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发布会,增量政策几何?

中信建投周君芝
中信建投表示,这是一次通报和介绍会议,并非推出新政策的会议。会议回应了,今年投资项目已开工,只是开工率不同;扩大有效投资锚准五个方向,其中有一处明确增量信息,提前下达两个“1000亿”。此外,一揽子增量政策不含大规模刺激,而3万亿或是一个比较好的财政观察锚。

核心观点

快涨之后市场期待一轮政策再接力。此次会议未能满足如此期待,因为此次会议以通报之前部署的一揽子政策为主,并未安排新增量政策。

就市场关注的政府投资及财政政策,会议仍回应了若干细节。

1、今年投资项目已开工,只是开工率不同。

2、扩大有效投资锚准五个方向,其中有一处明确的增量信息,提前下达两个“1000亿”。

此次会议部署一揽子政策,并不含大规模刺激。这也意味着,期待一轮地方投资为主导,类似于四万亿或2016年PPP驱动的地方大基建,或许并非本轮财政主线。

但需注意,财政大刺激和财政平衡是两个概念。

为平衡收支,年内或仍有增发债券可能。若增发3万亿以内债券,则意味着平衡意义更大。换言之,3万亿或许是一个比较好的财政观察锚

事件&简评

2024年10月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

一、这是一次通报和介绍会议,并非推出新政策的会议

今天的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并非推出新政策。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

9月2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具体落实工作。

紧接着是此次发布会,重在通报和介绍前两次会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此次会议介绍的系统政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

二、这次会议的看点是一些政策细节,间接回应了市场困惑

今年投资已经在落实,项目开工已经在途中。

近6万亿的政府投资绝大部分已经落实到具体项目,目前正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其中7000亿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开工率58%。

1万亿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里7000亿用于“两重”建设,全部下达到项目,开工率50%。

用于项目建设的3.12万亿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已经发行2.83万亿,开工率85%。

去年四季度增发1万亿国债项目已全部开工,已完成投资7700亿。

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项目441个、总投资3448亿。

下一步扩大有效投资,增量信息有三点。

提前下达2025年部分“两重”建设项目的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加大“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的推进力度。

 “提前下达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成熟的可以尽快在年内形成实物工作量,是增量政策的细节信息。

推进102项重大工程、用好专项债等是存量政策继续推进。

部分将到期的阶段性税费支持等财税政策或延期。

提出今年底要到期的部分税费支持、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技能提升补贴等政策在评估后将尽快明确延续实施的期限。

三、一揽子增量政策并不含传统的大规模财政刺激

从此次发布会的通报和详细介绍来看,此前党中央、国务院相关会议决策部署的五个方面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并不含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

期待一轮地方投资为主导,类似于四万亿或2016年PPP驱动的地方大基建,或许并非本轮财政的主线。

财政大刺激和财政平衡是两个概念,为了平衡土地出让下滑,年内或仍有增发债券可能。

一是此次会议提到的提前下达两个1000亿、可以尽快在年内形成实物工作量,或需要发债来进行支持;

二是提到加大相关政策(消费品以旧换新)推进实施力度,推动商品消费持续增加,促消费仍有想象空间;

三是提到要加力支持地方开展债务置换,化解债务风险,或也需发债配合;

四是提到要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今年财政收入不及预期的情况下,或也需要发债来补足缺口。

四、财政力度的评估锚是什么?

回顾历史,当最终财政收入偏离预算时,往往采用的方式是压降实际支出,2022和2023年均如此。

根据1-8月财政数据简单外推测算,今年要完成年初的预算支出,两本账收入缺口合计有2.8万亿。按照历史经验,今年可以不做债券补发,压降支出可同样完成收支平衡。

但考虑到政治局会议之后,政策强调经济平稳,确保必要财政支出。所以年内有可能以增发国债形式平衡收支。若增发债券规模在3万亿以内,我们理解这并不带来新增财政支出,只是兑现年初预算给定的财政支出。所以3万亿可以是未来我们评估财政是否有增量支出的一个观察锚。

本文作者:周君芝(S1440524020001)、王泽选,来源:CSC研究 宏观团队,原文标题:《增量政策几何?丨发改委发布会解读》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