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接连造爆款

接下来就看交付了。

作者 | 王小娟

编辑 | 柴旭晨

几天前,行业对于小鹏P7+的疑问是,能不能把MONA的成功复制下来,再造一个爆款。仅仅三天后,小鹏就用订单数据给了外界一个答案。

10月14日,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巴黎车展上宣布了小鹏P7+的预售价——20.98万元起。很快,这一价格的含金量就体现在了小定订单上。

走下舞台来到访谈间的何小鹏略显激动,举着手机向大家秀起战绩:预售不到两小时,P7+已收获3万个订单。“这是小鹏目前为止最高的小定数据”,何小鹏表示,从此前MONA的订单转化情况来看,P7+最终的大定落地情况也会非常不错。

P7+的爆火并非偶然,小鹏不仅掏出自家最新的技术,而且也更加强调综合产品力。“这款车是技术+、空间+、舒适+的组合”,何小鹏在发布会上表示。

展开来看,技术上,P7+首发小鹏AI鹰眼视觉方案,相比传统摄像头有更强的信息采集能力,进一步拉高XNPG的天花板。

据了解,小鹏的XNGP智驾系统已经能在全国做到不挑路况、路线。P7+将首搭的AI天玑系统5.4.0版本,能实现XNGP的0速激活,原地启动。而这一即将更新的系统,某些方面的能力比现在的版本提升了3-4倍。

空间方面,定位SUV轿跑的P7+空间体验超越大部分豪华行政级轿车,后排甚至可以塞下33个20寸登机箱;此外在座舱上P7+也做了升级。

最后,所有卖点化身标配的P7+聚齐了爆款属性。何小鹏同时宣布,今后小鹏产品都会将高阶智驾核心功能作为标配。并推出尽可能少的版本,而这也是对初代G9风波反思后,向全球市场释放诚意,决心冲刺销量的宣言。

根据规划,到2025年,小鹏汽车要进军全球超60个国家地区,目标海外销量占到总销量的一半,成为中国中高端新能源品牌海外销量第一。

对于刚刚走出“万台线”企稳回升的小鹏而言,出海将是其为生存壮大开辟出的“第二曲线”。去年何小鹏多次对外承诺,“到24年的第四季度,小鹏会进入正循环”。如今小鹏一系列的表现,与上半年,甚至去年相比,都是焕然一新的,这也说明,何小鹏的承诺已经兑现了。

加速外拓便是何小鹏讲出的新故事。不过,全球化的进程并非一蹴而就,何小鹏也希望能慢慢来,前期先被目前市场的用户喜欢。

与此同时,爆单的MONA M03和P7+也对小鹏的交付提出了新的考验。接下来,只有跨过生产、营销、销售、服务这些挑战,小鹏的正循环才算真正开始。

以下是华尔街见闻等媒体与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的对话实录(经编辑):

问:P7+的后排空间非常好,但是在欧洲感觉是不是没有那么大的刚需?另外,相较于P7+,可能MONA M03有更大的海外市场需求,MONA M03未来有没有出海的计划?

何小鹏:关于MONA M03的出海计划,如果要出海的话我们到时候来发布。所以今天我们对于未来的产品的规划展望,做到100万辆,这是第一个,那P7+我们正在考虑的是全球化的价值。

全球对于不同的车有不同的需求。在欧洲的中小型车的领域,对第二排关注度高,对于尾箱特别高。但是到了这个级别,不管哪个国家,对第二排的关注度都高。所以P7+所考虑的,第一个对标行政用车,还很舒服,后备箱很大。

问:这应该是小鹏第一次参加国际A级车展吧?感受怎么样?国外的客户怎么评价小鹏汽车?

何小鹏:昨天我们在法国的第一家店开张,并且交付了了第一台车,车主是法国当地一家企业的CEO。这边的用户群跟中国的不太一样,中国主力购车人群可能在45岁以下,这边可能是45岁以上,才会是全款买车的用户。

今天我见到了以色列的经销商,他们是以色列全国最大的经销商,我们在今年开始合作。在以色列我们现在已经做到了整个市场上的前三,第一特斯拉,第二奔驰,第三名小鹏,这几个月完全做到这个趋势了。所以他们看小鹏,觉得是一家中高端的企业,是一家科技创新的企业。

问:我想问你看了11号特斯拉那个发布会没有?你的感触是什么?

何小鹏:我觉得还是要说它的好。它展现了未来的西部世界的现代发展,特斯拉在科技的创新探索领域上渐入佳境,可能做到现在发展有点慢,但是我们要看到它的好。

问:小鹏在欧洲有什么独特的优势?

