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在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扩大)上,上海市市长龚正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关心的问题,结合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具体介绍了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化人民城市建设等方面工作。
关于深化人民城市建设,龚正表示,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首次提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五周年,“我们要坚持发展为民,着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快打造韧性安全城市,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一,关于稳就业。今年以来,上海市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但结构性就业矛盾还比较突出。上海要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人力资源供需对接机制,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工作。
一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适应性。重点是优化学科布局和招生结构,调减和撤销不适应需求的学科专业,扩大理工农医类专业招生规模,超前布局急需学科专业。
二是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实效性。根据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动态调整培训项目,提升培训层次,推动培训链和产业链有效衔接。
三是提升就业帮扶服务针对性。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精准链接就业指导、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帮扶资源。
第二,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上海将围绕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持续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管理、运营机制。
一是聚焦“租得到”,加大建设力度。今年的目标是建设筹措7万套(间),上半年已经完成了4.7万套(间),加上前三年的32.9万套(间),已经完成“十四五”目标的80%。
二是聚焦“租得起”,优化供应结构。在推出“一间房”“一套房”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一张床”的供应模式。
2023年,全市筹集了1.1万张“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今年计划筹措供应床位3万张以上,上半年已经完成了1.5万张。三是聚焦“租得好”,完善配套服务。因地制宜配置丰富的共享区域和公共设施,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让城市一线工作者生活得更便利、更舒适。
第三,关于房屋安全管理。截至2023年底,上海市城镇既有住房建筑面积超过7.6亿平方米,大量房屋开始步入“中老年”。上海将探索实施三项制度。
一是房屋定期体检制度,主要是定期对房屋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房屋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消除安全隐患。
二是房屋安全保险制度,在房屋面临较大风险、需要动用较大资金时,发挥保险托底作用。
三是房屋养老金制度,主要服务于房屋体检、房屋保险以及房屋“小修小补”的支付。上海考虑分两步推进:第一步,今年先行在浦东等区开展试点;第二步,在试点基础上,明年将在全市范围推开。
第四,关于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上海按照国家部署,开展了电动自行车安全全链条综合整治。
一方面,强化拔点攻坚。全市共整治5400多个架空层及地下车库点位,发现并整改住宅小区内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隐患1.5万多个。上海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推动全链条监管措施落到实处,确保违规停放充电、电池报废回收等问题得到根本整治。
另一方面,强化法治保障。在上海市人大的支持下,《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为执法落实提供制度保障。上海将继续严格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非法改装、制假售假等行为,推动年底前打赢电动自行车综合整治的硬仗。
本文作者:李佳蔚,来源:澎湃新闻,原文标题:《上海将在浦东等区试点房屋养老金制度,明年将在全市范围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