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从《繁花》配图说起,小说家金宇澄的绘画世界

从小喜欢看画,金宇澄的画家生涯则起源自他代表作小说《繁花》的配图。

图:王家卫导演的《繁花》原小说作者金宇澄

从小喜欢看画,金宇澄的画家生涯则起源自他代表作小说《繁花》的配图。

2012年,金宇澄因为《繁花》小说出版配的20幅插图获得广泛好评,正式开始绘画创作。由插图到纸本水彩,再到纸本丙烯、布面丙烯,进而拼贴、装置,在「自由艺术家」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十余年间,创作各类作品200余幅。

当过知青、做过钳工、以文学编辑为业,1952年出生的金宇澄以小说成名。而正是这种独特且丰富的人生经历,赋予他独一无二的时代体认和艺术创作风貌。

王家卫赞叹金宇澄的绘画「一笔胜过千万兵」,金宇澄自己则认为「图画是文字所不能到达之处」。他用波澜壮阔的想像,在文字之外,用画笔让思想继续前进。近期他在香港季丰轩展览的许多作品,融合了超现实的想象、意味深长的线条和精细的现场细节,无不引人无穷联想。

《靜安寺》,金宇澄,2018年,紙本 丙烯,43 x 29 cm(来源:季丰轩)

展览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是《静安寺》,这是一幅 2018 年的丙烯画,用鲜艳的色彩将这座古老的佛教寺庙与周围的现代上海城市景观并列。金宇澄说,他凭直觉使用颜色,并从东欧丝网印刷品中汲取灵感,描绘了这座千变万化的城市。

另一个亮点是《旅程》,这是金宇澄在 2020 年创作的。其中,一把大提琴和一个中国陶瓷花瓶被绘制成类似于坐在客机上的一男一女的形象。通过在脚上加入优雅的丝绸拖鞋,金宇澄融合了怀旧和现代元素,暗示着老上海超越了时间与地理的浪漫。

《途》,金宇澄,2020年,紙本 丙烯,33.3 x 47 cm(来源:季丰轩)

在金宇澄创造的图像世界中,人类命运的终极走向始终是他艺术的重要关怀。作为一位经历过大时代洗礼的作家和艺术家,他关心自由的可能边界、对科技和世界的变迁充满警惕,对人类的自负保持批评,对生命的价值保持同情,对跨文化的交流充满想像。他用幽默感对待命运,用同理心对待万物,用悲悯心看待世界。

金宇澄的艺术超越了具象与抽象,写实与想象,东方与西方。他把趣味、美和独特的个人视角结合在一起,与其文学一道,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图景。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