科技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转好,2024年市场将迎来复苏。

“消费电子方面,尽管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通胀因素导致近年消费电子支出疲软,但随着经济环境的逐渐好转,消费电子市场将于2024年迎来复苏。”联芸科技指出。

从终端市场的情况来看,消费电子行业确实呈现回暖迹象,2024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了6%。

“受到AI等市场需求的刺激,固态硬盘涨价的趋势已经出现了。”一位半导体行业人士指出。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消费级和企业级固态硬盘的价格涨幅基本都在23-28%。调研机构TrendForce预计,二季度消费级固态硬盘的价格涨幅将在在10%至15%之间。

其中,今年2季度三星对企业级固态硬盘提价20%至25%。

此番IPO,联芸科技计划募资15.20亿元用于开发新一代数据存储主控芯片等。

如此募资金额并不算低。

信风(ID:TradeWind01)以上市日统计Wind数据,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29日共有37家企业成功上市,IPO募资额超过15亿元的仅有5家公司,占比仅为1成左右。

安防龙头的助力

联芸科技2023年业绩呈现强劲增长的态势,离不开神秘大客户“E”的支持。

2023年,大客户E为联芸科技贡献了3.18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了47.56%,占比达到30.73%。

联芸科技亦承认虽然其积极拓展了其他客户,但由于客户E贡献了较大的业务体量,因此新客户增收影响小。

“由于客户E现有规模较大,且是该类芯片下游最大的客户,发行人与其深入合作带来的业务量也相较于其他客户更大,进而导致新增客户收入的增加相较总体收入增长影响并不明显。”联芸科技表示。

种种迹象表明,客户E指向了海康威视。

联芸科技将客户E列为关联方,这意味着二者具有一定的股权关系。

申报材料显示,海康威视及其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科技有限公司(合称“海康威视”)合计持有联芸科技37.38%的比例,仅次于实控人方小玲45.22%的持股比例,位居第二大股东之位。

更为关键的是,根据海康威视披露的《2022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公告》显示,2021年海康威视向联芸科技采购原材料的金额为2.59亿元,与联芸科技从E客户处收到的收入基本贴近。

“股东+客户”的紧密联系下,历史上海康威视还曾经对联芸科技的重大决策有过一票否决权,包括超过100万元的关联交易、投资总额超过3000万元的对外投资事项等重大事项。

直至2022年6月联芸科技启动辅导后,双方才解除了这一特殊权利条款的约定。

上交所曾对海康威视是否实际控制过联芸科技提出问询。

“结合海康威视及其下属子公司一票否决权的具体内容及对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重大事项经营决策的影响等,说明该等特殊权利存续期间,是否实际行使过一票否决权,是否可以实际控制发行人。”上交所指出。

对此,联芸科技解释称海康威视并未行使过一票否决权,也并未谋求控制权。

“约定董事会层面一票否决权系为防止发行人发生重大不良行为设置的投资人股东保护性权利,海康威视没有对发行人实施控制的意图,亦无法单独决定前述特定事项的通过。”联芸科技表示。

从过往的案例来看,确实有投资机构在与发行人签署投资协议时要求其在重大事项中具备一票否决权,但甚少出现已经是大客户的背景下还要求具有该特殊权利。

例如润本股份(603193.SH)2023年冲刺IPO时,就曾经在申报材料中披露其与高瓴资本签署了“一票否决权”等特殊条款的协议。

彼时润本股份亦解释称高瓴资本此举是为了防止实控人损害中小股东权益,并指出这是财务投资,高瓴资本并未实际参与经营。

“JNRY VIII(高瓴资本)要求享有‘一票否决权’的目的在于防止被投资企业发生影响投资人权益的重大不良事件,防止实际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损害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并不是为了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施加控制,不会影响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亦不会谋求公司的控制权。”润本股份指出,“同时,JNRY VIII作为财务投资人,实际亦未参与公司的日常运营。”

与之不同的是,董事会“一票否决权”的基础上,海康威视与联芸科技之间还实现了业务的深度绑定。

联芸科技能否顺利过会,市场正在拭目以待。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