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磊:出口延续偏景气,增量政策落地是打破目前状态的关键

广发宏观郭磊
出口延续偏景气,结构往高端制造倾斜的特征较为明显,但内需偏弱的状况尚未改变。往后看,“一批增量政策”的落地是打破目前状态的关键,在降准、新增信贷、降息、调整存量房贷利率、一线地产政策、收储政策等领域均有进一步的空间。

摘要

第一,2024年以来的经济有三个驱动因素、三个拖累因素。驱动因素一是出口;二是设备更新投资;三是中央项目基建(水利、铁路)。拖累因素一是房地产;二是消费;三是地方项目基建。

第二,从最新的数据来看,出口依然延续偏景气的状态。8月出口同比增8.7%,表观增速创年内最高;环比的2.7%亦高于过去4年、过去10年,以及2012年以来的同期季节性均值。数据并不意外,在前期报告《高频数据下的8月经济:数量篇》中,我们提示8月前25日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速较高,显示外需仍比较稳定。

第三,WTO最新发布的货物贸易晴雨表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货物贸易继续复苏,过去两个季度增速年率为2.7%,和WTO年初预测的2.6%基本相当。在今年中期报告《等待需求侧》中,我们判断出口“月度可能波动,年度风险不大”,从经验相关性看,WTO数据下全球货物贸易的2.6%所对应的中国出口年度增速在5.3%左右。

第四,从主要出口目标区来看,对欧盟、印度、东盟、巴西等单月出口增速较快。从前8个月出口份额(累计出口占比)较去年底的变化来看,东盟占比继续提升至16.4%的新高;其次是欧洲的14.8%,持平去年底;对美出口14.4%,略低于去年底的14.8%。其余区域中,对印度大致持平于3.4%;对日、对韩、对非洲、对俄罗斯、对中国香港地区份额略有下降;对巴西出口份额提升较快,占比已达2.1%。

第五,从主要出口产品来看,中国出口结构往高端制造倾斜的特征较为明显。劳动密集型产品8月单月增速继续处较低状态,箱包、服装、玩具均为同比负增长,合并增速为-4.7%;地产后周期产品中,家具、灯具亦为同比负增长,但家电增速较快,高达12%以上;电子产品增速较快,手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速均在10-20%的区间;通用机械设备同比为11.3%;汽车、船舶作为近年中国高端制造的代表产品,8月出口同比分别为32.7%、60.6%。新能源产品出口今年处于调整状态,目前尚无8月数据,前7个月太阳能电池、锂电池增速分别为-31.2%、-12%。

第六,8月进口同比为0.5%,前8个月累计同比为2.5%。今年进口一直处于偏弱状态,映射出内需偏弱的状况尚未改变。从主要产品来看,大豆单月进口增速较高,可能和国内农产品需求增加及贸易调结构等因素有关;成品油单月增速较高,可能是国内企业趁全球油价调整扩大了进口;集成电路进口增速较高,与产业链景气度及出口数据较为匹配;铜、铁矿砂、钢材等大宗品均处于同比负增长状态。

第七,2024年初外需修复与地产下行压力形成对冲,经济处于结构并不均衡、但总量大致稳定的状态;二季度起房地产价格下行的影响进一步传递至居民部门,城市消费趋弱叠加进来,内需不足和总量趋弱的特征显现。这也是年中政治局会议定调“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以及“一批增量政策举措”的重要背景。三季度经济延续二季度偏弱的趋势增速,而政策又尚待落地,名义增长预期和风险偏好均受到影响,这是同期权益资产和利率均有一定下行压力的背景之一。往后看,“一批增量政策”的落地是打破目前状态的关键,在降准、新增信贷、降息、调整存量房贷利率、一线地产政策、收储政策等领域均有进一步的空间。

正文

2024年以来的经济有三个驱动因素、三个拖累因素。驱动因素一是出口;二是设备更新投资;三是中央项目基建(水利、铁路)。拖累因素一是房地产;二是消费;三是地方项目基建。

2024年以来经济的驱动因素一是出口(前7个月同比增长4.0%,前8个月同比增长4.6%);二是设备更新投资(前7个月通用、专用设备同比增长均在13%以上,交运设备高达30%以上);三是中央项目基建(前7个月水利投资同比增长29%、铁路投资同比增长17%);拖累因素一是房地产(前7个月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0%、销售同比增长-19%);二是消费(前7个月社零同比增长3.5%);三是地方项目基建(前7个月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7%)。

从最新的数据来看,出口依然延续偏景气的状态。8月出口同比增8.7%,表观增速创年内最高;环比的2.7%亦高于过去4年、过去10年,以及2012年以来的同期季节性均值。数据并不意外,在前期报告《高频数据下的8月经济:数量篇》中,我们提示8月前25日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速较高,显示外需仍比较稳定。

8月出口同比为8.7%,略高于5月以来的趋势增速,5-7月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7.5%、8.6%、7.0%。