何小鹏:跟很多车厂不太一样,我们既不是特别大型的车,大概在4.7米到 5 米之间的车,又是纯电的车。你要知道上个月我们的交付量稍微好了一点。

另外,我在上一次创业,也就是做UC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情况,就是永远不要做定位的本地化。因为全球的国家跟文化太多了,一旦进入定位本地化,成也定位,败也定位,所以比较容易做的是科技创新。

小鹏是一家很注重科技创新的公司,无论在汽车还是在飞行汽车上面。我相信随着今年小鹏汽车在欧洲和全球进入到更多的国家去,我相信小鹏的创新。另外我们是做中高端的、立足于长期的发展。

问:销量方面的预期是什么?

何小鹏:今天晚上7点半开始发布之后,后台他们一度认为是出错了,因为这个是预定效果非常非常好,他们说怎么会长得这么快,然后就跟着他们一起在对数字。

我们也努力把P7+早点带到全球,因为我们比较保守,我们一般期望中国的一款汽车在中国卖一段时间之后才开始做全球化,稳重一点,期待明年的某个时候,P7+可以在海外销售。

中国的自动驾驶明年也将在轻地图、轻雷达的新的架构体系下发展。因为中国很多自动驾驶的公司,它的思考逻辑是在中国区域里把自动驾驶做得最好。

我们发现做全球用原来那套逻辑不行,服务费很贵,测试费极高,每个月都要调整很多,这个做不了。因为全球太多国家,我们一直在说不要网络,因为中国的网很好,海外网不行。

第二就是非常易于全球的解法,第三个是全球的质量的标准要拉齐。所以这些事情基本上你会看到明年我们在很多的地方,比如英、法会按照全球的逻辑之后再去往前走,那个平衡效率就会提高。

不是我们加班多了,是我们的架构提前开始做了。

问:怎么看待欧盟加征关税的事情?对于我们在欧洲或者是未来的全球化销量预期?

何小鹏:对,我相信没有一家公司愿意接受很高的关税,因为一定会影响自己的利润与销售。但是我期望它是相对稳定的,政策不用担心,最怕政策不断变化。

全球化是所有的中国大型公司必须要跨过门槛,如果想做全球的公司,一定是长期主义,一定是跟当地共赢。我们来到欧洲就是期望先用十年的时间跟当地共赢,向当地学习。

问:对于小鹏在欧洲或者是未来在全球的利润预期?

何小鹏:最近的一年我们的毛利相比以前有非常大的提高,差不多提高了20%多。我认为如果一个智能汽车、AI的公司长期来看,毛利率在20%~39%就是OK的。今天它符合我们的期望,而且我们规模还很小。我们还在创立的早期,还在培育期,还在孵化期。

利润不是问题,要能够投入大量的研发跟创新和品牌费用,这样才做出来。我不想快速赚了很多钱,有可能快赚了很多钱之后,长期少了朋友,中长期少了投入。要控制住利润的不断追加,很少有人能够在自己有很好利润的时候,能够控制住利润少一点,研发多一点,长线多一点。

问:小鹏的智驾明年会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何小鹏:我们最新的天玑5.4.0下个月就会发布,比现在的版本在某些能力上大概提高了3 ~ 4倍。从我角度,我们在去年开始走端的端,今年还调整了各种各样的语法。

我们的自动驾驶的架构是不一样的,跟你们所看到的说法都不一样。明年如果我们在中国的大部分城市里面能做到百公里接管一次,我就觉得非常好。

自动驾驶的测试,核心是百公里、千公里的结果,而且是各种体验、安全效率和舒适度的组合,它不仅仅是接管力。

小鹏以后的AI高等级自动驾驶是一个标配,没有什么Pro、Max这个概念,也没有说什么收费订阅的方式。只有标配之后,将来的汽车以它基础的信息升级才有很多的,你先达到 70 分的能力了,才可能往 80 分、 90 分去走,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在明后年越来越多的车,包括我们的明年也会推出在15万级别的这个价位段的自动驾驶,这一部分的用户去以前没有用过好的自动驾驶。

问:P7、P7i、P7+这三款车将来会是怎样的关系?是共同生产售卖的,还是说前两款停产?

何小鹏:实际上是两种。P7,一种是走个性运动的,一种是走空间舒适的,但是这两款车都是叫都是关注颜值,且都是 AI 汽车。你可以认为这是我们在P、G上走两个方向,一种是个性型,就是两个人为主。一种是空间型,可以多人,所以他们以后接下来会继续都存在。

问: 小鹏的车不一样的东西是什么?有什么统一的精神内核?

