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预期非常激进,如果美联储周三不降息50个基点怎么办?

短短两周前,降息50个基点会被视为美联储在恐慌,而如今,如果美联储“令人失望、仅降息25个基点”,那么风险资产可能会遭遇剧烈(尽管短暂)的下行冲击。

短短两周前,降息50个基点会被视为美联储在恐慌,而如今,如果美联储“令人失望、仅降息25个基点”,那么风险资产可能会遭遇剧烈(尽管短暂)的下行冲击。

据芝加哥商交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期货市场对周三的美联储降息规模定价为:大幅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高达63%,远超一周前的30%,“常规”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仅为37%。

也就是说,在经过上周四的“美联储通讯社”等多家主流财经媒体观点文章反复预热之后,市场对美联储首次降息的幅度预期突然从25个基点转为了“更有可能大幅降息”,但也仍在摇摆。

有一派观点认为,美联储“不敢”冒然大幅降息50个基点,当前美国经济数据并没有达到适合大幅降息的危机程度,大幅降息反而可能验证美联储在幕后对经济存有恐慌,从而引发股市抛售。

但与此同时,多位堪称“美联储风向标”的媒体都刊文为潜在大幅降息造势,也是让人无法轻易忽视的另一派声浪,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市场人士开始认同降息幅度越大会越好。

正如瑞士私人银行爱德蒙得罗斯柴尔德(Edmond de Rothschild )的分析师所总结:“鉴于市场上对美联储意图的猜测,很少出现如此大的不确定性。”

高盛衍生品交易员Brian Garrett分析了过去十五年的“期货市场定价”与“美联储实际行动”的数据,发现在加息周期时,伯南克时期以来的美联储通常行动与市场定价一致,而降息周期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美联储意外更为鸽派,但2019年9月等某些情况下的降息幅度却低于市场定价。

德意志银行在研报中指出,媒体上周起对美联储大幅降息50个基点的造势,其实比2022年6月大幅加息75个基点前夕的力度要弱,但当前市场定价的降息幅度接近40个基点,令美联储在两天后降息制造意外的概率升至十五年来最高。如果这两天没有媒体“唱反调”拉平市场预期,那很可能周三真会大幅降息50个基点,“未来12个小时的媒体言论对巩固定价至关重要。”

实际上,高盛对冲基金销售主管Tony Pasquariello认为,美联储没有理由选择降息50个基点、而不是25个基点,一是因为默期前的美联储官员们没有背书过“用大幅降息来开启降息周期”,而且CPI数据并不支持大幅降息,50个基点降息通常只用于压力很大的环境”,除非美联储想在9月到11月两次FOMC会议期间的“漫长等待期”为更差的就业数据“买上一点保险”。

野村证券的跨资产策略师Charlie McElligott指出,周日的重磅媒体文章称,鉴于利率远未达到中性水平,且劳动力市场正在降温,最好用大幅降息来开启新一轮周期,这似乎暗合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8月杰克逊霍尔年会的讲话论调,即美联储不寻求也不欢迎就业市场状况进一步降温。

而且当时鲍威尔还称“通胀的上行风险已经减弱”,本就引导市场聚焦劳动力市场降温,这也是为何市场定价的今年降息幅度高达121个基点,其中9月和11月都被认为会降息50个基点。这也是为何两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周重回两年低位,收益率曲线也呈现降息后的“牛市趋陡”。

素来以毒舌著称的金融博客Zerohedge总结称,自美联储官员进入静默期以来的短时间内,在就业和制造业数据持续欠佳的同时,CPI和PPI等多个核心通胀增超预期,这也是为何9月大幅降息的市场预期没有全面转为“板上钉钉”的原因:

但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悖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美联储似乎在通过媒体大肆“试探性”预热降息50个基点,这令任何低于这一水平的降息都会引发市场抛售。对大幅降息的预期两周前还没被市场认可,正相反,当时把降息50个基点视为美联储恐慌(的经济负面征兆)。

Zerohedge还提到,如果美联储“令人失望、仅降息25个基点”,那么风险资产可能会遭遇剧烈(尽管短暂)的下行冲击,G10国家债市中积累到三年新高的CTA多头趋势净敞口可能被触发止损,制造巨大的“金融状况紧缩冲击”:

“下一个关注点是美联储2025年利率走势的“点阵图”如何弥合与市场定价之间的巨大差距。

而宽松周期中的市场表现取决于最终目的地:是否会出现经济衰退。如果避免了衰退,美股大盘将在首次降息后的12个月内上涨14%。若美国在12个月内陷入衰退,美股在首次降息后一年内的中值回报率为负15%。”

稍早,贝莱德集团围绕债市发出警告,对美国短期国债的评级由“超配” 跨档下调至“低配”,并警告称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过于激进,不可能“如愿以偿”。首席投资策略师主管Wei Li为首的略师们认为,“美联储在宽松问题上等待得太久,现在迫于形势将加速降息以支持美国经济”这种臆测是错误的。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