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远大北交所上会,预测全年收入超16亿能否兑现

准吗?

北交所春节后第二家上会企业闪亮登场。

日前,北交所宣布上市审核委员会将于6月20日对浙江太湖远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湖远大”)进行审议。

作为一家新材料企业,太湖远大主要产品涵盖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料、低烟无卤电缆料和屏蔽料,报告期内业绩已经足具规模。

2021年至2023年,太湖远大的收入分别为10.71亿元、13.92亿元和15.24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6亿元、0.61亿元和0.77亿元。

尽管今年尚未过半,但太湖远大上会前对全年业绩做出了预测,预计2024年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6.48亿元、0.77亿元。

盈利预测是否会成为此后北交所上会企业的“标配”,正受到关注。

据信风(ID:TradeWind01)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包括太湖远大在内已有不少于6家拟北交所上市的公司发布了2024年全年的盈利预测公告。

节后,北交所的第一家上会企业成都成电光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成电光信”)也对2024年业绩做出了预测。

未来是否会有更多拟冲刺北交所的公司发布盈利预测报告,正待观察。

冲刺创业板五载败北

今年春节后北交所的第一场上市审核委员会顺利召开后,第二家上会企业也即将在6月20日接受审议。

太湖远大主营交联聚乙烯(XLPE)等各类电缆料,收入规模已经突破10亿元大关——2023年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4亿元、0.77亿元。

如此业绩规模与创业板上市公司不相上下。截至6月19日,134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23年收入、归母净利润中位值分别为10.41亿元、0.64亿元。

太湖远大的昔日目标正是创业板。

2017年,太湖远大先是与中天国富签订创业板上市的辅导协议,但双方最终在2021年7月“和平分手”。此后其又改聘招商证券并继续冲刺创业板。

五载创业板IPO之路终结后,太湖远大最终还是在2022年3月选择挂牌新三板,投入北交所怀抱。

不过此前部分投资者似乎还是期待太湖远大向沪深市场发起冲刺。

“公司是否考虑等太湖远大业绩释放后直接上主板或创业板,而不是先上北交所?”2023年5月的业绩说明会上太湖远大的投资者如此问到。

对此,太湖远大当时只是表示“太湖远大将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适合公司发展的资本路径,实现公司长期稳定地发展,公司将及时披露相关进展情况。”

从基本面来看,太湖远大主要收入来自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料。

根据电压的不同,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料又可以分成硅烷类、化学类。其中硅烷交联聚乙烯电缆料主要用于10kV以下的电力电缆绝缘层以及控制电缆等,而化学类则用于生产35kV及以下中低压电线电缆。

2023年,太湖远大的硅烷、化学交联聚乙烯电缆料分别创收6.52亿元、5.17亿元,占比分别为42.83%、33.98%,合计已超7成。

但由于中低压电线电缆市场竞争激烈,太湖远大的毛利率并不高,2023年仅为10.77%,与可比公司中超新材(831313.NQ)、科普达(974129.NQ)基本持平,后两者同期毛利率分别仅为9.63%、7.16%。

不过作为电缆料的龙头企业,被太湖远大视为可比公司的万马股份(002276SZ)已找到突破口,即量产高压及超高压电缆料。

这是因为目前国内大部分高压及超高压电缆料主要依靠进口,国内厂商尚未掀起“内卷”。

“高压环境下对材料的缺陷、杂质、表面光滑程度控制等要求远高于低压材料,规模化生产对应的性能控制难度极大,因此主要被海外厂商垄断。”天风证券电力设备行业分析师孙潇雅指出。

目前万马股份的特色产品涵盖10kV~220kV电缆用半导电屏蔽料、220kV超高压电缆用绝缘料等。

2023年,万马股份的电缆料毛利率已经16.70%,高出太湖远大5.93个百分点。

太湖远大亦坦承确实不具备超高压电缆料的生产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

“目前公司尚不具备110kV、220kV、500kV等高压及超高压过氧化物可交联电缆料的生产能力,相关核心技术尚在研发之中。”太湖远大表示。

但这并未影响太湖远大计划将此次部分IPO募集资金用于购置超高压的电缆料生产设备。

根据太湖远大的募投计划,其拟将0.55亿元用于购置1套500kV及以下过氧化物可交联电缆料生产线设备,预计项目建成后每年将新增500kV及以下过氧化物可交联电缆料2万吨。

超高压的核心技术尚在研发之中,太湖远大就将募投资金用于购置生产线的举动是否具备可行性,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预测准确性待考

从近三年的业绩情况来看,太湖远大确实增长迅速。

自2021年太湖远大的收入迈入10亿元大关后,便一路增至2023年的15.24亿元,同期净利润也从0.46亿元增至0.77亿元。

这是受益于近年来我国加码电力建设后,带动了电缆材料需求量的增加。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一方面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的增加,产品销量有所增长,另一方面公司产品平均价格有所提升,综合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多。”太湖远大表示。

但这一增长是否具备可持续性,受到了北交所的关注。

“量化分析说明市场需求增量来源对发行人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结合期后业绩实现、市场竞争格局变化,以及在手订单情况等,说明公司经营业绩增长是否存在持续放缓趋势,是否存在期后业绩下滑风险,并作相应风险揭示。”北交所指出。

太湖远大结合在手订单等数据对2024年全年数据做出了预测,其认为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可达到15.24亿元、0.77亿元,其中收入同比增长了8.15%,净利润则同比下滑1.08%。

“根据公司2024年盈利预测情况,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长速度较2023年有所下降,故公司存在业绩增速放缓的风险,已在招股说明书中作了风险提示。”太湖远大指出,“结合公司2024年一季度经营状况及2024年盈利预测情况,2024年公司业绩下滑的风险相对较小。”

与此同时,太湖远大的中介机构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也就这一预测出具了审核报告。

在上市申报中提交业绩预测,太湖远大已不是孤例。

据信风(ID:TradeWind01)观察,今年以来已有太湖远大、成都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电光信、浙江春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常州金康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百琪达智能科技(宁波)股份有限公司合计不少于6家处于北交所问询/过会阶段的公司发布了2024年盈利预测审核报告。

这与往年存在较大的差异。信风(ID:TradeWind01)据Wind统计,2023年同期并无拟登陆北交所的公司发布盈利预测审核报告。

不仅如此,这6家公司的审计机构都在盈利预测审核报告中指出“仅供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时使用。”

“我们这边有项目组是有收到消息说,要对全年业绩做出预测。”北京一位投行人士向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

盈利预测是否会成为今后拟登陆北交所企业的“标配”,仍待观察。

不过今年尚未过半,企业便对全年业绩做出预测,这其中的准确性尚待商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