从环比来看,8月环比为2.7%,高于过去4年同期环比均值的-0.23%,过去10年同期环比均值的0.42%,以及2012年出口同比增速中枢下台阶以来同期环比均值的0.60%。

WTO最新发布的货物贸易晴雨表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货物贸易继续复苏,过去两个季度增速年率为2.7%,和WTO年初预测的2.6%基本相当。在今年中期报告《等待需求侧》中,我们判断出口“月度可能波动,年度风险不大”,从经验相关性看,WTO数据下全球货物贸易的2.6%所对应的中国出口年度增速在5.3%左右。

在中期报告《等待需求侧》中,我们指出:我们根据近10年数据检验发现,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与我国出口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正相关性:出口年同比≈1.94*全球货物贸易量+0.34。根据WTO最新预测的2024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2.6%,估算我国2024年出口同比约为5.3%。

从主要出口目标区来看,对欧盟、印度、东盟、巴西等单月出口增速较快。从前8个月出口份额(累计出口占比)较去年底的变化来看,东盟占比继续提升至16.4%的新高;其次是欧洲的14.8%,持平去年底;对美出口14.4%,略低于去年底的14.8%。其余区域中,对印度大致持平于3.4%;对日、对韩、对非洲、对俄罗斯、对中国香港地区份额略有下降;对巴西出口份额提升较快,占比已达2.1%。

2024年8月对美出口同比4.9%(前值8.1%);对欧出口同比13.4%(前值8.0%);对日出口同比0.5%(前值-6.0%);对东盟出口同比9.0%(前值12.2%);对印度出口同比14.0%(前值8.6%);对巴西出口同比42.8%(前值24.5%)。

从2024年前8个月出口份额来看,东盟仍然是我国最大的出口目标区域,占比为16.4%(去年底15.5%);其次是对欧盟出口占比的14.8%(去年底14.8%);然后是对美出口占比的14.4%(去年底14.8%);然后分别是对中国香港地区出口的7.9%(去年底8.1%);对非洲出口的4.9%(去年底5.1%);对日出口的4.3%(去年底4.7%);对韩出口的4.2%(去年底4.4%);对印度出口的3.4%(去年底3.4%);对俄罗斯出口的3.1%(去年底3.3%);对巴西出口的2.1%(去年底1.8%)。

从主要出口产品来看,中国出口结构往高端制造倾斜的特征较为明显。劳动密集型产品8月单月增速继续处较低状态,箱包、服装、玩具均为同比负增长,合并增速为-4.7%;地产后周期产品中,家具、灯具亦为同比负增长,但家电增速较快,高达12%以上;电子产品增速较快,手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速均在10-20%的区间;通用机械设备同比为11.3%;汽车、船舶作为近年中国高端制造的代表产品,8月出口同比分别为32.7%、60.6%。新能源产品出口今年处于调整状态,目前尚无8月数据,前7个月太阳能电池、锂电池增速分别为-31.2%、-12%。

8月箱包、服装、玩具出口同比分别为-10.6%、-2.7%、-8.3%,合并增速为-4.7%。

8月家电、家具、灯具出口同比分别为12.0%、-4.5%、-7.6%。

8月手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分别为17.0%、10.8%、18.2%。

8月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同比为11.3%;汽车出口同比为32.7%;船舶出口同比为60.6%。

8月进口同比为0.5%,前8个月累计同比为2.5%。今年进口一直处于偏弱状态,映射出内需偏弱的状况尚未改变。从主要产品来看,大豆单月进口增速较高,可能和国内农产品需求增加及贸易调结构等因素有关;成品油单月增速较高,可能是国内企业趁全球油价调整扩大了进口;集成电路进口增速较高,与产业链景气度及出口数据较为匹配;铜、铁矿砂、钢材等大宗品均处于同比负增长状态。

从进口数量来看,8月成品油进口同比26.6%(前值-27.8%);集成电路进口同比14.5%(前值16.3%);铜进口同比-12.3%(前值-2.5%);铁矿砂进口同比为-4.7%(前值10.0%);钢材进口同比-20.5%(前值-26.5%)。大豆进口同比为29.7%(前值1.2%)。

2024年初外需修复与地产下行压力形成对冲,经济处于结构并不均衡、但总量大致稳定的状态;二季度起房地产价格下行的影响进一步传递至居民部门,城市消费趋弱叠加进来,内需不足和总量趋弱的特征显现。这也是年中政治局会议定调“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以及“一批增量政策举措”的重要背景。三季度经济延续二季度偏弱的趋势增速,而政策又尚待落地,名义增长预期和风险偏好均受到影响,这是同期权益资产和利率均有一定下行压力的背景之一。往后看,“一批增量政策”的落地是打破目前状态的关键,在降准、新增信贷、降息、调整存量房贷利率、一线地产政策、收储政策等领域均有进一步的空间。

本文作者:郭磊S1220515070001,文章来源:郭磊宏观茶座,原文标题:《出口、经济驱动结构与宏观面》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