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及亚洲最大的美妆巨头资生堂销售和利润表现不及预期。
继昨日发布财报大跌15%,今天盘中再次重挫15%,2个交易日蒸发市值超5200亿日元。
正在经历转型阵痛的资生堂,陷入“三年又三年”的战略改革中苦苦挣扎。
业绩不及预期,股价跌幅创37年记录
资生堂交出了一份让市场大跌眼镜的财报。
公司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收入5085亿日元微增2.9%,但营业亏损27.28亿日元。
营业亏损主要的原因是“计提一次性的改革费用220亿日元。”
核心主业利润193亿日元,同比下滑31%。
从具体品牌的表现来看,也不如人意。
资生堂2020年花费60亿收购的INS网红品牌“醉象Drunk Elephant”保持了11%的销售增长。但除此以外,主品牌SHISEIDO销售额同比下滑6%,NARS同比下滑7%,在国内不断撤柜的茵芙莎销售额大跌23%。
管理层在财报中注释道:“由于免税店、中国和美洲市场的疲软,集团旗下主要品牌销售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
背后的核心原因,管理层认为是“核废水事件”导致中国消费者的抵制。
这块原本资生堂最重要的海外市场,给了公司结结实实的一次暴击。
行业竞争加剧,中韩欧三方围剿
“核污水”不是资生堂唯一的压力来源,行业竞争加剧背后是更本质的底层逻辑变化。中韩欧三方品牌都在围剿资生堂。
1)国产品牌
最近两年伴随着宏观消费的走弱,消费者对于产品性价比的需求提升,叠加核污水的事件性驱动,国产美妆品牌快速崛起。
2023年,珀莱雅营收规模达89亿元,坐稳国产一哥的位置。并且在资生堂难以增长的中国市场,珀莱雅和贝泰妮一季度均实现了34.56%和27%的高速收入增长。
在淘系平台的美容护肤/美体/精油品类销售额排名中,排名第一的为珀莱雅。且榜单中同比销售额增长超三位数的品牌均为国产品牌。
2)韩国品牌
韩国品牌很可能是日本在中国市场重要的“隐形对手”。
韩国海关发布的上半年数据显示,韩国化妆品出口增长18%,卖出创历史记录的48.2亿美元。时隔3年首次打破2021年最高峰的46.3亿美元。展望全年,韩国化妆很可能实现百亿美元的销售里程碑。
笔者个人在短视频的体验来说,韩系品牌和带货主播的合作异常紧密,显然抓住了一块资生堂并没有重视的用户市场。
3)欧洲品牌
作为全球最大的美妆巨头,欧莱雅上周刚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高端市场依然韧性十足,但中国区同样面临挑战。
欧莱雅高档化妆品业务部门上半年收入75.79亿欧元,同比增长4%,同店销售增长2.3%;但二季度销售额有加速迹象,37.66亿欧元同比增长5.8%,同店销售增长2.8%。
欧莱雅管理层指出,中国大陆第二季度的美妆市场表现因去年同期高基数而负增长,并因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而下滑加剧。CEO Hieronimus更对投资者警告,今年全球美妆市场将增长4.5%到5%,低于此前欧莱雅预期的5%。
资生堂想进攻欧美市场的野心,很可能会遇到极大阻力。
转型求变改革,资生堂进退维谷
转型期求变改革的资生堂,正在面临进退失衡的局面。
创新较慢、新渠道弱以及定价失措,是资生堂在战略期反复摇摆的重要原因。
1)创新迭代慢
“功效护肤”的概念崛起,是美妆市场最近几年的重要增量,形成了成分党、配方党、功效党的一阵风潮,对护肤产品产生更高需求。但资生堂反应较慢,直到2021年才推出了自己的专利成分4MSK(甲氧基水杨酸钾)、ULTIMUNE肌因赋活成分产品,显著落后于市场。
2)创新渠道弱
资生堂集团作为日本企业,依然将主要精力放在线下渠道优化上,比如更换产品SKU、重新装修门店、加快更新周期等。但伴随着电商崛起尤其是直播电商的市场份额越来越重要,资生堂在这一块的费用投入低于预期。比如资生堂旗舰店账号在某短视平台上没有过万点赞的视频,流量问题较大。
3)定价失措
资生堂也想尝试拥抱性价比路线,比如把约占销售额两成的最高价位品牌CPB顾客扩大到年轻群体,并且进行线上销售,推出“The Serum2”精华液,定价为19800日元。本质的目标是想吸引40岁以下低线城市消费群体。
但资生堂自身的纠结和焦虑,都显示在CFO广藤绫子业绩会的担忧里:
“整个市场都陷入了价格战”
如何在消费者日渐务实的市场中,既能保持自己的高端品牌形象,又能通过性价比产品获得用户和市场份额。这个平衡点,资生堂迟迟没有找到。
11月底的“根本性对策·新经营战略”能否为资生堂带来转机?
削弱免税业务和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转而投入欧美市场的重要决定能不能挽回这个亚洲第一品牌?
资本市场已经用脚做出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