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柴旭晨
编辑 | 王小娟
此前一直略显低调的智己,突然甩出了智驾“王炸”。
10月28日,智己与Momenta推出新智驾方案——IMAD3.0,智己宣称这一搭载端到端大模型的智驾系统将具备人类的“直觉”能力。同时,联席CEO刘涛宣布,智己将成为首个同时具备L2、L3、L4级智能驾驶量产能力的品牌,并顺势公布了计划时间表。
其中,L2+高阶辅助驾驶已于本月开通“全国无图城市NOA”,同时,智己还启动了欧洲市场的L2+道路测试;L3级自动驾驶则将于2026年正式具备量产条件;另外,智己预计将在年内获得首批“L4级无驾驶人道路测试牌照”,其研发的Robotaxi也将很快上路。
似乎就在一夜之间,智己从后来者转身成为智驾赛道的“头号玩家”,还攀上了L4的高地。
至于为何能迅速“超车”,智己CTO项娇向华尔街见闻表示,关键在于其技术架构层面的优势,“我们把感知与规划整合进了一个端到端大模型,模仿人类的长期记忆,同时保有D.L.P人工智能模型,类似人类的短期记忆,可以快速学习累积高质量训练数据”。
这便让智己的智驾系统有了接近人脑的思考方式,可以像“老司机”一样综合分析道路环境。在应对突发状况时提前预判,形成直觉反应,能做到礼让盲区横穿、绕行水坑等障碍物。在面对人车混流场景时也能像人一样思考,试图与车流、人流博弈。
踩上AI爆发节点的智己,迅速获得了智驾的突破。
今年年初,车企们在智驾领域比拼的还停留在开城数量,如今,被特斯拉带火的端到端大模型上车,已成为智驾竞争的新阵地。智己直接绕过“感知+规划”的分模块智驾结构,选择了最激进的One Model(一段式端到端)路线。
在业内人士看来,One Model大模型要比分段式大模型要好得多,信息可以无损传递,上限也变得极高。
看起来“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为智驾行业带来了终极解法,但问题在于它的下限同样也很低。
有熟悉智驾行业的开发人员指出,由于神经网络模型统管着整个驾驶行为决策,One Model运行过程类似于“黑盒”,很难控制系统输出的内容,工程师也难以查明并修复系统中的决策漏洞,从而面临更难的长尾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智己选择在一段式的端到端前提下,加入“安全逻辑网络”兜底,保证直觉决策的安全性。
在“一段式端到端”与“安全逻辑网络”的结合下,智己组成了“人脑直觉”+“逻辑分析”的新架构。这使得智己的智驾系统能快速迭代,并且能在L2到L4之间复制,同时还可节省10-100倍的训练成本。
如此激进地抓住这波智驾浪潮,背后是智己对提升规模的迫切追求。
作为上汽集团的“一号工程”,智己短暂地在去年12月冲上过“万台月销”,而后便再次回落。在业内人士看来,销量难有突破在于其一直未能找到鲜明的标签,智己此前宣传的“驾控”等标签暂时没能获得更多消费者的共鸣。
智己苦寻脱颖而出的机遇,直到此番智驾行业的崛起。事实也证明它赌对了。
一个月前,搭载智己最新智驾系统的新LS6上市,30天内揽获3.3万台大定量,在纯电SUV细分赛道的销量排名迅速上升。智己CMO李微萌向华尔街见闻表示,“发布会预定期内,订单量每天都保持20-30%的增幅,感觉智己可能真的要红了”。
智驾方面的领先,可以促进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已经有车企用数据证明了这点,去年决心要大力“补课”智驾的理想汽车已经尝到了甜头。
理想方面向华尔街见闻透露,自旗下无图NOA智驾推送后,近两个月试驾翻了一倍。30万以上的车型智驾版本占比达到70%,旗舰车型L9的智驾版本甚至占90%以上。理想董事长李想就表示,未来3-5年,AI将成为汽车市场最大的变量。
与此同时,引得各家卷智驾的华为也在高端市场快速攻城略地,问界M9、M7等产品已经成为对应细分赛道的头部车型。
这意味着,智驾能力已然成为高端车型上量的杀手锏,抢占到智驾高地的智己正扭转着命运。接下来,它还有着更大的智能化“阳谋”——“数字底盘”。
李微萌对华尔街见闻表示,智能汽车要成为一个智慧生命体,一定要把智舱、智驾、数字底盘的拼图做完整,这是下一阶段竞赛的趋势。“现在完成拼图的企业只有智己和华为,比亚迪也在底盘上发力,这背后是战略角度的认识”。
经历过跌宕的智己终于迎来了涅槃的窗口,它也初步描绘出了反攻的蓝图。接下来智己能否顺势挤进国内电动车头部阵营?或许未来几年市场会给出答案。