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锂价将破新低之际,特斯拉却逆势签下3年锂盐大单。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特斯拉选择的锂盐种类不再是此前青睐的氢氧化锂,而是碳酸锂,背后有何原因?
6月19日晚,雅化集团公告,子公司雅安锂业与特斯拉签订《生产定价协议》,约定从2025年至2027年,特斯拉向雅安锂业采购碳酸锂产品,如后续协商一致,协议期限可延长至2028年12月31日。
1、雅化集团与特斯拉再签锂盐大单,但这次标的却是碳酸锂
此次的3年锂盐大单并非雅化集团和特斯拉的首次合作。
早在2021年,特斯拉就与雅化集团签订了长达5年,采购金额最高达8.8亿美元的氢氧化锂订单合同;并在2023年,双方同意将此订单的期限延长至2030年,并把氢氧化锂的总交易数量提升至最高30.1万吨。
目前,特斯拉和雅化集团存量订单中的锂盐数量,足以支撑特斯拉多年的消耗。
30.1万吨的氢氧化锂对应近376GWh的动力电池。以特斯拉目前销量最佳的Model Y后驱版本(电池容量77KWh)来看,足以特斯拉装车488万辆左右的新能源汽车,是特斯拉2023年全年销量(180万辆)的近3倍。
不过,特斯拉依旧选择继续“囤锂”,而且转向碳酸锂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方面,如今以碳酸锂为主材料的磷酸铁锂电池,在国内和海外双市场都占据着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今年5月,磷酸铁锂电池在国内的市占率已经超过70%。同时,海外市场的磷酸铁锂电池渗透率也加速达到15%以上。
这点在特斯拉身上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特斯拉定预期在2025年上市的“Model 2”定价在15万元左右,大概率会使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这无疑是加大了对碳酸锂的需求;同时,特斯拉和宁德时代合作在美国内华达州建立的动力电池厂也是生产磷酸铁锂电池。
另一方面,特斯拉正在迅速加快储能业务的发展,而储能电池都是使用磷酸铁锂电池。
近几个季度,特斯拉的储能业务得到了实打实的增长,成为特斯拉所有业务中唯一的增长点。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的能源业务营收同比增长7%,毛利润同比增长140%,创下历史新高。
目前,特斯拉还在进一步加大储能产能的扩张,其上海储能工厂(产能40GWh)和加州Lathrop工厂的新产线(产能24GWh)的都有望在明年得到落地,未来特斯拉对储能电池的需求也在逐步扩张。
这也是为何特斯拉和雅化集团签订的供货时间点是从2025年开始,且锂盐的选择方向是碳酸锂。
2、雅化集团继续深绑特斯拉这第一大客户,底气十足
在锂盐价格表现不佳之际,雅化集团能够签订长单无疑是利好。
根据上海钢联的最新数据,截止6月20日,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价格分别跌至9.55万元/吨和9.25万元/吨,再次逼近历史最低价格。
作为雅化集团的第一大客户,特斯拉仅仅此前与雅化集团签订的2023-2030年为期8年的订单量就占了雅化集团目前产能的34%-50%左右(雅化集团目前锂盐产能7.3万吨,特斯拉平均每年的氢氧化锂订单量为2.5-3.75万吨)。
2023年,雅化集团来自特斯拉的营业收入就高达29.53亿元,占总收入近25%,对特斯拉累积的供货金额更是达到58亿元。此次特斯拉与雅化集团再签3年碳酸锂大单,将继续把雅化集团牢牢地绑定在特斯拉这辆飞奔的战车上。
好在,雅化集团也是有足够的底气。
从原材料供给角度来看,雅化集团目前全面布局国内外的锂精矿资源:
1) 李家沟的锂精矿优先供应权,为雅化集团每年提供18万吨锂精矿;
2) 澳大利亚Core公司锂精矿包销权,为雅化集团每年提供7.5万吨锂精矿;
3) 皮尔巴拉为期三年的锂精矿承购协议,为雅化集团在2024年至2026年,一共提供22-40万吨的锂精矿;
4) 银河锂业锂精矿包销权,为雅化集团每年提供2万吨锂精矿;
5) DMCC公司锂辉石矿承购协议,为雅化集团每年提供50万吨锂精矿;
6) 澳大利亚ABY公司的锂精矿报销权,为雅化集团每年提供12万吨锂精矿。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一直被市场诟病过度依赖原材料外采和包销的雅化集团,自家在非洲津巴布韦的卡玛蒂维锂矿资源量,也在今年5月得到更新,锂矿石资源量增加了近600万吨,折合碳酸锂增量19万吨左右。
待该项目一期和二期都在今年下半年实现落地以后,锂精矿产量将达到35万吨,这将大幅度提升雅化集团的锂精矿自供能力。
从锂盐产能角度来看,雅化集团在价格不断下跌过程中,却持续保持着锂盐产能的扩张。目前雅化集团的雅安三期项目在明年建成投产后,雅化集团的锂盐综合产能将超过17万吨,直接逼近目前的龙头锂盐厂商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的水平。
雅化集团的扩张表现出了与行业趋势的迥异,今年上半年,在国内总体锂盐产能利用率不足50%的情况下,雅化集团董秘却在5月下旬表示,雅化集团的雅安锂业新产线的利用率可以达到100%。
同时,过去半年,雅化与特斯拉完成两次长协订单,还与宁德时代签订了4.1万吨氢氧化锂长单。
综上,在锂盐价格再破10万元/吨大关,总体锂行业景气度不佳的大背景下,雅化集团显然已经率先冲出重围,有望通过签订长单的方式来度过这段周期性的寒冬。而其他锂盐厂商们,或许也需要尽快找到有效方法来帮助自己度过锂盐的价格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