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份超预期财报,极氪做了什么?| 见智研究

降本增效,极氪净亏损出现大幅度收敛

上市刚满一月,极氪交出了首份超预期财报。

2024年一季度,极氪第一季度的营收为147.37亿元,同比增长71%,环比降低9.9%;净亏损为20.2亿元,同比收敛18.2%,环比收窄31.3%;毛利率同比增长3.9个百分点,环比降低2.4个百分点至11.8%。

一季度,极氪销量稳定在万辆以上水平,在造车新势力中处于中上游位置。并且在残酷的价格战背景下,极氪的盈利能力也没有出现严重恶化。

具体来看,极氪毛利率环比去年四季度仅小幅回调,仍保持在10%。由于削减研发开支等费用,极氪的净亏损也显著收窄。

1、  销量增长有力,已处造车新势力上游

今年一季度,极氪销量达到3.3万辆,同比增长117%,环比降低16.6%。从上半年销量来看,极氪的月销量基本上站稳万辆乃至1.5万辆水平,且逐步向2万辆发起攻势。

作为2022年才推出首款车型的造车新势力,极氪仅用2年时间,其销量就已经处于同行上游。今年1-5月,极氪的总体销量达到6.78万辆,仅次于广汽埃安、问界和理想。

不过,距离极氪年初定下的23万辆的全年销量目标依旧有一段距离,前五个月的目标完成率仅为29%。要想不重蹈去年覆辙(去年的全年销量目标完成率为85%),如愿实现全年销量目标,极氪还得努把力。在接下来的7个月里,极氪的月平均销量至少需要达到2.3万辆,这对于尚未突破过2万辆大关的极氪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目前来看,极氪促进销量的方式主要是三种:

第一,极氪开拓海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6月初,极氪正式宣布与印度尼西亚的PT Premium Prima和马来西亚的Sentinel Automotive Sdn.Bhs签署合作协议,旗下的极氪X和极氪009开始进军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市场。

第二,极氪加快新车型的上市。短短2年时间里,极氪就从单一车型极氪001(轿跑车型)的单打独斗,转变为极氪X(SUV车型)、极氪009(MPV车型)、极氪007(中型轿车)和极氪 MIX(尚未上市)的全矩阵齐上。后续,有望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第三,降价促销。即使是在去年持续不断的新能源汽车价格战下,极氪也仅仅在8月降价过一次。但在今年,仅仅是一季度,极氪就将全新的极氪001价格调整至最低26.9万元,足足下调了3.1万元。

2、毛利率险守10%大关,净亏损开始收敛

在今年一季度血腥的价格战下,极氪的毛利率虽然守住了10%大关,但还是环比下滑了2.4个百分点。背后原因有两点:降价促销叠加高价车型的销量占比降低,极氪的单车收入有所下降;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在一季度不降反升,单车降本幅度有限。

具体来看,极氪在今年一季度,对于销量占比超过一半的极氪001车型实施了降价3.1万元的促销活动,直接拉低了极氪整体的单车价格;

此外,极氪单价最高的车型极氪009(50-78.9万元)在今年一季度的销量表现不佳,销量占比从此前的15%-20%区间大幅度降至一季度的4%。这也使得极氪的单车收入环比降低2万元至24.8万元。

至于单车成本,由于今年一季度碳酸锂价格从10万元/吨以下反涨至13万元/吨左右,纵使极氪的单车摊销成本随着销量规模化效应的发酵有些许正面作用,也只能使单车成本环比减少1.4万元,低于单车收入的降低幅度,从而导致毛利率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极氪今年一季度的净亏损环比大幅收窄31.3%至20.2亿元,但这主要由于费用端,特别是研发费用的大幅削减(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分别环比降低39.1%和11.6%),而非经营层面的巨大改善,因此难以持续。极氪距离盈亏平衡点还有一段距离。

3、极氪费用端的刚性有所减弱

此前,极氪销量的屡屡提升和新车型的持续推出所形成的优势,都是建立在极氪在销售推广、基础设备建设、配置研发以及技术革新上的刚性投入上。

2021年-2023年,极氪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1.60亿、54.46亿和83.69亿元,同比涨幅分别为72.3%及53.67%,三年累计投入170亿元;极氪的研发人员也由2582人增加至7427人,占员工总数的44.6%。

如今车型矩阵已经完成,高端SEA浩瀚架构也打造成功,已经获得初步优势的极氪对研发的投入也有所回调。

今年一季度,极氪的研发费用为19.3亿元,同比增长6.7%,环比降低39.1%。

极氪目前的研发开支增速放缓,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方面,在智能驾驶领域,极氪仍处于初期阶段,投入不大,与问界和小鹏等一梯队新能源车企还有较大差距。极氪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开启城市NOA,年底实现首批城市落地。

另一方面,极氪在两年内推出了4款在售车型,后续仅有一款即将上市的极氪MIX,短期内新车型研发进度将放缓。

在销售费用方面,今年一季度极氪的销售费用为19.5亿元,同比增长51.9%,环比下降11.6%。销售费用增长主要由于营销推广活动增加,以及销售网络和充电设施的扩张。

极氪旗下车型全部为纯电动车型,积极建设补能网络。截至今年5月初,极氪已建设471座极充站、2547根极充桩、1028座充电站和6105根充电桩,覆盖全国近140座城市,是中国纯电品牌自建充电桩保有量前三的新能源车企。

然而,庞大的研发投入给尚未实现盈利的极氪带来了压力。截至2024年一季度,极氪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制现金仅为37.9亿元,显然不及蔚来和理想等一线造车新势力。

不过,在母公司吉利的支持下,市场也不必太担心现金流问题。同时此次IPO募集4.41亿美元后,公司现金流压力也同步得到缓解。

补充了充足的资金后,极氪这家继蔚来、小鹏和理想之后成功登陆美股的造车新势力,在与这些企业并肩发展的同时,也需要面对盈利难题。期待极氪能迅速达到盈亏平衡点,成为又一家成功的造车新势力。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