何小鹏:有几个逻辑,都是我自己觉得很重要的:

第一个,我都要好的设计,这是我对于我们的团队一个很重要的点,设计很重要,不管是外面,还是内部的造型和材质。第二个,就是在整个的科技树上,不管是AI的科技,还是硬件的科技,还是动力的科技,我们都在科技树上面去做很多事情。

有些事情我们还要做减法。比如P7 +的配置和后面的车的配置,我希望一个车只做一个配置,实在不行就两个,配置越少越简单。以前我们吃了一个亏,就是配置过多了。我现在看到很多友商还是有点配置多,每多一个配置就是一个加法,所以我们会有自己的取和舍。

问: MONA产能现在跑了多少?

何小鹏:我们上个月已经做到了一万,我们已经扩了不止一次产能,大家会看到11、12月,以及明年1月份的产能,每个月都会以非常快的速度往上爬。我们爬产的速度跟我们订单增加的速度,可能还不完全匹配,但是我们还在努力。

问:欧洲市场的整体战略?

何小鹏:关于全球市场战略,我们有几个基础的逻辑:就是第一长期主义,第二个是跟本地共赢,第三个走科技路线,第四个就是做好中高端。我们从前年开始有很多车型在考虑全球的车型,小鹏的自动驾驶,从轻地图、轻雷达、高算力,全部都是从全球角度看事情,而不是从中国的本土一个。

问:你觉得中国品牌在中国这几年所取得的巨大的成功,能够快速的复制到欧洲这样的市场吗?

何小鹏:中国品牌这几年在汽车领域的巨大的成功来自于中国的市场,不一定来自于全球的市场地位,比如说中国的汽车,轿车的比例还很高,但是欧洲轿车的比例已经很低。

小鹏的P7+家为什么来欧洲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有SUV的空间。因为欧洲对空间非常看重,它不是对第二排空间看重,它是对尾箱的空间看重。

换一个角度,中国在过去五年的成功只是在中国特殊市场所取得,不是在全球的,也不是全面的。中国汽车企业要谦卑地向全球的友商继续学习。

问:在跟欧洲的发展,你们会优先选择代工还是自建工厂?

何小鹏:我们内部想法不一样啊。我们最开始在中国进入,是海马汽车帮我们代工,我对景柱总,对海马汽车还是非常尊重,他们真的是给到了我们巨大的帮助。如果有好的选择,我会优选代工的。但是这个不是我话事(粤语:决定),是凤英总话事。

问:  刚才说会把部分车型放到欧洲来,哪些车型可能会放过来?

何小鹏:我们明确现在已经做了,有G9、G6、P7 。后面还有少数的两款车,这个我们有可能做全球,我们在全球的车是一个比较少的车。我们期望能够为全球的市场服务,因为中国标准跟全球标准还是有两种不完成一致的标准。

问:这两天车展,欧洲客户对我们哪款车最感兴趣?

何小鹏:如果从数据来看,对G6更感兴趣,因为G6便宜一些,更小一点。我期望我们每款车在这个细分市场都要做。现在G9跟G6在有几个国家做到了第一后,就在这个细分市场,比如说中大型纯电SUV。这一段时间不太追求在更大众的市场,我们还是想讲趋势上,想把科技做好。

问:小鹏未来会选择做增程产品吗?

何小鹏:电动跟混动,在未来的十年都会有比较好的发展,所以我们也在看这个事情,其中我已经明确跟大家分享过了,就是飞行汽车我们用的是混动。

但我们也看到现在的插电混或者增程各有优劣,我们一直在琢磨用AI加上纯电的技术能不能去变化,做出不一样的。

问:  不同品牌在欧洲的市场不同的发展方式?你怎么看?

何小鹏:在欧洲现在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自营,跟国内一样全部自己干;还有一种是跟当地的合作伙伴一起,他们帮我们做dealer,我们在海外可能会觉得跟合作伙伴一起共赢更好。

问:全球化是小鹏的目标,还是小鹏的过程?

何小鹏:我们认为全球化是未来中国汽车公司,或者大的公司的必由之路。在这个必由之路上,不应该是思考我有多少规模的用户,有多少规模的收入利润。而是应该思考我为什么能够长期成为一家全球在多个国家,被不同国家的用户喜欢的一个公司。

所以我可能有点特立独行。我对于全球化每年的销量利润没有特别的要求,要求都是要把服务做好。

我们在全球化领域里面,前面做了很长时间的铺垫基础,并没有一开始就做全球化。我特别讨厌一上去就说:“这个国家我们谈了一个总代,然后就压库存,不管他能不能卖,反正他已经买了。”那就是我不认可的。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